内容简介
今天讲佛的化境。这个化境是佛教化的环境,也是佛教化面积的大小。这个化境分东、西。东就是咱们娑婆世界,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教化的面积;西就是极乐世界,是阿弥陀佛教化众生的面积。
(一)法身、报身,普化十方法界
佛佛都有法、报、化三身,这个法身与报身教化的面积是相同的,都是十方尽虚空遍法界。胜应身讲过多次是在四禅天,金身千丈,八万四千相好光明,胜应身佛又叫劣应身佛。在咱们娑婆世界方便有余土是劣应身佛,在四禅天是胜应身佛。
(二)胜应身化三千大千世界
胜应身佛教化三千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,有的人来的晚不知道,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不是说有三个大千世界。怎么叫三千大千世界呢?就是小千世界、中千世界、大千世界,这叫三千大千世界,其实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,那个中千世界有一千个,而小千世界就多得很了。大千世界覆以四禅天,覆就是像伞一样被一个四禅天所覆盖,而三千大千世界也就只有一个四禅天。四禅天有九天:无云天、福生天、广果天、无想天,这四种是外道天。再上去五净居天,就是佛教的天,是初果与四果所居住,断了见思惑的小菩萨而未破尘沙惑,或者是破了尘沙惑未破无明惑的菩萨就在四禅天,四禅天的五净居天是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。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,不会有第二个的;一个四禅天要覆盖一千个三禅天,那么三千大千世界三禅天有多少呢?三禅天有一千个,这也是中千世界,也就是说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千个中千世界、一千个三禅天,每一个中千世界又覆盖一千个二禅天,这就是小千世界,一个小千世界覆盖一个二禅天,一个二禅天又要覆盖一千个初禅天,那么这初禅天就多得不得了,一个二禅天覆盖一千个初禅天,也就覆盖一千个六欲天,一千个四天下,六欲天也就是欲界六天: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。那么小世界是指一个日月所围绕的小地球就是小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这么个形态,大家要把它记住,这也是佛教最起码的佛学知识。
胜应身佛所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,也就是《梵网经》里边所说的“吾今卢舍那,方坐莲华台,周匝千华上,复现千释迦,一花百亿国,一国一释迦,各坐菩提树,一时成佛道”。这就是胜应身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,而人间的释迦牟尼佛就是他所变化的。胜应身变化的劣应身是他的化身。“吾今卢舍那”成了报身佛的名字了,三界以外华藏世界的圆满报身叫个卢舍那佛。这里的卢舍那是指劣应身佛,而化身是胜应身佛。“吾今卢舍那,方坐莲华台,周匝千华上,复现千释迦,一花百亿国”,这个莲华有一百亿那么多的叶叶,“一国一释迦”这个一国是一个日月所围绕的世界,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释迦牟尼佛,咱们人间的这个释迦牟尼佛就是胜应身佛变化的,他统领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。
(三)劣应身化人间一小世界
释迦牟尼佛的劣应身是教化人间,是一个日月小世界的化境。释迦牟尼佛示现人间的三十二相,要从最初发心修行,经过一个恒河沙劫,才离开五恶趣,证到位不退,这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因断了,再也不会堕入地狱、恶鬼、畜生;第一个阿僧祇劫圆满以后,女身的因断完了,再也不会变女人了,都是童真体了;经过一个阿僧祇劫以后,修罗道的恶因断完了,永远再不会受修罗道的果报;位不退是证到圣位了,再不会堕落为凡夫。这是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一个凡夫修行需要这么长的时间,才能够达到位不退。第二个阿僧祇劫证到行不退,也就是修行不退,第一个阿僧祇劫修行圆满了,修行还有障碍的,因为我见还没有除,虽然是经一个阿僧祇劫纯粹的修善法,但这个我见厉害得很,是很难消除的。我见不消灭,行菩萨道的时候,人家要砍头,那就成了困难了,遇到人家挖眼睛,这个菩萨道就难行了。
第一个阿僧祇劫证到位不退了,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命难了,人家要挖眼睛,这个菩萨道就行不通了,行不通那就停止了,这就是障碍。第二个阿僧祇劫圆满以后我见就断了,这下就证到行不退了,要头给头,要眼睛给眼睛,能达到冤亲平等了,行菩萨道没有困难了,这是第二阿僧祇劫所证到的行不退。第三个阿僧祇劫就是证到念不退。怎么个念不退呢?就是无生法忍。这个念不退是很不好懂的,念不退证到无念,就好比跟一个大光明藏的镜子一样,它没有念,也没有我相,也不起分别心。无念就是这个大镜子的本体,没有分别心,没有我执,没有爱与不爱,而把灰尘擦净,万相齐现,这是它的作用。所以这个无念就证到般若的本体了,证到般若的本体是般若无知,就是一块大镜子,它没有知觉的,是般若无知无不知,是万相齐现,说的就是证到无念。这个心体不起分别心,也没有我见了。
咱们凡夫学的东西多得很,天上事知道一半,地下是全知道,尽管如此,你还是有知,有知就有所不知,而这个般若呢,无知无知,是无所不知,没有一个不知道的。所以证到无念了,心体就成了这么个境界。我们不是也讲海印三昧么,海里边没有风浪时,海水平静的跟玻璃板一样,映现出一个天空,天空中所有的云、雾、日、月、星辰,一切的万相都影现在海中,明明朗朗的,海水不动了,宁静了,这就是涅槃金刚定,而海里边映现的天空万物,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圆满觉。证到无念的境界,达到这样的心体,这个念不退就成就了。什么是念不退呢?就是在一刹那,无念而能知过去无量劫的事情,你问什么给你回答什么,没有不知道的。无念没有分别心,能知未来无量劫所有一切的事情。你问他现在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事情,马上就给你回答出来了,犹如探囊取物。一念无量劫,无量劫一念,从证到无念以后,即使过了百万恒河沙劫,以至到最后最后,都不会动第二个念头的,就跟这一块玻璃镜子一样,擦得光明普照,只要不打烂,就是放一百万年,都是无念的。证到无念的心体了,就跟这个玻璃镜子一样,永远是光明普照的大光明藏。证到无念就是这样的。你要会修才能达到这个境界,难得很的难得很。怎么个难得很?经历了三恒河沙劫才得到这个地位,很不容易的。你可以试着锻炼一下。
比如说念阿弥陀佛,一个妄想都不能打,你看它听你的不?你要是能把它止住,一分钟、两分钟、十分、八分地不打妄想,然后慢慢止,慢慢止的达到三、五、七天不打妄想,就像《阿弥陀经》所讲的“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,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其圣众”就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。
为什么要让你念到一心不乱呢?你念到一心不乱,犹如海里边没有波浪,没有波浪了,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就不是心外的佛来接引,而是你的心清净了,是你心中的阿弥陀佛出现了,就把你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。比如天上有一个太阳,你端一碗清亮的水,这碗水里边就有个太阳影子,这个水要是混浊的,那就映现不出太阳来了。你的心乱得不得了,成天打妄想,心不清净,就跟一碗浊水一样,阿弥陀佛就不会显现出来。所以让你念阿弥陀佛念到一日至七日,一心不乱,这时你的心佛就现前了。在你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。你心中要相信阿弥陀佛,要念阿弥陀佛,不要打妄想,这样临命终时,就会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。所以这个一日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,你就能多少知道一点。
