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好书分享

第十八章 赞佛修因之别教贤位菩萨名位(中)|《净天法师佛学讲授》(第五辑)

作者:释净天
介绍:境是山河大地森罗万象,万境是唯心所变的。
出版社:宗教文化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21年
页数:2700千字
ISBN:978-7-5188-1193-9

内容简介

第十八章 赞佛修因之别教贤位菩萨名位(中)


第一节 功德林菩萨宣说十行法

        别教的四贤三圣、十信、十住讲过了,现在讲十行。佛讲十住的时候是在忉利天,讲十行就到了夜摩天,将来讲十回向的时候就到了兜率天,讲十地就到了他化自在天。大家要知道这些地方,不然讲了一大来回,在啥地方讲得都不晓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有些小变化,讲十住的时候是十方一万诸佛世界微尘数的诸佛;而讲到十行,是十方十万诸佛世界微尘数的诸佛;将来讲十回向、十地,诸佛又有增加。这里起变化了,底下的都差不多。每个天王见佛来了都赶快下来迎接,请佛升天王位,香花供养,请佛说法。佛不拿嘴巴说法,而是在光中现无量的境界,以境界说法。怎么个以境界说法呢?就好比你到百货大楼,里面有什么东西你看一下就知道了,要给你一样样地介绍,那是没有办法说的。佛放光,你见到华藏世界一微尘显出无量的法界,无量的法界在微尘里边现佛说法,多得没有办法,那就是在给你说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佛放光现境界,都是菩萨用嘴巴说法。佛放光现出的境界是叫你看呢,那不是嘴巴能说的。法慧菩萨说十住,功德林菩萨说十行,将来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,金刚藏菩萨说十地,佛是不说的。佛不说,是现神通来表示,因为用无量的嘴巴也说不清。咱们凡夫众生心里想“佛咋不说法?”觉得奇怪得很。华藏世界一现前尘尘刹刹都在说法,尽虚空遍法界微尘里头都在说法,甚至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无量劫说法不停。

        华严境界就是这么个境界,不可思议得很。大、小乘经,佛用嘴巴说,到了华严海会都是菩萨说法。你心里想,佛咋不说法呢?佛一放光,华藏世界一一微尘中见法界,而法界具足一切万法。有佛,也有菩萨,海会云集,你一看就知道了,华严境界就是这样的。每个菩萨给你说的是小枝枝叶叶,佛给你现的圆融境界不可思议。这个要知道,不然你觉得咋没见佛说法,尽是菩萨说法。连十地也是金刚藏菩萨说的,十地说完以后,金刚藏菩萨显神通你再看一看,这个华严热闹得很。

