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【提要】随顺众生尊者得普观三昧,加持善财亦得普观三昧,能见十方法界无量佛境。
第二十一位善知识,叫随顺众生尊者。这位尊者得普光三昧,能加持善财童子也得到普光三昧。普光三昧能见十方无量诸佛的清净世界,这也是用眼睛所见的色尘作佛事。
【提要】青莲尊者得众香陀罗尼,普熏法界作大佛事。能令众生闻香灭苦,证无生忍。
第二十二位善知识叫青莲尊者,他得众香陀罗尼,是百千万亿的香气,普熏法界作大佛事。一切众生闻到这个香气可以开悟断烦恼,可以得无量神通智慧。他嘴巴不说法,众生一闻到香气自然灭无量的罪业,增长无量福德善根,自然开悟,得神通,得妙用。就是这一位菩萨的加持力,以香味作大佛事,令众生灭无量苦,令众生证无生法忍。
【提要】自在禅师得大悲幢三昧,常在大海中度苦众生,生大觉岸。
第二十三位善知识叫自在禅师,他有无量的化身在大海里头当船师,把人家从江这边渡到江那边。他专门行菩萨道,常在生死的大苦海里,用渡船度一切众生生大觉岸。事相上就是当船夫渡人,实际上凡是坐过他渡船的人,一定会得到他的大加持,一定与他有缘,听他给说法,都能出生死大苦海,登无上菩提大彼岸。《华严经》五十三位善知识,每一位的功德都多得很,写不完,讲的时间也没有,就是把重要点说一下就行了。
【提要】无上胜长者得至一切处庄严法门,能指大地变黄金,能化地狱为净土。
第二十四位善知识叫无上胜长者,他得至一切处庄严法门,“至”当作“到”字讲,不管他到什么地方宝藏随身。至一切处就是到一切地方,不管到哪里去神通妙用要啥有啥,一切众生所需要的也是要啥有啥。他的神通“能指大地变黄金,能化地狱为净土”。所以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,不管在哪里都是清净佛国,都是华藏世界。每一位善知识都有他的各别法门,各别法门就叫差别智——差别的智慧。每一个智慧都是利益众生的,众生迷了,就在一切六根六尘里面造无量的罪,众生觉悟了以后,六根六尘都是转大法轮,作大佛事,都能利益众生,就是觉悟与不觉悟的关系。
我们现在发菩提心,不会发,就要学习这些善知识所修的功德,学习了你就会发菩提心。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头,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度一切众生。观音菩萨在地狱里面现面燃大士,是个大鬼王,这也是善巧方便度一切众生。地藏王菩萨已经是早成过佛的古佛。要说起来这十殿阎君,都是大菩萨示现的,为的是方便善巧利益众生。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,十殿阎君都是地藏王菩萨的弟子,每到初一、十五,十殿阎君都要朝地藏王菩萨,给地藏王菩萨汇报,听地藏王菩萨的指示,在三恶道中方便善巧利益众生。地藏王菩萨在幽冥地中,还现有很多道场,随众生的根性度化。众生造下罪应该堕地狱,地藏王菩萨方便善巧在地狱里变化些道场,给参禅的人有参禅的寺院,学教的、念佛的,随个人的根性建不同的道场。
华严海会诸善知识,有过去古佛应世的,有破无明大菩萨应世的,无量无边不可思议。众生与哪位菩萨有缘,菩萨就方便善巧度他。你们以后要看《华严经》最好看八十华严,八十华严要具体些,六十华严六十卷是简略的,八十华严八十卷加上《普贤行愿品》就是八十一卷。释迦牟尼佛最初成佛先说《华严经》。释迦牟尼佛49年说法,分为五个时代,有通五时、别五时。拿别五时来说,释迦牟尼佛最初成佛三七日,还不够一个月说的《华严经》,其他“阿含十二方等八,二十二年说般若”,都是多少年说的法,“法华涅槃共八年”。
说《华严经》不到一个月,三七二十一天,时间很短,说的经是多得不得了。有多少呢?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六百年,龙树菩萨出世。龙树菩萨破了无明证了法身,一观察全部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在娑竭罗龙王宫,龙树菩萨就入龙宫,如《华严文》里所云:“龙树龙宫亲诵忆,实叉于阗阐微言。一乘圆顿妙法门,见性成佛真秘典。”这是说《华严经》是从龙宫里面译出来的。龙树菩萨到娑竭罗龙王宫,娑竭罗龙是三千大千世界总龙王。阅《华严经》的时候有三品:上品华严,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卷,光卷就是那么多,怎么受持?中品华严,有一四天下微尘数品,龙树菩萨一看,我们人间的众生没有这个智慧,不能受持的啦。不但是人不能受持,连阿罗汉、小菩萨和天王都不能受持,把它译到人间没有用,所以龙树菩萨把下品华严从龙宫译了出来。
下品华严一共是十万个偈子,这十万个偈子,咱们中国译了三次《华严经》,头一次六十卷,第二次八十卷,第三次是四十卷。最后这四十卷就是《入法界品》。八十华严加上四十华严,一共是一百二十卷;要说六十华严加上四十卷共一百卷,还是少得很。十万偈子译到中国来是四万五千偈,连一半都没有,三译合到一起才是四万五千,还有五万五千华严偈在印度没有译过来。其他的经都是有始有终的,其他的经文到了最后都是:“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大众,闻是经已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,做礼而去。”《华严经》没有的,就是最后的第三译,加上《普贤行愿品》到最后没有完,因为译过来的经还没有一半子。《华严经》就是以普贤行愿品就结束了。