像释迦牟尼佛第一个阿僧祇劫还没有证到七日七夜一心不乱。七日七夜一心不乱,是百万的大海里边取了一滴水,到了证到无念的时候,那就不是这个境界。无念的体跟你念佛念到七日七夜一心不乱,是不一样的。七日七夜一心不乱,这才是沾到一点边,慢慢地修,经过三恒河沙劫才能在娑婆世界证到无念。总而言之,念佛念到七日七夜一心不乱,这念佛就念上路了,将来可以达到无念。你七日七夜一心不乱,就跟别人不一样了。怎么不一样呢?叫你去当家做方丈,盖大殿去管人工,结果一干就糟糕了。你这七日七夜一心不乱,是不乱,但是干不成事情,一干事情就乱了。人家证到无念后,搬柴运水,建立道场,弘法利生,全是无念。人家这无念,是做一切事情无念,咱们这一做事情就乱了,弄不成了。
所以,你想把心改造到无念的程度,得要度过三恒河沙劫,就这还是应身佛,人间的佛。咱们一听就害怕得不得了,成佛实在是太难了。为此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了个好办法,就是净土法门。我们只要不停地念阿弥陀佛,念到一心不乱了,临命终时一定往生极乐世界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神力加被,你马上就证到无念了,好比是坐电梯到一百层楼,很快地就上去了。释迦牟尼佛方便善巧地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方法,让我们修学,给我们示现了到第一个阿僧祇劫证位不退,第二个阿僧祇劫证行不退,第三个阿僧祇劫是证念不退的修学次第。假如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,一日至七日往生到极乐世界上上品,莲华马上开,马上见到阿弥陀佛,佛马上给你说法,你马上就证得无念了。
这是单指的上上品,你要是上上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,莲华马上就开,花一开马上就见佛,马上就证到无生法忍,证到无生法忍,马上就念不退了,超过娑婆世界三大阿僧祇劫。知道这么好的,那你就赶快地念阿弥陀佛;你要是中品上生往生,去了就证到行不退,超过娑婆世界二大恒河沙劫;你要是下品上生往生,嗨!不说是你生到上品下生,就是你生到下品下生,最低的这一品,一往生极乐世界,生莲华中,在莲华中犹如忉利天一样的快乐,莲华开了先见观音、势至二大菩萨。到了极乐世界莲华没有开以前,就已经是位不退了,你再不会退到娑婆世界当众生,不会退回来去当女人,更不会退回来堕落到畜生道,不会退回去堕入地狱。下品下生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位不退,超过娑婆世界第一个阿僧祇劫。你不往生极乐世界,在咱们这个世界修,难得很,就是一个我见实在难断得很。你看苏东坡,道理他都懂得,但是他师父骂他放屁的时候,他马上放不下了,这是叫聪明,不是叫做智慧,他师父那才叫做智慧。他师父骂他,他放不下,啥原因呢?就是我啊。你为什么骂我放屁?皇帝都没有骂我放屁,你骂我放屁。我恭敬你了,你是个师父,不恭敬你了,我能杀你,我是个大官,我有权啊,这就是我见的关系。要是把我见断了,师父骂我就不会生气了,所以我见难断。苏东坡是知道这个道理的,可是遇上事情就管不住自己了,所以我见这个东西厉害得很,是个大魔王,不好消灭。
释迦牟尼佛示现到人间教化的面积,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小世界,法身佛与圆满报身佛普化十方法界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化境。单说劣应身、胜应身是普化三千大千世界,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教化这么一个小国土、小世界。卢舍那佛说:“我今卢舍那,端坐莲华台。一花百亿国,一国一释迦。”这是百亿国,还有的地方说千百亿。这里讲百亿国是以千万为单位,要说千百亿国是以十万为一亿,以后你们算一算就知道了。他说三千大千世界有千百亿个释迦牟尼佛,要是千百亿,就是十万为一亿,那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个日月小世界?这一个日月小世界就有一个释迦牟尼佛,他这个亿是以十万为一亿、百万为一亿、千万为一亿,还有万万为一亿的,要是万万为一亿那估计就只有十万亿个。娑婆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,一个四禅天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中千世界有一千个,那小千世界就多得很了,一个小千世界又覆盖一千个初禅天、六欲天,将来你们把它都算一算;娑婆世界的面积就是这么大,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地方。释迦牟尼佛为法王就是王于三千大千世界,是娑婆世界的教主。人间释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,三十二相的劣应身,修因是三大阿僧祇劫,修因感果成佛。四禅天的胜应身佛,修因是百阿僧祇劫成佛,这个因就大得很了;到了三界以外的圆满报身佛住的华藏世界是不涅槃的。圆满报身与清净法身是不会灭度的,这个三界以外的圆满报身、清净法身,普化尽虚空遍法界,这是佛的化境,先简单地介绍一下。
(一)法身、报身普化十方法界
现在来介绍一下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教主,阿弥陀佛也有法、报、化三身,阿弥陀佛的法身与圆满报身和娑婆教主是相同的,没有分别,都是普化尽虚空遍法界,都是普化十方。
(二)胜应身住净土,化境广大
然后是胜应身,这个与娑婆世界有点小不同,娑婆世界的胜应身是教化三千大千世界,而跟极乐世界相比较,那面积就小得很了。无量的诸佛国土,只有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国土是最苦的世界,五浊恶世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释迦牟尼佛的领土在十方法界中是最小的佛国。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在法界中为第一大佛国,不是这样,简单地来说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,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恒河沙的大千世界。娑婆教主的胜应身佛教化一个大千世界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胜应身佛教化极乐世界净土的全境。极乐世界的净土起码是一恒河沙的大千世界,阿弥陀佛的胜应身,在极乐世界不动而教化其众生,这也是与娑婆教主所不同的。
(三)劣应身接引十方十恒河沙诸佛世界念佛众生往生