        你不知道华严海会里头是啥东西,好比一个母亲抱了个小月娃,坐在火车上,母亲指着窗户外让小月娃看,小月娃光看着外边好看,可不知道是咋回事情;现在有福报的娃坐飞机,母亲抱着他让看天空,他莫名其妙的光知道好好好,闹不清楚咋回事。十住、十行以至于十回向,都是小菩萨说法,咱们就莫名其妙,简直没有办法想通,嘴巴也没有办法赞叹,只知道佛的境界高得不得了,谁晓得竟是这么高妙!咱们是喜欢的,别教都没有办法接受,到了圆教就更没有办法接受,所以要把别教拓开多讲。大家要好好注意听,不然到了圆教就跟小娃娃坐飞机,简直没办法了知,不知道咋回事,也没有办法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 无量的诸佛,十万的诸佛世界磨成微尘,一个微尘数是一个佛。是什么佛呢?都是功德林佛,都放光加持功德林菩萨。功德林菩萨蒙十万佛刹微尘数的诸佛加持,得到十万佛刹微尘数的三昧门。一个三昧门咱们来想一下也弄不清楚是干啥的,一下有了十万佛世界磨成微尘,一个微尘是一个三昧门。咱们得一个三昧门就好了,可是连半个都没有得到,尽是人家的事,这人家的事究竟是咋回事?没办法明白,简直不知道啥意思。不知道啥意思,你光羡慕人家好就行了,咱们这个心就播下种子了。好比印度娑罗树籽籽,种子只有菜籽籽那么大一点儿,种到地里百年以后可以长成两个人合抱那么粗,就是这个道理。那个娑罗树籽籽,先扎小根,然后长成小芽芽,百年以后长成大树,一年就要结三百斤种子。咱们现在就是那一个种子,里面有会生长的性能就是妙明真心。咱们不要轻慢自己,现在不懂是不懂,将来就懂了。一个籽籽含百年大树的功德,一年就产三百斤种子,每一个籽籽种下去将来都是这样的。我们的妙明真心就是一个娑罗树小种子,里面就含这种功德。你要相信这一点,我们听这个法,知道我们的妙明真心有这个功德,我们要好好学佛。人间就是百年,拿劫来说,世界微尘数的劫以后,他的这些神通我们都要得。咱们要相信咱们妙明真心就是那个菩提种子,现在修习这个法,我们的心底把这个菩提种子下到地里,将来会跟他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现在还在十行的初行、二行上,将来十回向、十地我们都要达到,到最后我们都要成就佛果。尊敬自己妙明真心的佛性,将来就有果报,一定要相信才能种下这个种子,你不相信就种不下去这个种子。假如再起疑惑、诽谤,那这个种子就毁灭了。就如把整个娑罗树种子扔到火里头,马上就完了;又如把这个种子扔到开水锅里,然后再下到地里就不会发芽了。一个是不敢生疑惑,再一个是不敢诽谤。一生疑惑就等于把种子扔到开水锅里,一生诽谤就等于把种子扔到火里,一会儿就完蛋了。我们仰慕,心中不轻慢,相信我们的妙明真心就是真佛种子,种下真佛因以后,它慢慢生根,慢慢长出苗芽,将来慢慢结果,就是这么好。我们慕果修因,你看到他这么好是他的果,我们慢慢长就跟他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现在讲佛因,佛因里面的因果重重无尽,是循环的。初信是因,二信就是果;二信是因,三信就是果;十信是因,十住就是果;十住是因,十行是果;十行是因,十回向是果;十回向是因,十地是果;十地是因,等觉是果;等觉是因,妙觉是果;妙觉是因,真正的佛是真果。我们现在赞的是佛因,佛因就是重重无尽的因果,拿佛来说这是因,拿咱们凡夫来看都是果。甚至于十行菩萨,初行是因,二行就是果,他的神通智慧是不一样的,是重重无尽的因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别教十信是凡夫,等于胎外的缘,好比一个人存人心、说人话、做人事,这么做一辈子,这就是因,死了以后投了人胎变人,就是这么个意思。别教十信菩萨在胎外,到了十住菩萨才入胎藏,到了圆教初信就入胎藏,这个不好讲。将来讲到密法把它合起来讲。作一个比喻,你造下罪业要变成猪狗,未变畜生以前造的业那就叫缘,一下投到畜生胎里头了那叫胎缘,这是一个比喻。你生前为人,存人心、说人话、做人事那是缘,咱们死了以后投人胎变人,生下来就是人不会是畜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来学佛发菩提心,咱们现在发菩提心就是结缘,缘成熟了以后入圣胎,不是圣人还要有个母胎,这是作个比喻。过去禅宗那些大居士“大悟之后,水边云下,保养圣胎”。那时候对这我也很疑惑,问了多少禅宗的大德,也不知道,疑惑了二十多年,学教才明白这个道理,要不学教到现在还不知道啥叫个“圣胎”,糊里糊涂的。我还问过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和尚,他在高旻寺禅堂里当班首,他也不知道。他为啥不知道?说“大悟之后,水边云下,保养圣胎”,那是通三藏的大禅师啊,对其他人来说,成了秘密语不知道说的是啥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后学教了才知道,“入圣胎”并不是有个圣母,包括释迦牟尼佛的母亲还是示现在人间,随情说法。说入圣胎并不是跟人一样真正有个胎,不是这么回事。最后讲到密法给大家把这个讲一下,从断见惑以后就叫入圣胎,圣位不堕落,圣位不变。你投胎入了人的母胎以后,长够十个月胎体成就了,降生就是个人,投胎以后绝对是人的胎,慢慢起变化以后就是个人。别教与圆教入圣胎的位次不一样,现在还没有办法讲,将来讲到密法的时候详细地讲,把四教合起来讲,就是画龙点睛。讲别教,甚至于讲圆教,都是显教。把圆教讲完了好比把一个龙画好了,然后讲密教就是画龙点睛,把眼睛一点就成活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要是有福,能圆满地把这个大小显都听完,以后你们再看经就像有个智慧眼睛一样,跟以前看经就不一样了。你们以后要学天台宗、学华严宗就好懂得很,没有人讲都能看懂。天台教得三年才能学懂,不学天台学华严得要四年,把天台学通再学华严一年就学通了。先学华严四年,然后把天台四教一看就会了,不用学了。把天台、华严都学通了,想把法相唯识学通还得五年,《俱舍论》《唯识论》《因明论》《瑜伽师地论》,没有五年通不了的。天台、华严属于根本智,光讲圆融妙理,好学得很。法相唯识是差别智,尽是枝叶,你记性不好就不行,全靠背,法相你背不过没办法学。法相唯识难学得很,是差别智,这差别智还很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你把法相唯识学通了以后,现在的哲学家没有一个能辩得过你。西洋人专门讲唯心论,他那个唯心论和佛教的唯心论不一样。唯物论把一切的宗教都打到唯心论里头去了,我们佛教是不是唯心论?承认不承认是唯心论呢?唯心论就像是小学的知识,可是小学的文化到大学也有用,不是小学的文化到大学就没有用处的,不是这么个道理。唯心论是承认的,等到了法相唯识时,一开头这么讲:“不知境为心,起种种分别。”境是山河大地森罗万象,万境是唯心所变的。你不知道境为心,起种种分别就是唯物论了。不知境为心,境就是物,是环境,万境一切的色相,包括地球,你不知道是唯心所造的。而以唯物论去辩,是辩不通的,还会起种种的分别,说的都是假话,这样不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反过来,“知心唯境已,分别亦不生。”你知道心是境,唯境才有心;知道再多是明白了,知道一个也是明白了。你知道“万法唯心造”,境能够起心。怎么境能够起心呢?眼睛见到色相,分别黄的、大的、小的;耳朵听到音声起分别了。假如六根外边没有六尘,心就没有作用。眼睛不见色尘,把你的眼睛封闭起来或者瞎了,山河大地万境存在着,你没有一点儿能力来分析它;聋子的耳朵听不见音声,跟音声不来往了。外边的六尘属于物,六根属于心。心因境起,因为外边有六尘的环境才有了心,假如外边没有六尘,心是不会生的,是这样的。两个脚换着走路,一个脚是走不成的,这是佛教圆融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境从哪里来的?唯心所造出来的。心造出环境来以后,六根又染六尘,外面没有六尘,心不会起来,六尘成了起心的元素。“知心唯境已”,你知道心为境了,不就是唯物吗?心是为境所起的,因境才起心,没有环境心没有作用了。先说万法唯心,然后说心为境有,因为有环境,心起分别了,没有环境,心也没有用处了。所以万法唯心所造,心造出万法,用一个大网把自己罩起来了,就跟蚕虫一样。蚕虫从嘴里面吐出丝来,做个茧壳壳,把自己的身子封锁在里面。众生就是这么贪着,万境随心所起,然后心又执着万境。执着万境干啥呢?造罪了,跟蚕虫一样把自己封锁起来,自己不得自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先要觉悟,学佛的法觉悟了,叫你先知道万法皆空。万法皆空,属于外面,然后无我。无我,要先把里面的心空了,皆空无障碍。菩萨都是学这些道理的,把这些内容学通,神变起来了,我们稀奇得不得了,我们一点儿神通变化都没有。咱们为什么没有神通变化呢?就是因为心里造业了,造的业感得外面的环境把自己捆绑起来,一点儿也不自由,一点儿神通也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功德林菩萨现了这么多的神通,就是知道外面的万境是空的,他不执着它。内里把我见断了,里面没有障碍了,内外都没有障碍了,神通就发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小菩萨,离成佛还远得很,我们现在慢慢地学,将来会发现大神通的。功德林菩萨得的这个三昧是万佛微尘数的三昧门,这还是一般的小菩萨得的神通智慧,还不是大菩萨得的神通智慧。咱们说一个三昧门就不得了,他得了十万佛国微尘数那么多的三昧门,得了这些大神通咱们怎么讲呢?因为之间隔着万重山,咱们也不知道,只能慕果修因,咱们羡慕他得了这么大的神通,而快乐自在,我们将来跟他一样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跟他一样就要修,怎么个修法呢?先持清净戒,持清净戒干啥呢?你犯了戒就造罪,生死缠绵。你持一条戒就解脱一点儿,由持戒慢慢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里面不执着相,外面知道万法皆空。你要光是万法皆空,不修万善,一点儿神通都没有。神通是由万善成就的,修万善不执着了,不执着而又为因,他不执着万法是实有的,修万善得的三昧门、解脱门,这是他的果报。你认为无我相,修下功德就没有因果了?我知道万法皆空,我舍一万块钱修宝塔,拿米面供养三宝,这大米是空的,我相也是空的,那因果就没有了吗?你不执着了而因果、福德是充满虚空法界,无量无边的大神通智慧,你一执着就小了。所以佛的法是这么不可思议,这个无量无边的大智慧就由“内无我,外无法”,而普修万善,普利一切众生,这个果报就是无障碍的果报。是无漏的不会灭亡的,你一执着成有漏的了,一执着有限量了。你一执着就是升天了,当天王福报也有完的一天。