善财童子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,最后普贤位证等觉,善财童子也证到等觉。可是咱们从底下朝上看,等觉跟佛平等仅次于佛。实际上从等觉到成佛还远,破一品无明五智十身周遍百佛世界,破两品无明分身千佛世界,由这么个上去,等觉到佛果隔得还远得很。法界的范围很大,给凡夫定这么一个限制,就叫凡夫明白佛的功德,不这么定没有办法说的啦。禅宗不立位次的,也没有办法立位次,般若也不立位次,法界是无边无际的,众生执着,不立个相就没有办法,立个相,众生可执着这个相。禅宗过去一切阶级都没有,以后没有办法给立个三关:破本参,破重关,破牢关。说是破牢关就跟佛一样,其实跟佛差得远得很。这些大菩萨现这么大的大神变,实质上离佛还远得很,法界是无量的。《华严经》最后是以《普贤行愿品》结束的。善财童子和华严海会无量的诸大菩萨,亲近普贤菩萨,位证等觉,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菩萨,都是因,最后介绍善财童子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,圆满无上菩提。《华严经》主要是说华藏世界,一开头就是《世主妙严品》《华藏世界品》《毗卢遮那品》《十回向品》,一开头就是大的,大的说完了就是由本起末教。
文殊普贤从法会出来朝南走,给善财童子和十信菩萨说凡夫法——《净行品》,都叫发菩提心,成了《华严经》的枝叶了;由枝叶慢慢地发展大,到了普贤的地位,又由叶叶跑到树的根根上。五十三位善知识一个比一个神通大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等到亲近弥勒,亲近普贤又是摄末归本,又还回到佛的大法会中,见到普贤在佛前,在法会中坐着。说华严光是接引大菩萨,没有接引小菩萨,文殊菩萨说十信法,就是接引凡夫叫发菩提心。《华严经》上品华严,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卷,那你说众生咋个受支持呢?中品华严是四天下微尘数的品,四天下世界磨成微尘,一个微尘是一品经,我们凡夫咋能受持得了?下品华严十万偈,来到中国也一百多卷,来的不到一半,要是来全了要二三百卷。《华严经》是三七日说的,那咋样说呢?这你就要晓得,菩萨证了无生法忍的时候,是“一念无量劫,无量劫一念”,就是在一刹那间可以示现无量劫的佛事。所以说华严三七日,华严一念中,就是一刹那间说那么多的法,毗卢遮那佛的大神通愿力,自在神通不在时间,凡夫要以时间来定,整个是错误的。《华严经》主要的是说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依正二报。
善财童子和华严海会的菩萨,已经证到等觉了,为什么求生极乐世界呢?就是接引不相信的,你说大菩萨都往生他就相信了;你说尽是老太婆往生,有知识的人他就不愿意往生,他心里就瞧不起。大菩萨连等觉菩萨都要往生,这是什么原因呢?不要骄傲啊,等觉菩萨离成佛还远得很,假如亲近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一加持,马上就成佛。假如你不去亲近阿弥陀佛,叫你自己去修行去,那你就费劲了。这些大菩萨往生极乐世界,也就为的是方便善巧接引众生,就是叫众生看:你不要骄傲了,你看善财童子都往生极乐世界,普贤菩萨都往生极乐世界,你还不往生极乐世界吗?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善巧接引众生。
实际上华藏世界是尽虚空遍法界,我们这里也是华藏世界。既然这里也是华藏世界,那极乐世界就不是华藏世界吗?既然这里已是华藏世界,那就不要往生极乐世界了,为什么还要去极乐世界呢?因为我们的业力隔着,你在这里见不到华藏世界,你要到了极乐世界就能见到华藏世界,这是因为有阿弥陀佛大神通愿力的摄持。娑婆世界的众生业障大得很,障碍了胜境不能现前,所以叫你离开这个苦恼环境,往生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尽是诸佛菩萨的大神通愿力,就跟大冶洪炉一样,五逆十恶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等于片雪入炉,未至而消。
你不往生极乐世界,在这个娑婆世界是见不到华藏世界的,你的业力和他的业力完全障着呢,这些《净土十要》上都有。我过去可以说是因为发狂吧,想速疾求解脱,赶快得大神通好度众生,不愿往生极乐世界。我那时觉得往生极乐世界耽误我度众生,所以太着急了,不知道利害,最后看了《净土十要》才晓得,佛说,祖师也说,极乐世界比如大冶洪炉。不要说一切小业障的都能往生,就是五逆十恶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。五逆十恶的众生,在娑婆世界是罪大恶极,到了极乐世界等于片雪入炉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、诸大菩萨大神通愿力,那个功德等于大冶洪炉一样,五逆十恶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都犹如片雪入炉,何况咱们善人。
你在娑婆世界发心,在娑婆世界修行也有比喻。比喻北冰洋的大海雪山,海洋完全成了冰海,冰海冻几十丈深的冰。不要说北冰洋,就说咱们中国黑龙江,我是1958年到北京,北京的冰都冻得三尺厚,北京到黑龙江还有几千里路远,土地冻得有几尺厚,海水要冻十几丈厚。大地众生的业力犹如冰海,你要不生极乐世界,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,就像一碗开水倒到冰海里头,用不了三分钟,就成了冰,你说你咋度众生?这个比喻好得很,我一看确实是这样,自己的业障重得很,再看看众生的业障,一个比一个烦恼大。所以无量众生的业力合在一块,就是北冰洋的冰海,你发了菩提心要度他,可是他无故地欺负你,你瞋恨心起来就想杀他,那还度啥呢?那就等于是一碗开水倒到冰海里了,一会儿开水也成了冰,确实是这样的。
虽然说华藏世界对于破了无明的菩萨到了地狱,地狱也是华藏世界,可是地狱的众生见不到华藏世界啦,地狱的众生见到的都是刀山剑树,油锅火坑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无明破尽成了佛,处处才是华藏世界,不然是见不到的。所以往生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神通愿力加持你,极乐世界的一切胜境都是佛的法身,叫你见到一色一香都是法界,自然就开悟,自然得大解脱。破无明证法身以后,有了五眼六神通,住在极乐世界不动,身遍十方法界就可以度众生。