然后再来看看劣应身。我们娑婆世界劣应身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教主,教化人间的这一个小世界。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?那是有千百亿多得不得了。咱们人间是见了这一个释迦牟尼佛,咱们人间的这一个释迦牟尼佛,是三千大千世界千百亿当中的一个化身佛。娑婆世界虽然有千百亿个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佛,但是没有超过娑婆世界这个大千世界,要是跟阿弥陀佛来比那就不行了。阿弥陀佛的劣应身佛,要接引十恒河沙诸佛世界的念佛众生,往生极乐世界,一生成佛。十方世界接引众生的这个阿弥陀佛化身,跟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化身是平等的。娑婆世界全境的化身有千百亿个释迦牟尼佛,这些化身没有超出过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,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这个娑婆世界是诸佛国土中最小的一个世界。阿弥陀佛的化身接引众生的面积是十方十恒河沙的诸佛国土,有的是三五个大千世界合为一个佛国的,有的是十个、百个三千大千世界合为一个佛国的,乃至于一恒河沙的大千世界合为一个佛的国土,还有的是百万恒河沙的大千世界合为一个佛的国土,大得不得了,把它算为一个单位,阿弥陀佛的这个化身佛接引众生的面积,是十方世界不管是大佛国还是小佛国,乃至百千万恒河沙的大千世界合为一个佛的国土。阿弥陀佛的化境十方,有十恒河沙的诸佛国土世界,而一个佛的世界,念佛的众生又有百万恒河沙那么多,到了临命终时都能见到阿弥陀佛前来接引。这和最小的劣应身的化身体现在教化面积上就不一样了,这是专指接引的化身。
(一)示生佛界身
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生在人间,就是示生佛界身。释迦牟尼佛80岁入涅槃;迦叶佛是两万岁,也是生在人间;拘那含牟尼佛降生人间,世寿是四万岁;拘留孙佛是人寿六万岁时降生人间;将来弥勒佛降生在人间,世寿八万岁。这个八万岁与80岁你看相差多少,这都是人间化身佛的示生佛界身。
阿弥陀佛也有示生佛界身,咱们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,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。释迦牟尼佛的示生佛界身80岁,或者两万岁的、四万岁的、六万岁的以及弥勒菩萨八万岁,跟阿弥陀佛示生佛界身就没有办法相比较。阿弥陀佛及其众生,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这是示生佛界身的不同。凡圣同居土的众生往生,见到的都是阿弥陀佛的示生佛界身,这个示生佛界身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。阿弥陀佛这一个化身佛接引十方世界众生的面积就大得不得了。
(二)应现随类身
这个是没有范围的,不单只是娑婆世界是应现随类身,他方世界也是应现随类身。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应现随类身是相同的。阿弥陀佛不是光限于极乐世界给众生说法,也不是光限于十方接引众生的这一个化身佛,阿弥陀佛还有一个应现随类身,尽虚空遍法界,万类现身。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都有一个应现随类身,他们的范围是平等的,没有局限。
我们知道了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化境是这样的,释迦牟尼佛是在五浊恶世成佛的。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这是五浊。这五浊我来简单地讲一下。
(一)初入五浊
世界初成人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岁,这个时候是没有五浊的,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人寿一万岁还没有五浊,到了一万岁以下是初入五浊恶世,初入五浊恶世所体现的是很微细的状态,到了人寿九千岁的时候,问题就开始严重了。
(二)五浊现小三灾
从九千岁往下减,越减人寿越少的时候,五浊恶世的体现就越严重。咱们中国、印度、埃及、巴比伦,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没有超过五千年。当人寿减到一万岁以下入五浊起小三灾:
1.饥馑灾
饥荒现前,把人饿死了。
2.瘟疫灾
生了病,药治不好,病死了。
3.刀兵劫
到处打仗杀人的。咱们国家三皇五帝以前,中国是遭受了大水灾,啥都淹没光了,人都快死完了,就是山顶上淹不到的地方,有少数人活下来了。活着的跟野人一样,就这样继续下去。五千年以前是没有文字的,到了最后仓颉才创造文字。这是人寿一万岁以下,现小三灾时的天灾人祸。
(三)五浊现大三灾
最严重的小三灾一百年减少一岁,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人寿一百岁,这一百年减一岁,释迦牟尼佛灭度到现在快三千年了,人寿也减少了差不多三十岁。
1.饥馑灾
当人寿减少到三十岁的时候,饥馑灾又要起来了,人又要饿死得差不多。
2.瘟疫灾
当人寿减少到二十岁的时候,瘟疫灾起来了,生的怪病啊治不了,这人又死得差不多了。
3.刀兵灾
再有六千年,当人寿减少到十岁的时候,刀兵劫起来了,这人厮杀的基本上快没有了。
从这以后一百年增加一岁,一直增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第九个小劫就算结束了。然后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,这是第十个减劫,减到八万岁弥勒佛出世。你要想弥勒佛度化你,那你得等九百多万年。我们唯有念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,好比你今年30岁,再念三十年的佛,60多岁往生,或者再念个四、五十年,今生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,你的苦也就断掉了。
(四)五浊恶世天灾人祸共起
这人寿减到一万岁以下,就是五浊恶世,一天比一天严重。人寿减到一千岁以下的时候,天灾人祸就共起了,所以现在就要知道这些的危险,在思想上有所准备。
自从有历史以来,大的战争死人多得很,你们要是读过《古文观止》,里边有一篇《吊古战场文》的文章,作者是唐代的李华。他在这篇悼念古代战场的文章里,描写了古来打仗的惨境,好比是青海一样,几千里路不见人烟,上无飞鸟,下无走兽,过去的大战场不知道死了有多少人。你看从清朝的太平天国开始打仗,又不知道死了有多少人,然后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战争,再到抗日战争等等,这都是劫难。纵观历史,过去的战争死的人都是多得不得了。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,火烧圆明园,清朝政府大败,给人家割地赔款。第一次世界大战,是从古以来死的人最多的一次战争。唉,又来了一个二次世界大战,死的人比第一次还多。日本侵略我们东北,抢占了十三年,然后,又全面地侵犯中国,打了八年不晓得死了有多少人,成天黑明昼夜地丢炸弹。我的老家安康是个小地区,丢的炸弹都不知道有多少,你看看全国的大城市,没有哪个大城市未遭日本丢过炸弹的。这二次世界大战,不但是中国死人,全世界死难的人不知有多少。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原子弹核武器,现在很多国家都有这些东西。是干啥的?都是准备打仗的。咱们学佛的人是尽管地劝说让忍辱,哈哈,连我都忍辱不下去,都要发脾气训斥人的,那不学佛的人他能忍吗?都是拿武器镇压的,你看要是来个第三次世界大战,那就比前边的厉害百倍了,这些都是劫难。
咱们念佛度人,管他在不在这些劫难里头,咱们念一句佛就有一句佛的功德,即使是在这个大劫里头肉体坏了,还不耽误你往生极乐世界。战争啊,不管死去的是谁,咱们看着都是很难过的,要是我们自己失去了亲人,他死了,你活着,你说你痛苦不痛苦?这个世界要是没有战争多好!把那些原子弹、武器都给收在一起,把那里边的东西都取出来,那些都是宝贵的东西,用来造佛像,让那些东西不要再害人了,都是些杀人的武器,要命的啊,危险到极点了。谁都不忍辱,谁都不让谁,都是看谁的武力强大,谁就是霸王。所以众生的业报感到这里,我们唯有赶快念佛,忏悔自己的罪业,佛是大慈大悲,救苦救难,佛真是有感应的!