《华严经》到了最后,诸大菩萨都往生极乐世界。你看到《大集经》就晓得,十方世界无量的诸大菩萨往生极乐世界,咱们娑婆世界无数的大菩萨也要往生极乐世界。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,都是和阿弥陀佛有缘,没有缘你就是请他去他也不去。我们现在修行,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可以,回向极乐世界就行。古来《禅门日诵》晚殿就有《阿弥陀经》,诵《阿弥陀经》就是回向极乐世界,不是说专门修净土的往生极乐世界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大迦叶为第一代祖师,他不是光弘禅宗的啦。大迦叶领导结集三藏经典,因为释迦牟尼佛把法传给了大迦叶,佛灭度以后大迦叶就成了教主,成了第一代祖师。大迦叶叫优婆离尊者领导结集律藏,叫阿难尊者领导结集经藏,大迦叶亲自领导五百罗汉结集论藏,三藏经都是大迦叶领导结集的。大迦叶不是光弘扬禅宗,戒、定、慧他都传,还有密宗啦。
密宗也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,大迦叶接法的时候,他不弘密宗吗?密宗从隋朝到中国来,智者大师也弘密宗叫台密。密宗到了宋朝才失传,为什么失传呢?修法要尊重啊,不尊重的话害自己害人家,密宗不敢随便传,传给坏人了就要破法。到宋朝的时候人都好奇,修密法先求神通,先求神通就要惹祸啦,没有断烦恼得了神通就把神通当把戏玩。他修得有了神通,人家跟他说笑话:“你有神通给咱们现个神通吧。”他说:“现个啥神通?”这人就说:“我们没有见过皇宫的宫殿,你把皇帝宫殿给搬来看看。”好么,他一念咒把皇帝的宫殿搬来了,皇帝坐到那一下宫殿没有了,晒起大太阳来了。宫殿跑到哪里去了?皇帝一了解,叫个和尚搬走了。皇帝有权,就下命令禁止修密法,这个命令一下,不准修,不准传,所以从宋朝开始咱们中国的密法就灭亡了。唐朝的时候密法到了日本、朝鲜。咱们中国的密教灭亡了上千年,到清朝的末年民国初年,咱们中国内地和尚去日本学密法,到藏地学密法,藏地学的就叫藏密,日本学回来的密法叫东密,这样慢慢地中国汉地又有了密教。
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,第二十八代祖师是达摩祖师。达摩祖师在印度都是把佛的法一起普弘,净土宗、禅宗、讲经持律,只要是释迦牟尼佛的法,显密大小一起都弘,没有分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净土禅宗,不是这么分的。以后到了中国就慢慢地分开了,一分开就有了是非,一分开就不圆满了,把佛的圆满大教分开了,就跟一个大家分成了小家一样,把一个大家破坏了。
我们现在人没有福德,没有智慧,学不到了,一法都学不通,学个禅宗学几十年还不会用功,念佛念多少年还证不到念佛三昧,学教学多少年不会讲经,没有智慧啦。所以一法都学不通,修行一样也不得成就。我们虽然是没有福德智慧,但是知见要正,凡是佛的法,显教、密教、大乘教,小乘教、禅宗、密宗我们都不要诽谤,都要赞叹,诽谤了就有大罪过,谤大乘经咒,就要堕无间地狱。你说你不爱这个法,你不爱这个法可是人家爱么,你不修这个法了人家修么,人家修就得大解脱,你要破坏这个法就有大罪过。知见不敢邪,凡是佛的正法都要保护,都要赞叹,不敢诽谤。
特别是末法时代,净土法门只可以弘扬不敢诽谤,因为其他的法门难修得很。净土法门就是再愚笨的人,阿弥陀佛他总该会念吧,念阿弥陀佛就是修行,早晚有时间多拜拜阿弥陀佛这就是修行。咱们现在讲四教、讲圆教,圆教讲到最后净土法门超过咱们娑婆世界的圆教。什么原因呢?咱们现在就等于娑婆世界的圆教吧,你修行一万个大劫才到初信位,到初信位还是个凡夫,我见没有断,初果也没有证,你看这可怜不可怜?你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的话,莲华速开,莲华一开,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破无明了。连别教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都超过去了,把十回向以前都超过去了,登地了。这不是多么高的,就是初信或者还不到初信的位子,只要能生到上品上生,把别教四十位都超过去了。
阿弥陀佛大神通愿力的加持啊。咱们讲五十三位善知识,每一位善知识都有大加持,你相信菩萨有这么大的加持,阿弥陀佛没有大加持吗?修其他的法门证验不多,唯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多得很。不但是过去多得很,现在也多得很;不但是出家人往生的多得很,在家的居士往生的也多得很。念佛法门,五十三位善知识第一位德云比丘,他就是念佛法门,以后每一位善知识都是念佛法门。咱们现在讲的这些善知识,你看哪一个善知识没有礼拜佛?第十六位善知识他十层大楼,最上面一层都是佛,下面一层是等觉、十地,都没有离开佛。
我有个女弟子每个月初八都到兴国寺去拜佛念佛,我去的时间少,马居士是每月初八都去。她给马居士汇报:“念佛这么好的,我见人就劝,劝了一年多,才劝了十三个人皈依,念佛这么好,要是百千万亿的人都念佛就好了。”她说:“你看这劝人念佛,人家咋不相信?”马居士说:“你的业障重,功德小,你再好好念佛拜佛,把你的业障忏悔完了以后,劝人,人家就信了。”她回家后更加努力地拜佛念佛,又拜了一年的佛,晚上梦见观世音菩萨了,观世音菩萨坐宝莲华从西方飞了来,飞到她的头顶上不动而放大光明,她就不停地拜。做了这个梦,梦见观世音菩萨以后开了大智慧,更会讲了。又过了一年多,经她劝导而皈依的人有一百七十多,连她过去劝导皈依的人有二百多了。
一共念佛不到四年业障消了,她给她老汉说念佛好得很,叫她老汉念。他老汉不念,她老汉业障重得很。她对老汉说:“你陪我念三天佛,我就走了。”老汉说:“你走到哪里去呢?”她说:“我到极乐世界去。”老汉问:“你咋个去呢?”她回答说:“三天以后就去了。”老汉不听她的,到了最后一天她说:“你今天不要劳动了,给我念佛,我下午就走了。”他不相信,等他傍晚回来,一百多个女居士在给他女人念佛,他老婆坐得端端地走了,这一下他哭开了,他相信了。这念佛往生的,光我见的就多得很,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啊!
《大集经》就说“末法时代,亿亿人修行,罕一解脱,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”,唯有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,把生死就度脱了。你不往生极乐世界,想了生死难得很;往生到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的神通愿力加被,一到极乐世界见思二惑自然就断了,不但断见思惑,破无明也容易得很。善财童子亲近这些善知识,善知识或者放光加被,或者入三昧加被,或者现神通加被,善财童子不用修就得了种种的神通智慧。佛菩萨、善知识加被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。
【提要】师子奋迅比丘尼,得一切智底陀罗尼。
第二十五位善知识,叫师子奋迅比丘尼,她得了一切智底陀罗尼。“一切智”就是佛,“底”就是彻底了。人间的文字语言不能代替佛的法,不立个名字没有办法了解,立个名字都是不相应的。文字语言是不能够代替法的意思的,可是众生执着,不起个名字跟个虚空一样,起个名字也是假名,主要是得的功德。
这位善知识示现比丘尼身,得一切智底陀罗尼。一切智底陀罗尼就等于是三昧王,她还有眷属:自在陀罗尼、金刚陀罗尼、海印陀罗尼、无碍陀罗尼、法智陀罗尼、佛境陀罗尼、照空陀罗尼、妙藏陀罗尼、净月陀罗尼,乃至无量陀罗尼而为眷属。我们只是知道她的神通妙用是这样,是不可思议的,是没有办法讲完的。
其实拿佛来比,她还是个菩萨,还不是登了地的菩萨,是地前的菩萨,也可以说是小菩萨,对我们众生来说那就是成佛了,这也就叫入法界。法界藏中就是这么个情况,就比如我们一个人到了大海,看到大海广大无边,可是你见的范围太小,大海里不是你所见到的百十里那么远。菩提涅槃大海,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的,善财童子亲近的善知识,可以说是大海里示现的一滴水,我们听着就不可思议了。总而言之,是说她的神通妙用讲不完。
1.自在陀罗尼
八大自在、十大自在,神通妙用不可思议。
2.金刚陀罗尼
以菩提涅槃为金刚了,金刚智是不坏的。
3.海印陀罗尼
海印三昧,也就是菩提涅槃境界了。
4.无碍陀罗尼
无碍了,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障碍了。
5.法智陀罗尼
法智,万法皆通,无量的妙智没有不通达的。
6.佛境陀罗尼
佛的境界能现前了。
7.照空陀罗尼
法界空了,法界空不是黑暗的空,而是大光明藏的空。
8.妙藏陀罗尼
无量的妙宝庄严不是金银宝物,而是妙法库藏。
9.净月陀罗尼
晚上黑暗,有月亮就不黑暗了,月亮有了云雾就不清净,没有云雾,净月就可以破黑暗,都是神通功德妙用。证了这种神通功德,无量的讲不完,乃至无量陀罗尼而为眷属了。以一切智底陀罗尼为陀罗尼王,底下的眷属还都是陀罗尼,底下的眷属也是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
善财童子亲近这位善知识,一定得加持,一定得她的功德,不是白亲近的。我们就这么听一下也得加持。这种神通妙用,你在过去的八识田中一点儿印象都没有,现在你一听就是不可思议,妙明真心跟个照相机一样,吸收这么个印象它就起作用,这也是加持。法性是无穷尽的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遇缘即应,你心里稍微领会一点儿就得到加持。跟善财童子在一起的众生是无量的,有几个能见到这些善知识,见不到你就得不到加持。善财童子距离现在要说已有几千年,现在我们听到这个法,心中有一点儿觉照,再领会了,你就会得到这个加持,这个加持虽是远因,但起码将来生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以后,神通就会发现了。现在正是种因的时候,比如一个种子才下到地里头,根还没有扎下去,你问它要苗芽,要花果,时间还不到。善财童子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,都是叫差别智——一个善知识跟一个善知识的法门不同,千差万别的大神通妙用。这都是佛的大法门,都利益众生,一个善知识一个善巧方便不同,他们的愿力不同,教化众生的仪式也不同。
【提要】婆须弥多女,了生死,得离欲际解脱门。如光照物,入尘不染。
第二十六位善知识也可以说是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,也可以说已经成过佛的古佛应世。这位善知识要是不给大家讲,大家不得这种智慧;要是讲呢,很不好讲。这是过关的,过生死关,生死关过去了就是圣人,生死关过不去就是凡夫;这个关过去了得大神通自在,过不去就是生死苦海。从凡夫到圣人,没有一个不过这个关的,不过这个关就是个凡夫,过了才是圣人。
菩萨修四摄法里面有布施、爱语、利行,这都是随缘随分比较好做。特别是第四个“同事”这一关,一定是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才能同事。不论是当官的或者是农民,乃至天龙、夜叉、乾达婆、阿修罗,一切万类的畜生、鬼神,菩萨都跟他同事。你是个啥样,菩萨也跟你是个啥样,跟你在一块过生活。这第二十六位善知识,她跟谁同事呢?她跟淫女院的淫女同事,假如不跟淫女同事就不能度淫女。凡夫做淫女是造罪、造生死罪,菩萨了脱以后有神通自在,是无有障碍的。《华严经》这一条讲得多得很,你去看一下就晓得了。咱们不能讲,大概的把这个意思说一下就行了。说一个故事证明一下:
鸠摩罗什法师是个大菩萨,他初到中国来的时候,后秦皇帝姚兴见鸠摩罗什法师相貌长得跟佛一样庄严,他就说:“大师聪明超悟,应留存后代,保留法种。”王给鸠摩罗什法师赐了十个美女,关到房子里叫鸠摩罗什法师多留几个种子。
这个故事很少讲,因为与咱们凡夫众生不相应,讲了没有好处。唐朝道宣律师专门持清净戒,就问天人:“皇帝给鸠摩罗什法师赐的美女,他都接受了。鸠摩罗什法师破了戒没有?”天人为什么是天人,一个是有福德,再一个是有智慧。天人答复巧妙得很,说:“师父是三果罗汉!弟子是凡夫。大菩萨的境界,二乘凡夫不可思议,不能起分别心。”这个天人的答复妙得很,二乘凡夫不可以思量大菩萨的境界,意思就是“你不要问,你问了我也不知道”。你是个罗汉,弟子是个凡夫,你都不知道,那我就更不知道了。