全世界的佛教徒筹资给香港造了一个大的坐佛,我去过的,在大屿山的山顶上,有个释迦牟尼佛像,连底座带佛像有八丈多高,释迦牟尼佛坐在大莲华座上,底座下面就跟法门寺一样是个地宫。法门寺的地宫能够容纳二百人,他这个地宫能够容纳两三千人。我在那里去拜释迦牟尼佛。香港的念佛人多得很,差不多的都念佛,都信佛。香港、台湾的广播每天晚上广播讲座,讲四十分钟的佛法,这样的话,你就是不信佛最后也信佛了。
现在无锡这个地方又建造了一个大佛,连底座三十丈高,是个立佛。我是中国佛教协会在那个地方开会时去的。这个会为什么不在北京开呢?参加会的纯粹是方丈、大法师这一类人,放在北京,东南方这十几个省就离得太远了,放在无锡召开是为了便利东南的这十几个省,东北西北这个方向的法师少得很,所以就放在无锡了。我为什么去呢?我是陕西佛教协会的副会长,正会长不能走路了,所以叫我这个副会长代表去参加了。无锡的这个大佛就是保护众生的。普陀山有观音菩萨,九华山又造了一个九十九米高的地藏王菩萨,峨眉山建造的有普贤菩萨,五台山还没有听说过要造文殊菩萨,光这个四川的大卧佛就有好几个。全国这么多地方建造大佛像就能把咱们中国的灾难减少一多半吧,所以佛力是救苦救难,大慈大悲,不可思议的。现在咱们信佛的人不少,就剩下大家好好修行了。要不好好修行,就在劫难逃。好好修行了,大灾大难就能够减小。咱们个人好好念佛,个人就能够太平无事。
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,一个四禅天下面覆盖了一千个三禅天,然后一个三禅天覆盖了一千个二禅天,一个二禅天下面又覆盖了一千个初禅天。大家可以算一算大千世界里边含有多少个日月小世界,算清楚了也是个基本的佛学知识。这个化身佛咱们自己只是知道一个释迦牟尼佛,在我们这一个小世界示现成佛,胜应身佛在四禅天。他说娑婆世界一共千百亿,要是以十万为单位那就是千百亿。要是以千万为单位那就是百亿、要是以万万为单位那就十亿,他这个千百亿是以十万为一亿,就是十万叫个一亿,一百万也叫个一亿,一千万也叫个一亿,现在就是以万万为一亿,你们算一下以万万为一亿,看看是有多少初禅天,有多少四天下。
四禅天的佛可以说是劣应身,也可以说是胜应身,他所教化的面积,也就是化境,是三千大千世界。他在自己四禅天的国土就是教化初果至四果。断见惑、断思惑、断二十品尘沙惑而未破无明惑的小菩萨都是亲近这个佛。三千大千世界是他的化境,有百亿个日月,有百亿个三十二相释迦牟尼佛,都是他所变化的,也都是他起的大妙用,他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统领。单说一个化身佛就是释迦牟尼佛,教化我们一个日月一个小世界。
这个四禅天的佛所宣的法就是方等经,像《维摩诘经》《地藏经》《楞严经》《大宝积经》都是属于方等经,这类经有好几千卷。方等经是四教并谈,我们以后都要把它写出来详细给大家讲。这个佛就是让声闻、缘觉舍小乘转大乘。凡夫众生最初发菩提心的,直接断见思惑,不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直接登菩萨位的,未破无明惑以前就亲近这个佛,这个佛所宣说的法都是大乘法,由小转大了。在这里就是声闻、缘觉也要转大乘了,不是说声闻位的总是声闻了,都是要转大乘的。
释迦牟尼佛教化人间一生说法就是利行,然后是同事。破了无明的菩萨就能够与众生同事,十方诸佛应生佛界身、应现随类身,这个应现随类身就是破了无明的菩萨与十方诸佛应现十方法界,万类现身跟众生同事,你是个干啥的佛菩萨也变得跟你一样,和你同事。同事了以后就可以跟你接近,好说法教化你。这个啊,你自己以后就慢慢地明白了。知道了这个道理,成了佛也不舍本愿,过去所发的大愿,即使成佛了还要修因。他证了果了还要修因,这就像干庄稼活,跟割麦子一样,麦子成熟了,磨成面粉,这就是果。他该种麦子的时候,就要种麦子,该栽秧的时候,就得栽秧,农民就是收了再种,种了再收,成了佛也是这样子。虽然是成了佛不舍本愿,这个本愿是修因的,佛佛都是这样的。成了佛示现三大阿僧祇劫修因,跟众生结缘,众生的因缘成熟了,现一回佛身,度无量的众生;然后又去现从初发菩提心开始,经三大阿僧祇劫跟众生结缘,机缘成熟了再现一回佛身,示现八相成道,佛度众生就是这样度的。主要的是现八相成道,一个循环就是做了一场大佛事,成了佛就是这样。现诸佛清净世界,就像阿弥陀佛现极乐世界,这是久远久远的。阿弥陀佛的应现随类身,是念念之中,周遍法界化身与众生同类。同类就不光是现极乐世界了,应以什么环境而得度,就现什么环境来利益众生。要知道佛度众生是怎么样度?就是这样度。虽然说法身、报身所教化众生的化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,但是度众生还是离不开四摄六度啊!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离不了这个。
布施,最大的布施是布施国土,比如阿弥陀佛所现的极乐世界,这是久远不变的清净佛国。阿弥陀佛要示现的这个世界多得很,有的是人寿八万岁,阿弥陀佛现金轮王,王四天下,以四天下完全供养三宝,以四天下来利益众生,这就是以世界供养三宝,利益一切众生,这就成四悉檀了。这个名相讲过了,你把这些名相记住,就知道佛度众生是咋度的。四悉檀是印度的梵文,翻译到中国来就叫普遍的布施。极乐世界才是普遍的布施。阿弥陀佛不一定只示现极乐世界,他或现小王身、或现轮王身,以他所统领的国土布施供养。比如梁武帝,他说:“我把我的这个国土都供养三宝。”他又说:“我把我的这个身体也供养三宝。”于是就跑到寺院里去做饭、扫地、行堂,这是他以身供养。梁武帝是这样做的,阿弥陀佛也是这样做的,或现小国王布施国土,或舍身体以劳作供养三宝,大家要知道佛度众生是咋样度,不是一定去当老太爷,我是法王,我是佛,你们都应该供养我,而我就不应该伺候你们。
我在终南山的时候东北来了个大法师,那个相貌像个大将军,真是好看得很。那个音声跟雷声一样,他讲经的时候大家欢喜得很,讲经比我讲得好,不慌不忙,一字一句,让人听得清清楚楚的。他给大家讲开示说:“遇到机会人家让你当老太爷也可以,要是没有好机会倒了霉,你该去当孙子的时候就要去当孙子,你要是光会在那儿当老太爷就不行,要是能当老太爷也能当孙子那你就行了。”这就是说,你成了佛不是光受别人的恭敬礼拜,成了佛不舍本愿,《普贤行愿品》第一个大愿就是礼敬诸佛。普贤菩萨是早都成过佛的,到了娑婆世界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,你就不能说我也是佛,去跟释迦牟尼佛争法王位,那就不行了。普贤菩萨说,我是菩萨,我是佛的弟子。十大愿王第一个愿就是礼敬诸佛,他还不单是礼敬过去的佛,现在的佛,未来的佛他都礼敬。未来的佛,你也是,我也是,一切大地众生都是未来的佛。普贤菩萨是念念地拜众生,而众生都是未来的佛。不是说成了佛只受别人的恭敬礼拜,你就不该去拜人家了。成了佛,法身、报身教化的面积尽虚空遍法界,还要修他的本愿,就像种庄稼一样,麦子熟了以后,还是要继续种麦子的。我们家乡叫谷子,西安那边叫稻子,不知道其他地方叫啥,把谷子收了,打成大米这是果,还要下芽芽,还要插秧苗啊。成了佛就是这么个,跟农民一样,粮食熟了就收,该种的时候就种,成了佛也是这样地不舍本愿。
普贤菩萨早都成了佛,一者礼敬诸佛,就是尽未来劫,念念相继,不断地礼敬诸佛,你看这成了佛,度众生是咋样度?就是这样度的。你以为成了佛,就不行菩萨道了?不行布施了?成了佛就只受人家的恭敬礼拜,就不拜人家了?不是这样的。成了佛是不舍本愿的,法身佛、报身佛是咋样度众生的?他是无量的化身,化作应现随类身、示生佛界身,这个应现随类身,是现身万类,利益众生的。