那个时候,鸠摩罗什法师译经的法会,有七千多僧人,光译经师都三千多人。年轻小法师说:“鸠摩罗什法师,你一个人有十个美女,我们一个人要一个就行。”鸠摩罗什法师就现了神通,过堂的时候,一个人一包小绣花针、一碗白开水,没有饭菜,让喝开水吞针。法师说:“你们要能把这一包绣花针吞到肚子里,你们要求结婚就可以。”没有一个人敢吞针的啦。鸠摩罗什法师把几千人的绣花针都收了起来,收了几大盆子,然后把针一把一把放在嘴里,喝着开水就咽到肚子里,紧接着上衣一脱,小绣花针都从毛孔里面飞了出来。在历史上就有这么个故事。这里面还有个道理,就是慢慢到了末法时代,出家人不能持戒啦,一切善男信女护法要诽谤的啦。
大菩萨示现,不是一个菩萨示现,就像济公和尚他就示现的疯疯癫癫。康熙皇帝朝五台山的时候,坐在五台山的河滩上,看见出家人、比丘、妇女把衣服脱光了在河里面洗澡。康熙皇帝一看,想“五台山是清净佛地么,怎么这么坏的,出家人咋一点儿规矩都没有。”皇帝就拿把箭射了过去,感觉是射到了一个和尚,突然河里一个人也没有了,就感觉奇怪得很。一大堆人在那里洗澡,一箭射过去一个人都没有了,他自己的箭他认识,等到上了五台山,看见他的箭在文殊菩萨的背上。他这下知道了,河里洗澡的不是真和尚,是文殊菩萨示现的。菩萨示现的这种事情多了,原因就是保护佛教,有不能持戒的比丘、比丘尼犯了戒,居士知道以后不要去诽谤,不要去宣传。佛菩萨的大慈悲心,常常这样示现。那鸠摩罗什法师也是大菩萨示现的,说这个故事意思就是,生死了了的人就是没有障碍的。
婆须弥多女已是了生死了,她示现的是淫女身。为什么这么示现呢?这就是过关呀。关过去了就是圣人,过不去就是凡夫。婆须弥多女得了离欲际解脱门以后,就是离开了五欲,五欲的重要点就是淫欲。淫欲是生死的根本,离开了这个,生死就了了。就不会再投母胎而得大解脱。咱们众生见到她跟个世间人一样,实际上“如光照物,入尘不染”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她为什么这样示现呢?这样示现就真实不虚地把圣凡给分开了,要不这样,你咋知道什么叫圣人,什么叫凡夫。五十三位善知识就这么一个,要不这样不行,这是生死的关,是大圆满的法,要没有这个法就不圆满,这就是关键的地方。
你不学这个法,这个法的智慧你永远不得开,凡圣就混乱到一块了,不知道什么叫凡夫,不知道什么是圣人,这是必须要的。你不要认为这是个丑事情,人都不爱听也不爱讲,不爱听不爱讲你就不开这个智慧,圣人凡夫认不清不行的。所以每个人都要过这个关,你要成佛,生死烦恼不断不行,烦恼不断永远是凡夫众生;你要想了生死成圣人,每个人必须都要过这个关,所以修行的时候先“无我”。
这个“无我”看在什么地方发现。前天讲般若会上的那个幻师,他拿了个木头棒子耍着玩,把个木头棒子变成个美女,在那谈情、歌舞、快乐,后来衣服都脱光了。菩萨是无我相的,他不执着,见了跟没有见一样;二乘罗汉、凡夫就不爱见,说“这是个魔王,这个疯子怎么这么胡捣乱,这多难看的。”这是你放不下,是你的执着。然后他把那个女人杀了,血流了一地。他说你们大家看,我这是木头棒子,现在还是个木头棒子,哪里来的女人?这是你的执着。所以这也是过关,你眼睛见都不愿意见,事实上你是没有解脱啦。就跟舍利弗天女给散花一样,贴了一头一脸的花,执着啦,你不执着它自己就掉了。
这都是过关,你当是弄啥。给你说无我就跟镜子一样,假如来了一群狗,镜子它照样现,镜子它无我相啊,要是凡夫就不行了,凡夫有分别心。怎么叫无我相呢?你的心要是跟镜子一样,没有分别心、不执着了,好的、坏的完全不管就行了。不管它并不是啥都不知道,镜子没有分别心而万象齐现。你没有分别心,没有执着心,并不是不知道好坏,圣凡的境界一切都现,现了而不执着,凡夫与圣人是这个样子。咱们一听,哦这是难听的东西,这是难看的东西,就讨厌得生瞋恨心。生瞋恨心还是有心么,还是执着么,还是由我见发生的。凡夫与圣人就区别于执着与否,由这样锻炼得心跟一面镜子一样,心跟入海印三昧一样,无我、无执着而普利一切法界,万象齐知还不执着,就是这么个道理。
无厌足大王现刀山剑树、油锅镬汤以及杀人的地狱相,这也是过关,过瞋恨关。看瞋恨关、忍辱关能不能过去。这一个专门是无明生死关,无明生死关能过去,就无执着了,无执着就成了圣人,“如光照物,入尘不染”。已经说了好几次,厕所里有粪尿池子,太阳光照到粪尿池子里面以后,天上的太阳放大光明,尿池子里面的太阳也放大光明,尿池子里面的太阳光沾不沾粪尿呢?当然是不沾的啦。那就是圣人的境界,入粪尿池子而不沾粪尿,还是一样的清净光明。
这个善知识也怪得很,现这么个丑样子干啥?就是给你说法啦,要不现成这个样子,你咋知道这个法呢。无量的法门,这也是个法门,这个法门也是个重要的法门。我们众生要是掉在尿池子里就被淹死了,还沾一身的大粪。太阳光入到粪尿池子而不沾染,就是给你示现这个法门叫你明白这个法,明白这个法以后要修,修得执着断尽,咋个叫断尽,断了见惑不行,断了思惑也不行,二十品尘沙惑,破了十九品都不行,就这么厉害。破见思惑是出尘的,破二十品尘沙惑也是出尘的,二十品尘沙惑破完以后,破一品无明惑才入尘,入尘就到了这个境界,入尘就不染尘了。如光照物,入尘不染,把这个道理要明白。佛子嘛,要开大智慧,佛是觉悟啊,佛的弟子都要觉悟,觉悟啥呢?把这个道理明白了,觉悟了,你才是个佛子。
这位善知识,简单地说是现淫女身,她一个是到淫女院里度淫女,再一个是给众生说法,教众生过关。每个众生由凡夫过生死关到圣人的境界,到菩提涅般的境界,不过这个关是不行的。都是凡夫,要慢慢地锻炼。后面隔一位善知识就是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现妇女身。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,是早就成过佛的古佛,她也现女人给佛当母亲,乃至千佛之母。菩萨自在神通,凡夫不能分别,说女人就是下贱,女人就不好,你想变女人转大法轮作大佛事,你还没有那个本事。有了神通妙用是万类现身得大自在。咱们凡夫执着一切的好呀坏的,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,一直到成佛就是证到清净法身了。我相破尽,没有执着,这样才能够入尘度众生。
【提要】安住长者得不灭度际解脱门,善见三世诸佛,无灭度。
第二十七位善知识叫安住长者,是个男居士,他得了什么法门呢?他得不灭度际解脱门。怎么叫个不灭度际呢?普见三世诸佛无灭度,过去的诸佛,现在的诸佛,未来的诸佛没有一个佛灭度。咱们人间现的佛灭度,这是众生的业报,众生没有福德善根不能见佛,所以佛隐没了,佛不是真灭度。
智者大师在大苏山修法华三昧,见到释迦牟尼佛现在还在灵山会上说《妙法莲华经》。释迦牟尼佛一共才80岁,说法49年,法华会上光《从地涌出品》就五十小劫。佛灭度一千多年了,智者大师在大苏山上见释迦牟尼佛跟过去一样说《妙法莲华经》。咱们现在说释迦牟尼佛最初成佛,说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其实佛说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没有间断的,过去无量劫常说,现在还在说,尽未来劫还会说,不间断的。
要相信这个道理,不然大乘的善根种不下去。证无生法忍以后破无明,把凡夫的执着打破了。咱们执着一天就是一天,一年就是一年,这是凡夫的境界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把这个都打破了,时间不定,大小不具;一就是无量,无量为一;一念无量劫,无量劫一念;劫时圆融,一尘容法界,大小圆融。破无明证法身的境界就是这样的。
【提要】观世音菩萨得大悲陀罗尼,能令众生离诸恐怖得生净土。
咱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在华严海会大善知识中是第二十八位,观世音菩萨得大悲法门,也可以说是大悲陀罗尼门。得了这个大悲陀罗尼门就是体成就,有体一定有用,能令众生离诸恐怖得生净土,令一切众生远离二十五种恐怖,舍此身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。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,慈悲两个字就是拔苦与乐。什么叫大呢?大而无外,凡有个东西它再大,这边界以外还有比它大的,比如拿一个针来比,咱们这个大殿比针大得多了,可是这个大殿它还有个边外,这广元就比大殿大得多了;广元也有边外,四川省也有边外,咱们中国还是有边外……边外比中国,比地球大得多。凡是有相就有边外。
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有多大呢?是无边的大,大而无外,找边外找不到,犹如虚空法界一样大。虚空法界是没有边的,观音菩萨的大慈悲就是大而无外,充满虚空法界。慈悲呢?就是拔苦与乐。把一切众生从生死苦海里救拔出来,这叫拔苦;与乐呢?先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,成佛得究竟菩提涅槃的大快乐——无上菩提涅槃寂静乐:尽未来劫常在金刚定,无有不定时;无上菩提觉法乐:尽未来劫大圆满觉、大光明藏的智慧,没有糊涂、愚痴、黑暗的时间。这就是以佛果涅槃为究竟的大快乐。观音菩萨的大慈悲令法界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,令一切众生成究竟无上菩提而得到究竟的快乐,这就是以拔苦与乐为慈悲。
众生都有什么苦难呢?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中列举了众生的二十五种大怖畏,怖畏就是死不了、活不成,感到害怕恐怖。咱们这里是从《华严经》中录了二十种的怖畏。
1.险道怖畏
我们众生在生死道中危险得很,是险道。拿走路来说,走在悬崖边上是险道。实际上险道是烦恼啦,烦恼的心要造五逆十恶的罪,就要堕落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险道中去了。菩萨能够方便善巧说法度脱众生,令其不要起恶心,不要造五逆十恶的罪,将来不堕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恐怖处。
2.热恼怖畏
瞋恨心的烦恼起来跟火烧一样,所以观音菩萨大慈悲,方便善巧给众生说法。叫把瞋恨心歇下来,不歇下来就要造大罪的啦,造了大罪就要受苦。
3.愚痴怖畏
众生因愚痴而造无量的罪,主要的愚痴是我见的愚痴,再一个就是不讲因果的愚痴,不讲因果就无恶不做。所以观音菩萨给说法,开了智慧以后就不愚痴了。
4.系缚怖畏
咱们我见不断,就是被我见的绳子所捆绑,这就是系缚愚痴。“贪瞋痴慢疑,身边戒见邪”,这些五欲烦恼,就像绳子把我们捆起来了。我们要学佛的智慧,把这个烦恼慢慢地断了,心就不被系缚了。由心的烦恼系缚而造罪,下到地狱里出不来。特别是变个牛,鼻子戳个窟窿拿绳子拴起来,被绳子系缚住不得自由。众生的业力就跟牛鼻子穿上绳子一样,牵到哪里到哪里,这就是苦恼。因此要学习、修行观音菩萨的大慈悲、大智慧,断掉心中的烦恼,只要把烦恼因断了,生死的系缚果也就断了。
5.杀害怖畏
众生过去造的恶业现在遭报了,人家要杀你,你要是真正诚心地忏悔求菩萨,菩萨确实能够救你,不让杀你;按着因果的定业,假如你过去杀了人,初、中、后都无忏悔,杀过了还生欢喜心,这个定业就不好转。可是观音菩萨凡是有求都有感应,就是要有诚心,冤家要来杀你,你念观音菩萨可以化解,冤家起了慈悲心就不杀你了。
6.贫穷怖畏
贫穷啊,是苦恼得不得了,父母要吃饭,儿女要衣服,房子烂了要盖房。贫穷的苦恼无量无边,恐怖害怕也多得很。能够念观世音菩萨,求观世音菩萨,贫穷也会转变成富贵。
7.死苦怖畏
每一个众生遇到天灾人祸,都会有种种的苦恼。有了死难,人都害怕死,能够诚心念观世音菩萨,死的时候就不恐怖害怕了,死的时候也没有大苦恼了。念佛念成了,到死的时候,身体没有病,心中没有颠倒,身心安乐,蒙佛接引,往生极乐世界,这一切的苦恼都解脱了。凡是众生都有死的啦,没有一个不死的,这是众生最苦恼的定业。