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:
一者礼敬诸佛
二者赞叹如来赞叹一切诸佛,赞叹菩萨,赞叹众生,这众生是未来的佛,他也赞叹。你就是有一点功德,他也赞叹。
三者广修供养这供养未来的诸佛,就是布施。你布施大地众生,就是供养未来的诸佛。
四者忏悔业障成佛就不忏悔了吗?大家看看《普贤行愿品》:“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忏乃尽。而虚空界,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忏悔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普贤菩萨与十方诸佛忏悔的时候,是昼夜不停地、念念相续地忏悔,尽未来劫都不间断,没有停止。成了佛是代替众生忏悔,因为众生有烦恼,众生有罪业所以代替众生忏悔。
五者随喜功德上至诸佛菩萨的功德,下至六道众生的功德,声闻、缘觉都有功德,所有功德皆随喜啊。释迦牟尼佛成了佛还讲过,即使是穿针那么大一点功德,他都不舍。成了佛就是这样度众生的,跟菩萨一样的行菩萨道,度众生。不是说只现佛身给人说法,说完就了了,只受人恭敬礼拜,鲜花供养。这是现佛身是这样的,现了菩萨身就不是这样?应现随类身,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都随类现身。观世音菩萨到地狱里头随现面燃大士,在饿鬼道口吐火焰,代众生受苦。万类现身,凡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都要去做。
六者请转法轮哪里有佛出世,他就要去请佛转法轮,不但是佛,就是大菩萨应世,他也去请转法轮。会讲经说法的善知识不一定局限于比丘、比丘尼,男居士、女居士会讲经说法都是善知识,这就需要有人请的,没有人请,是不能说法的。五年前美国的一个美籍华人叫叶曼,她是大学教授,我们请她到广元来讲了一段时间的佛学,那是我出面请的。会讲经说法的女居士也是善知识。凡是善知识讲经说法,我们都需要请的,不请是没办法讲的,这都是佛事。
七者请佛住世这个应化身的佛,他是要灭度的,你去请他不要灭度,让他常住世间,讲经说法,利益众生。那佛的因缘到了,他要灭度,你去请他,他还是要灭度的。可是你去请他不要灭度,就有你的功德。如果说是佛要灭度了,你就催佛赶快去灭度吧,本来你不催,佛也是要灭度的,但是你要这么说,你就有罪过了。就好比是你家里来个客人,在你家住个一两晚上要走,人家要走的时候你说:“好吧,你快点走,快点走。”这客人就不高兴了,你去再三地挽留人家,这个客人着急有事情要走,你就是再留,他也会走的,但是你挽留了那就是顺情,你撵着叫走那就不好了。所以诸佛要示现涅槃,你去劝请就有你的功德。十方诸佛成了佛,这个菩萨道都要行的。
八者常随佛学又现凡夫相,跟诸善知识、诸大菩萨学习,跟着十方诸佛学习。这是示现众生的相,成了佛还要修因,因为这样的因果循环,尽未来劫是不会停止的,犹如日月轮,一来不停止,二来永远不会黑暗,永远是大光明藏。
清净法身、圆满报身这两种身,像咱们娑婆世界的教主也可以说是跟毗卢遮那佛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法身、报身是同样的,是平等的。阿弥陀佛跟我们毗卢遮那佛、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是同样的,十方诸佛的法身与报身都是同样的。无量的化身,本愿不同。每一个佛都有本愿,各不一样。阿弥陀佛是四十八大愿,释迦牟尼佛是五百大愿,佛在因地之中虽然发愿不同,但将来成佛的法身、报身是平等的,这个大家一定要明白。应化身是有所不同的,应化身是酬愿,酬愿就是当凡夫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这个愿力的化身是千差万别的,是不同的,因地愿不同,成了佛这个化身就不同。你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也是化身,丈六金身,三十二相,说法四十九年,八十岁入涅槃,他这也是化身;迦叶佛两万岁寿命;拘那含牟尼佛四万岁寿命;拘留孙佛六万岁寿命;将来弥勒佛降世八万岁寿命。这都是化身佛,但是这八万岁与八十岁你看相差多少。一来是佛的本愿,二来是众生的机缘不同,佛示现的也不同。
所以娑婆世界劣应身、胜应身,他的化境是三千大千世界。阿弥陀佛的劣应身、胜应身常住极乐世界,而极乐世界有恒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,这一下化境就不一样了。四禅天的卢舍那佛就是劣应身、胜应身,他的化境是三千大千世界,咱们四禅天的这个佛寿是一恒河沙劫,而阿弥陀佛的寿命光恒河沙就是无量无边,度众生的面积不同,而佛的寿命是不同的。咱们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面积就是南瞻部洲这么一个部洲,阿弥陀佛教化的面积就是接引十方念佛的人,那是十恒河沙的国土,一个国土又有十恒河沙的念佛众生,临命终时都见到阿弥陀佛去接引,大家看看阿弥陀佛的化身是多少?这是有数目的十恒河沙的诸佛世界,实际上这个虚空法界里不止十恒河沙的诸佛国土,多得不知道有多少。观世音菩萨就是“十方诸国土,无刹不现身”,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师父,弟子都是五智十身周遍尽虚空遍法界,十方诸佛国土,没有哪一个世界是观世音菩萨不现身的。观世音菩萨都有这么大神通,阿弥陀佛那就更不用说了。阿弥陀佛接引的化身是尽虚空遍法界,凡是有念佛的众生,临命终时都会见到阿弥陀佛的化身去接引他。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化身局限在一个日月的小世界,更局限在南瞻部洲,由此就体现了不同。
咱们赞佛的功德,赞叹了娑婆世界的教主,赞叹了极乐世界的教主,他们之间的不同地方就是这样。事实上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,要不是佛这么说,谁也不敢来编造这些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这样说呢?这是佛的本愿不同,阿弥陀佛有这么大愿力,成就极乐世界,为的就是接引生死苦海里的众生,众生能够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,离开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离开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,到了极乐世界一生成佛,这些利益众生的好事,都是释迦牟尼佛宣讲出来的。释迦牟尼佛这样说,是因为佛没有我相,不会想也不会说:“哎呀,我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说大了,不是把我的功德就覆盖住了吗?”这是我们众生的分别心,佛是没有这种分别心的。咱们讲到最后就说了,怎么个情况呢?都是一个法身啊。一佛有五智,五智现五佛,既然是一个佛五智现五佛,所以五智还是一身,五佛还是一个佛。到最后统一把他讲出来,佛佛平等,无有高下,都是佛的方便善巧。