老母猪下一窝猪娃子,这一窝猪娃子就是定业,将来喂肥了都要挨刀,这还是定业。我们众生要不修行,每一个人都要死,死的时候痛苦得很,这是过劫,除非是念佛念成了,临命终时蒙佛接引,就没有苦了。你不念佛,每个众生到死的时候都是痛苦得不得了,而且死还不是死这一回,是无量劫的生死。所以,咱们过去种了善根,今生遇到三宝,能知道修行了生死,这是不可思议的。把自己的善根好好保持好,不敢把善根丢失了,不敢再造罪,再堕落了,要把这个死苦,赶快地解脱了。
8.众威怖畏
在生死的苦恼中,苦恼事还多得很,在一些斗争中,威逼、打骂,那是大恐怖啊,念观音菩萨可以解脱这些恐怖。
9.争斗怖畏
一些斗争是往死里打,你要是念观音菩萨,这些恐怖就能解脱。
10.恶道怖畏
堕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恐怖害怕,念观音菩萨,恶道的苦也可以解脱。
11.诸趣怖畏
诸趣就是边地下贱。陕西那边有个出家人叫个演慈,他跟着净一法师,一共有五六个人,到甘肃一个什么地方去作佛事。回来说那个地区的人,就跟山上的野人一样苦得不得了,他们还舍不得那个地方。这就是边地下贱,遇不到三宝的地方。这还是人类,你再别说畜生了。万类众生都有它的苦恼呢,边地下贱及蔑戾车,不闻三宝的地方,诸恶趣处都是苦恼。念观音菩萨就能把这些苦恼解脱了。
12.冤家怖畏
冤家仇怼遇会,是不得了的,念观音菩萨,冤家仇怼也可以消解。
13.爱别怖畏
爱别离苦,特别是父母子女,父母要死了,没有一个儿女说是陪着父母去死的。假如把生死了了,爱别离苦就没有了。生死不了,就是尽未来劫的爱别离苦。所以佛菩萨要度众生的一切苦恼。你知道爱别离苦从哪里来的?是由我见,由烦恼来的,我见、烦恼断了,生死了了,往生极乐世界,爱别离苦等,什么苦都解脱了。
14.诸难怖畏
诸难就多了,天灾人祸啦,种种想不到的灾难啦。
15.逼身怖畏
16.逼心怖畏
一切苦恼逼迫身的恐怖,逼迫心的恐怖,多得无量无边,只要念观音菩萨都可以得到解脱。
17.违意怖畏
你心中想求啥呢,它就是不满愿,而是跟你心中的求愿相违背,这都是苦恼。念观音菩萨可以满愿,可以得到如意。
18.忧愁怖畏
忧愁苦恼了,念观音菩萨可以得到解脱。
19.恶疮怖畏
身上长了恶疮,疼痛不说,还脏得要命,念观音菩萨也可以得到解脱。
20.疾病怖畏
内五脏外五行得了大怪病,念观音菩萨也可以得到解脱。无量无边的生死苦恼,念观音菩萨,学观音菩萨的慈悲都能得到解脱。
“众生被困厄,无量苦逼身,观音妙智力,能救世间苦”,这是《普门品》里面的内容,大家念过《普门品》就晓得了。众生的苦厄是无量无边说不完的,总而言之,众生无量的苦恼逼迫身心,就要念观音菩萨。“观音妙智力,能救世间苦。”众生一切的苦恼菩萨都能救。“具足神通力,广修智方便”,观音菩萨是成过佛的,叫正法明如来,观音菩萨具足无量神通智慧的力量。“广修智方便”,无量劫一切福德智慧都修成了,种种的方便善巧都有。“具足神通力,广修智方便”这是菩萨神妙的体,得了这种功德的妙体,起了什么作用呢?“十方诸国土,无刹不现身”,尽虚空遍法界,所有的国土世界,没有哪个国土世界是观音菩萨不现身的,这是教化的面积。得了种种神通妙用的力量,作用是身遍十方法界度众生。度众生都度些什么人呢?“种种诸恶趣,地狱鬼畜生”,特别是度三恶道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度这一类的众生。它们的苦是最厉害的,所以菩萨的大慈悲心是先度这些众生。然后天上、人间、修罗的众生都有生死啦,所以“生老病死苦,以渐悉令灭。”给人说法,给修罗说法,给一切诸天人说法,慢慢地使众生觉悟修行,渐渐地就了生死了。
观音菩萨怎么叫个观音菩萨呢?“真观清净观,广大智慧观”,真观就是真空观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这是赞叹观音菩萨的名字。清净观是无染的,菩萨大慈悲观察一切众生,并不是我爱那个众生就度那个众生,有了爱与不爱就不清净了。观音菩萨平等救护一切众生,没有爱与不爱的,这是“真观清净观”。“广大智慧观”,大圆满觉周遍尽虚空遍法界,大智慧地观察一切众生。“悲观及慈观”,就是慈悲观么。“常愿常瞻仰”,就是众生应该发愿,瞻就是眼睛见到,仰就是恭敬礼拜香花供养。菩萨对待众生,既然是广大智慧观、慈悲观,众生也要常发愿见到观音菩萨瞻仰供养礼拜,众生也要这样与菩萨的慈悲相合。
菩萨是慈悲爱护众生,而众生不爱观音菩萨,不恭敬观音菩萨,就等于是母亲爱儿子,儿子不想母亲一样,儿子跑出去千万里都不回来,母亲再想也不顶啥。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上面就说“十方如来,怜念众生,如母忆子”。儿子不想母亲十年二十年都不回家,母亲哭得眼睛都瞎了,白天吃不下饭,晚上哭得睡不着觉,儿子不知道啦。“子若忆母,如母忆时”,这个最重要了。儿子忽然想起了母亲,哎呀,我这二十年没有回家了,得赶快回去,要不回家母亲死了都见不到。“如母忆时”,母亲想儿子,哭得眼睛都瞎了,儿子想母亲是不是哭得眼睛也瞎了呢?母亲想儿子白天吃不下饭,晚上睡不着。儿子如果是这样,那就啥都撂下了赶快往回跑。你要不是这样想母亲,今天想明天不想,做生意照常做,肚子饿了饭照常吃,晚上呼呼地睡大觉,这个样子不一定会回家。
所以说“十方如来,怜念众生,如母忆子”。不但阿弥陀佛是这样慈悲,十方诸佛都是这样慈悲,怜念众生如母亲爱儿子一样。“子若逃逝,虽忆何为?”儿子越跑越远,母亲再想也没有办法。十方诸佛、观音菩萨,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一样,而众生不愿见佛,不愿见菩萨,不亲近皈依佛菩萨,那菩萨也没有办法度的啦,所以众生无边度不完。众生要常发愿,“常愿常瞻仰”,常常愿意见到观音菩萨,常常地瞻仰恭敬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所说法要依教奉行,这就好了。