十方诸佛,不光是娑婆教主、极乐教主,十方诸佛皆劝众生发菩提心。诸佛说法主要的是劝众生发菩提心,这是最大、最要紧的事。我们现在知道佛的功德,成了佛是果,而我们是慕果修因,羡慕十方诸佛,羡慕我们的教主毗卢遮那佛,羡慕极乐教主接引师阿弥陀佛。他们功德这样大,我们慕果修因,将来要和毗卢遮那佛一样,跟阿弥陀佛一样。他们都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佛的,我们要想跟他们一样那就要发菩提心。
发了菩提心才能往生极乐世界,要不发菩提心,业障那么重不好往生的。发了菩提心,往生极乐世界了就是上三品。极乐世界上三品的人,都是发了菩提心的,不发菩提心只能生在中三品,是不能生在上三品的。我们今天晚上主要赞扬菩提心,这个菩提心就是觉悟心,简单说叫菩提,说完全就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十方诸佛证到圆满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就成了佛的正果了。我们众生想要成佛,就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的梵文,翻译到中国叫作无上正等正觉。地狱上去饿鬼、畜生、修罗、人道、天道,这是六凡法界,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菩萨法界、佛。成了佛就是最高最上,所以叫做无上。正等,有八种平等:因果平等、自他平等、性相平等、事理平等、空有平等、依正平等、顺逆平等、冤亲平等,成了佛就证平等果了。最初发菩提心就要知道平等的道理,然后慢慢地自己锻炼达到自他平等,最后达到冤亲平等了,马上就证无生法忍的菩萨。平等因成就了,成了佛是平等果成就,这是无上正等。自觉超六道凡夫的不觉、觉他,超声闻、缘觉的小觉、满觉,超五十二位菩萨的顺觉。五十二位菩萨从初发心就是自觉、觉他、行菩萨道,可是未成佛。自觉不圆满,觉他不圆满,成了佛才达到自觉圆满,觉他圆满。所以十方诸佛成了佛,超过了五十二位菩萨的顺觉,就是满觉,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无上正等正觉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所以想要成佛都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。
要把这个心发起来,怎么发呢?三轮体空发菩提心,三轮体空行菩萨道。怎么个行呢?就是要修六度万行,六度万行就是菩萨道,一定要三轮体空地修,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,这个样子修才能成佛。所以未成佛以前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大菩提心,大觉悟心。把这个心发起来以后行菩萨道,我们慢慢地先知道三轮体空的道理,再行菩萨道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乃至难行苦行的时候,慢慢地锻炼无我相、无人相,所舍的金银宝物、衣服饮食、庄房田地、国城男女乃至舍去身命,万法皆空。舍了多少金银七宝这叫法相,舍了跟没有舍一样,这个样子才是真正地种佛因。三轮体空就是“应无所住”,万善齐修就是“而生其心”。三轮体空发菩提心而生其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三轮体空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三轮体空,大家把这个道理先知道,然后要这样子去做,菩提的因就成就了。
大家来看这题目《菩提心者——成佛的种子》,种子是要往土地里边种的,我们八识田就是土地,是我们真正的心地。第八识的功德是能藏我们无量劫烦恼的种子。它一是能藏:我们现在学佛一切戒定慧的善法,尽管地往八识田中藏吧,它就跟苍天大海一样无穷尽,所以能藏。尽未来劫把佛的善妙法,往里边藏还藏不满,这个八识是能藏而且是藏不满的。二是止藏:止藏犹如保险柜,菩提种子种到八识田中,永远不会丢失的,这是止藏;三是所藏:过去无量劫所藏的烦恼恶业,从今天发菩提心以后,所藏的大菩提心,所藏的菩萨万行,所藏的戒定慧无量的功德,尽管藏吧,能藏、所藏、止藏,保险柜里永远不会给你丢失的。所以一声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。最初种善根的众生,没有一个不堕地狱的,这是怎么回事呢?善根微薄得不得了,善根的力量太软弱了。无量劫以来的业力势力太大,而我们最初发心种的这个善根,犹如刚出生的小娃娃一样,没有力量不会走路的,一定要过一两年才会走路。最初发菩提心的众生,善根没有力量,过去无量劫所造的罪业,是要堕地狱的。造下罪了,就要堕地狱。哎,不要紧的!你不发菩提心,造下罪了,堕入地狱了无人救你;当你发了菩提心,就是到了地狱也不忘菩提心,第一个有地藏王菩萨救你,第二个有观世音菩萨救你,甚至于有很多在地狱里示现鬼王身的诸佛菩萨,都会方便善巧地度你。
你不发菩提心,你造的这个罪应该堕无量劫的地狱,你发了菩提心就让你堕有量劫的地狱了。因为你在三宝中种的善根念念增长着,中间有佛菩萨放光加被很快地就会超脱地狱。将来善根成熟力量大了,就好比一个娃,刚生下来是不会走路的,长到三五岁,自然有了力量就会走路了。善根的力量大了,他就不犯戒,不造罪了,也就不堕地狱了,很快也会成佛。最初种善根的众生也有不堕地狱的,不是说都会堕地狱的。比如外道善人,他也修善法,也不杀生、不吃肉,也知道放生,布施,如果转过来初发菩提心,他就有了善根的底子。他一旦信了佛,布施供养,就不能说都要堕入地狱了。过去无量劫恶业深重的众生,刚开始种善根也要造罪,所以难免堕地狱,而这个外道善人,皈依佛修行,就不会堕地狱,都是千差万别的,不能都一概断定。所以这个菩提心种子种在第八识中,先要明白菩提心,不然不会发菩提心,这都是说菩提心的功德。这菩提心是个啥呢?大智慧、大觉悟心就是菩提心,大慈大悲,利益众生就是菩提心。大家知道了什么是菩提心,那就好发心了,你要是不会发,那就要读诵大乘经典,亲近善知识去学习。
我最初出家的时候在一个小庙,有三个小和尚,我是最小的。我们寺院有个大圆桌,能坐十五、六个人,这个桌子很大,中间有个大太极图,我师父不在么,我调皮得很,就一下坐到上边双腿子一盘。还有两个小和尚,一个比我大两岁,我那个时候12岁,还有一个大的18岁,我说咱们三个人都发个愿,他们两个就问发什么愿?我说:“将来我要坐这么大个莲华。”他们就笑我说:“你这么小个人,坐那么大个莲华就不相配么,要是一丈多高的人,坐这么大个莲华还差不多,你才多大一点。”我说:“咱们发大愿,我将来生到极乐世界当个大菩萨,度无量无边的众生。”比我大两岁的师兄说:“将来我度众生,凡是我见到的,我将来都要把他度了。”那个18岁的师兄个子很大,应该比我们有知识么,他发了个什么愿呢?他说:“你们都太狂了,发的愿还都要度众生,谁度你们?”我说:“那你发个什么愿?”他说:“我来生再能当个穷和尚就满愿了。”嗨,他就发了那么大个愿,哈哈,来生再能当个和尚就满愿了,度众生的愿是一个没发。我发愿是度无量的众生!那个小和尚发愿,凡是他见到过的众生都度完,那他这一辈子得见多少众生?可惜我这个大师兄,他发愿来生再能当个穷和尚就满愿了。大家看看三个小和尚,他们的心不一样,发的愿也就不一样。