“无垢清净光,慧日破诸暗。能伏灾风火,普明照世间。”观音菩萨还有个名字叫光音菩萨,菩萨放光而光中出大音声,教化众生。观音菩萨有这种自在神通的功德。“慧日破诸暗”,就是智慧光,智慧光破一切愚痴众生的黑暗,所以“无垢清净光”,心中没有烦恼尘垢,身上放光明全是大光明藏没有染污。“能伏灾风火”,一切的天灾人祸,观音菩萨都能救护。“普明照世间”,大光明藏普照尽虚空遍法界。一般说世间就是咱们这个世界,世界就是世间,详细地说世间有正觉世间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属于正觉世间;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六凡属于有情世间;地水火风的国土属于器世间。
咱们众生认为器世间是死的,是物质的,实际上器世间是灵活的。这个大地有坚牢地神,是最大的一个神王,坚牢地神现的是女相。器世间有虚空神、江海神、河沼神、苗稼神等等。白天有值班的昼神,善男信女、恶魔众生,造的罪他都给你记载下来,将来给判罪。晚上有夜神,善财童子亲近的善知识里面就有主昼神、主夜神,昼夜都有值班神管理。凡是入了华严海会的神都是大菩萨,不是大菩萨不会录在这部经里面。菩萨方便善巧,现的这些八部神王跟众生接近,破无明证法身以后就入尘劳,度众生。我们将来破无明证法身以后也是这样,同时现身十法界现万类身,在这个世间现天王身,在那个世间现人王身,万类现身跟众生结缘,普利一切众生。
【提要】正趣菩萨得普门速行陀罗尼。我从妙藏世界妙德佛所,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数劫,一念举不可说步,一步过不可说佛刹世界。所经国土,一一佛前具修供养无空过者,悉能了知佛海、众生海、虚空法界海等。随机说法各得解脱,一方如是,十方亦尔。
第二十九位善知识叫正趣菩萨。正趣菩萨得普门速行陀罗尼,普门速行陀罗尼就是法体,这个法体起了什么作用呢?他说:我从东方妙藏世界来,那个世界有佛叫妙德佛。我从那个世界同时化十个身体,朝十个方位各走一方。也就是正趣菩萨以妙藏世界为中心点,朝着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上、下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同时走,去找虚空边界。其中有一个身体朝西走就到了咱们这个世界。
他有神通这样做,也是给我们解疑,他找不到虚空边界,也就是叫我们不要打这个妄想。众生有这个妄想,或者他也有这个妄想,所以现神通,从东方妙藏世界朝西飞,朝咱们这个世界飞。过了多长时间呢?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的国土,把这些佛的国土磨成微尘,一个微尘是一个大劫。他从东方朝咱们这个世界来,经了无量世界微尘数的劫。他有神通跑得快,一念举不可说不可说的步,咱们一念举一步也来不及,他有神通一秒钟可以举无量步。一步要多远呢?一步要过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世界,光佛刹世界都是无量无边。所经国土,一一佛前具修供养,这都是神通妙用的啦。所以这些大乘法给凡夫二乘不说,说了害怕不相信,再一诽谤就糟糕了。你现在给科学家说,他就不相信。我们不要以凡夫的心去丈量胜境,不管他怎么说,你知道他是圣人跟我们凡夫不一样,我们用凡夫的心是想不通的,所以你就不要想了。
一念无量劫,无量劫一念,在一刹那、一念中可以做无量劫的佛事,到后面的《入法界品》尽是说这个。一念中我们跑都来不及,哪还有时间供佛?他这还要供无量的佛,给你说这是一念就能做无量劫的事情,念、劫同时啦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就入了这个境界,这个境界的名字就叫入法界,《华严经》中这一品就叫《入法界品》。所以,对这样一秒钟可以做无量劫事情的神通功德,一定要相信,不相信这个,善根是种不下去的。
正趣菩萨也是好奇,究竟十方虚空有多大?他来找虚空的边界,从东方妙藏世界,过无量大劫来到这里,还没有找到虚空的边界,再朝西去虚空边界还是找不到的。虚空是没有边界的,有体相才有边界,虚空无体相所以就没有个边界。从东方到这里来,过了无量无边佛刹微尘数的大劫,一念举无量步,一步过无量的佛刹国土世界,每一佛前还具修供养,无空过者,没有哪一个佛他不供养的。
“悉能了知佛海、众生海”,海是广大无量无边的,佛也是多得无量无边,佛海、众生海、国土海、虚空法界海等等,是无量无边的。“随机说法,各得解脱。”十法界是一法界,供养了佛还布施众生,布施众生,还给众生随机说法,令一切众生都能各得解脱。“一方如是,十方亦尔”,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是一个身体,同时分化十个身体,到十方世界跟这是一样的。
正趣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给善财童子介绍的。观世音菩萨给善财童子说:“你在佛会旁边等着,正趣菩萨马上就从东方飞来,你去向他请教发菩提心的道理。”善财童子凡见每一位善知识都是这样说:“我已经发了菩提心,但是不知道如何行菩萨道,如何利益众生。”善财亲近的善知识上了《华严经》的有五十三位,在《华严经》的最后总结了一下,过一百一十个城,每一城都有善知识。最后就说,善财亲近了佛刹微尘数的善知识,每个善知识都有所闻,有所证。不要说到佛的境界,菩萨的境界都是这样,给众生广开心地,心地法门就是法界。每一个善知识都有各别法门,无非是作佛事,转法轮,度众生。
【提要】主空大天神得云网陀罗尼,能以无量妙色云网作诸佛事。
第三十位善知识叫主空大天神,也就是虚空神,虚空也有神管。这位大天神也是个大菩萨,他得了云网陀罗尼。云者是广大无边,大云起来充满虚空。他得了云网陀罗尼门,起个什么作用呢?能以无量妙色云网作诸佛事。天空的云出了种种的颜色,众生看了以后就消无量罪业,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,甚至见了云网就得大神通而大解脱,他以云网的色相给众生说法作诸佛事。佛菩萨或者放光作大佛事,或者出妙香作大佛事,或者现各种的神通,总是以利益众生为菩萨的本愿。《华严经》说他的功德说了六页,没有办法录,将来大家有福德,看看经就晓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