菩提心主要的是开大智慧,一开大智慧,菩提心的体成就了。然后要以大慈悲心庄严菩提心,护持道场,利益众生,这样菩提心就起了作用。既然菩提心是觉悟,那自己就要觉悟度众生,依菩提心为体,大慈大悲,利益众生的心成就了,这就是菩提心的作用。大家知道菩提心这么真正发起来之后,还应当知道菩提心的功德。
(一)菩提心犹如大地良田
菩提心是成佛种子,是大地良田,种什么收什么,养育一切身命。所以菩提心比喻大地良田。
(二)菩提心犹如水火风轮
水利益一切众生,火也是利益一切众生,咱们要是没有火,饭都做不成。咱们哪一天能够离开水?咱们的这个地球是大风轮支持的。我小的时候跟其他的小孩不一样,人家其他的小孩不问这些事,我心里想,我是小孩啥都不懂,家长是大人啥都应该知道,我问我父亲:“这个地有多深?”哈哈,他说:“不知道。”我问我母亲:“这个天有多高?”我母亲说:“有一万丈高。”哈哈,我就记住了:哦,这天有一万丈高。我问我父亲:“这地底下是啥?”我父亲又说:“不知道。”嗨,以后我知道了,这个大地底下还是虚空的。你看怪不怪?大地底下还是虚空,并不是说大地底下有个东西把它支撑着。无量的世界,都是在虚空中悬着的。你看太阳那么坚固、那么大的一个体性,悬在空中,跑都是风轮在支撑着的。这个风的力量大得很,虚空法界一切国土世界都是风轮在支撑着。咱们身体里要是没有风,断了气那就死掉了。只要你活着,就是睡着了也还在出气,念念不离风轮的。你发了大菩提心功德有多大呢?犹如火、水、大风轮。大风轮最小的利益就是出气,你要是不会出气了,就活不成了。风轮的大利益是在虚空中支撑着我们所住的国土,发了菩提心的功德就有这么大。还有多大呢?
(三)菩提心犹如日月灯目
要是没有日月、没有光明、没有眼睛那就糟糕了。
(四)菩提心犹如道路车船
你发了菩提心,这车船就把你从生死苦海中,运到菩提涅槃的彼岸了。
(五)菩提心犹如门户窗室
房间有了门可以出进,有了窗户就亮了。房子如果没有门和窗户,那就黑暗得很。所以有了菩提心,妙明真心就能够在里边安住了。我们有了门户,有了窗户,亮亮的;有了好房子,有了空气,人住在里边就安稳了。有了大菩提心为窗户,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安乐了。
(六)菩提心犹如宫殿园林
菩提心就是美观的花果园林。发了大菩提心犹如天王的宫殿、花园,人见到了就欢喜。
(七)菩提心犹如父母良师
父母爱子女,良师教导弟子。我们发了菩提心能生长我们的法身慧命,这就好比父母一样;发了菩提心就好比大法师、大善知识教育我们修行成佛。
(八)菩提心犹如善友恩人
发了菩提心,就像有好朋友救助我们的法身慧命。我们不发菩提心沉沦生死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发了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我们的善友,是拯救我们法身慧命的恩人。
(九)菩提心犹如帝释天王、大梵天王
菩提心犹如帝释天王、大梵天王。帝释天王统领三十三天,大梵天王统领大千世界,人人欢喜,不像那些坏领导欺压在人民头上。真正的好国王、大臣爱人民犹如爱自己的子孙一样。所以这些天王就有大福德、大慈悲、大威德,天人对他们尊敬得不得了。
(十)菩提心犹如须弥宝海
菩提心就是须弥山王,就是大海里出的无量宝贝;菩提心就是生死苦海里的宝藏。
(十一)菩提心犹如药山药王
特别是山上的这个药王是万病总持,什么病吃了都能好,无病不治这就是药王。
(十二)菩提心犹如香山香王
一个山都是香的,而这个山上出的香王香得不得了。什么是香山香王呢?就是大菩提心,大菩提心成就戒、定、慧了,纯粹是戒、定、慧的香。大菩提心就是香山香王。
(十三)菩提心犹如莲华金刚
花是菩萨,莲子就是佛,金刚就是佛的法身、佛的圆满报身,金刚也是菩提涅槃的功德,永远不坏的。金刚智能断一切烦恼生死。
(十四)菩提心犹如德藏宝藏
德藏就是功德藏,一切善法功德藏;宝藏是戒、定、慧的宝藏。人间的金银七宝只能救护肉身,而功德宝藏可以庄严无上菩提的法身。
(十五)菩提心犹如如意宝王
这如意宝是只有金轮圣王才有的。金轮圣王得了如意宝可以飞空,可以入海,百万人群可以隐身,轮王心里想什么都可以满愿,所以叫如意宝。发了菩提心成就菩提涅槃的如意宝,成了佛就如意了,这就是宝王。
(十六)菩提心犹如宝树宝瓶
金轮王的后宫里有宝树,一摇要啥有啥;宝瓶就是金轮王的法宝,也可以说是聚宝瓶,唯有金轮王才有。菩提心的功德就犹如金轮王的法宝一样。
(十七)菩提心犹如智慧宝剑
文殊菩萨拿的宝剑就是要斩断一切愚痴烦恼,这样生死的苦果就解脱了。菩提心就是大智慧的宝剑。
(十八)菩提心犹如金刚身、金刚手
这就是说金刚心要起大作用的。
(十九)菩提心犹如涌泉、明镜
涌泉是水,是涌流不尽的。菩提心发起来是念念增长无量功德。明镜就是能够照见自己,也可以说菩提心就是大圆镜智。
(二十)菩提心犹如龙雨甘露
天干旱得不得了,龙王下甘露雨滋润一切草木庄稼。
(二一)菩提心犹如桥梁、宝舟
桥梁、宝舟可以使人出生死苦海到达菩提涅槃彼岸,菩提心就是桥梁,而宝舟就是极乐世界,也可以说宝舟就是菩提涅槃。由菩提心才可以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,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就的。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,是最要紧最要紧的,一定要发菩提心。菩提心是容易发,而菩萨道是难行得很。你把菩提心发下了,决定要成佛的,成了佛就保险了。
(二二)菩提心犹如命根神通
身命是很宝贵的,菩提心就是法身慧命的命根。发了菩提心法身慧命成就了,无量的神通自在也成就了。
(二三)菩提心就是法藏、智藏
法藏、智藏就是法界藏、智慧藏。
(二四)菩提心就是德藏
如来有三德,法身德、般若德、解脱德。发了菩提心就有了如来的三德。
(二五)菩提心犹如秘密藏
秘密藏是一切神咒大总持。发了菩提心,从菩提心里头生出无量的秘密总持妙用。
(二六)菩提心就是如来藏
如来藏有三种,真空如来藏,是以虚空法界为体;妙有如来藏,成就圆满报身无量的功德,化身遍满法界,应现随类,利益众生;中道如来藏,在因中就知道无我、无人,万法皆空,三轮体空,因中是这样,成了佛就不执着这个空和有。空有同时,一境三谛,一心三观,在一切万法上一念知道空、假、中;一念能够同时成就空观、妙有观、中道观。这个同时就成了圆教的法了。要是先修空观,再修妙有观,最后再修中道观,那就成了别教的教义了。这个道理容易知道,但是修起来可就难了。菩提心就是三如来藏,这是赞菩提心的功德。
一、不尽有为
在因中我们就要知道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,这是很高深的妙理,成了佛就是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。这个尽字怎么讲呢?尽就是完了的意思,再一个意思就是灭了,这是尽。不尽有为是有为法,有为法是凡夫法,是不能够把它消灭的,佛言“不尽有为,不尽无为”,不要推翻它,推翻了那就是错误的。不尽有为,怎么个说呢?发菩提心不会发,行菩萨道不会行,看看这个,把这个学会了,就会行菩萨道了,不但凡夫的时候这么做,成了佛还要这么做。
(一)以有为法,大作佛事,庄严净土,转妙法轮,觉化有情,现身法界,上为法王,下为狱主,代诸众生,受无量苦,令诸众生,悉皆解脱,同趣菩提
1.以有为法,大作佛事
众生都是有为,你离开众生到哪里作无为去,所以是不尽有为的。在这个有为法上,要大作佛事,你把有为推翻了怎么搞呢?有为,都干些啥呢?庄严净土,转妙法轮。
2.庄严净土,转妙法轮
这都是有为的,你不这么做,怎么去度众生?
3.觉化有情,现身法界
觉化有情,怎么样觉化呢?现无量的身,遍满虚空法界,应现随类身就跟众生一样了,然后度他。
4.上为法王,下为狱主
为什么要当王,因为当王有势力啊。比如梁武帝下命令全国不准许杀生,谁要是杀生就给谁治罪,杀个牛就给你治死罪,杀个羊杀个鸡就给你判刑。上为法王,法王就是佛;下为狱主,地狱里头的主是当阎王爷。地藏王菩萨是专管地狱的,十殿阎君在地狱里就算是最大的鬼王了,地藏王菩萨管十殿阎君。
5.代诸众生,受无量苦
在三宝中种微细的善根,地藏王菩萨就保护你。面燃大士也是个大鬼王,在地狱里管三十六部鬼族。一部有多少呢?有恒河沙的饿鬼。观音菩萨现面燃大士,当大鬼王利益众生,所以现地狱饿鬼的时候就要当王,好度众生,好接引众生。面燃大士身上都是火焰,吐的都是猛火,现的那个苦样子,这是代诸众生受无量苦。
6.令诸众生,悉得解脱,同趣菩提
大菩萨在地狱里头现的同类,跟他们一样的受苦,令诸众生,悉得解脱。得了解脱干什么呢?同趣菩提。菩提就是佛啊!所以不尽有为,就是要这个样子地利益众生,所作的这些佛事都是有为法。
(二)佛言不住无为
不住无为咋讲呢?
1.虽观诸行无常,不舍善根
虽然观山河大地,草木丛林,一切众生,都是无常的,但是不舍善根。凡是一切善事都是要去做的,不舍的,你能先发下这个愿,就是菩提心。诸佛菩萨都是这么做的,证到无生法忍,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,是空的,但是始终不舍善法,而且是下工夫去做。
2.无我不舍大慈悲心,无生不舍教化众生
无我呢?知道一切法是无我的,而“无我不舍大慈悲心”,不舍大慈悲心就是不尽有为。知道一切法都是无生的,“无生不舍教化众生”,一定要教化众生,是不舍的。这就是证无我而不住无为。度众生,咋样度呢?不住生死岸,不住涅槃岸,亦不住中流。
比如一个摆渡的人把河南的众生渡到河北去,把河北的众生渡到河南来,所以他不住南岸也不住北岸。他若住在南岸不动了,南岸的众生想到北岸去,就不得过去了,北岸的众生想到南岸来也不得过来。所以不住此岸,不住彼岸,不住中流,也不住河中间。那干什么呢?南岸、北岸来回地摆渡度众生。佛菩萨就是这样的,这就是他们的工作。要是住涅槃岸,好了,那就不到众生界来了,把众生不朝涅槃岸送,那就不行了。虽然知道一切法是无生的,自己也证到无生法忍了,而不舍化度一切众生。
3.涅槃不堕寂灭,法空不舍众生
自己成了佛,得涅槃了而不堕寂灭。四果罗汉就证到寂灭,他入涅槃就住在寂灭境了。大菩萨不是这样,成了佛更不是这样了。他不堕寂灭的,不是说钻到寂灭境里头不度众生了。他知道一切万法都是空的,已经证到无生法忍,万法皆空而不舍众生,念念的不舍慈悲,犹如母亲不舍儿子一样。
4.无常常行善法,大舍不舍五智
知道一切法是无常而常行善法,大舍身外的国城男女。当金轮圣王把四天下都供养三宝,布施众生了,这是大舍,把自己的身命也舍掉了这就是大舍。虽然是外舍国城男女、金银七宝,内舍头目脑髓,而不舍五智啊,不舍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、法界体性智。
5.不舍四摄法、六度、三十七道品等法
三十七道品是啥呢?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。成了佛还是以三十七道品利益众生,虽然说是大舍,但菩萨道是不舍的。
这就是说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。菩提心就是这样子,成了佛还是这样子,因果是平等平等。
(三)诸佛功德平等,专赞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
虽然诸佛功德是平等的,而我们专赞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。为什么要专门赞叹这两个佛呢?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教主,阿弥陀佛是我们要往生的极乐世界的教主。释迦牟尼佛等于是我们的父亲,阿弥陀佛等于是我们的母亲,所以我们专门赞叹这两位佛,这两位佛是我们的法身父母,和我们最为亲密了。母恩大过父恩,阿弥陀佛是大慈悲母,说起来比咱们释迦牟尼佛还要慈悲。母亲恩大啊,把儿女怀胎十个月,生的时候苦恼得不得了。三年抚养小月娃子,晚上睡不安宁,盖被子害怕捂死了,不盖被子怕冻死了。晚上娃醒来要尿、要拉的,母亲苦恼得很,所以母恩大于父恩。
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真正利益众生,等于我们的法身父母,无量的大慈悲。我们知道阿弥陀佛这样的大功德,我们羡慕恭敬阿弥陀佛,时时刻刻不忘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生长我们的法身慧命,释迦牟尼佛要是不说的话我们咋知道,所以释迦牟尼佛等于是我们的父亲一样,恩大得很。特别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,一生成佛,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,这才是实实在在表大慈悲的母恩。母亲太爱护儿女了,小娃娃哭起来,父亲抱在怀里不会哄的,哄了大半会,小娃娃还在哭,母亲抱过来,娃娃就不哭了,你说怪不怪?小娃娃有痛苦了,父亲去哄不行,母亲去就好了,这母亲啊,有她的智慧,这智慧从哪来的?就从大慈悲来的,所以她自然就会有爱护众生慈悲心的智慧。你们不会发菩提心,把这些道理学会,菩提心就会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