        无我是佛最初的道理,在佛的圣法上属于初小、幼儿园的法,而咱们以前一听无我就深妙得不得了了。因为凡夫都执着我,一说无我就跟凡夫的法不一样了。一定要先断了我,最小的圣人才是初果罗汉,即使是最小的罗汉也已经入了圣位,也可以说是入了圣胎不会堕落的。要想得这些圣妙境界成佛菩萨,一定要把我见断了。我见迟早要断,你断得早,就早得解脱;你断得晚,就晚得解脱;你永远保持着我见,抓住不放,就永远当凡夫,永远不能入圣人境界。圣与凡就是这样,中间连一个毫毛都不隔,就是这一个“我”放不下。经过百千万亿劫,“我”都放不下。

        我现在在这里讲,但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还是把我气得放不下。我现在把这个我,还是没有办法解脱。就这还是比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强多了,要不然早都把人气死了。因为学佛,虽然当时生气得不得了,赶快强坐到那里不想了,看经、静坐一会儿,找一找烦恼从哪里来的,这就跟没有学佛的时候不一样了。要是不学佛的话真是把人能气死,学佛了多少还是沾点光。就拿我说,我叫个“净天”,我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“我”破了呢?“我”能破得了,就能证个初果罗汉了。唉呀!不知道我啥时候能证个小罗汉位子,难得很呢。这个道理我知道,也会讲,事实上不行的,通不过去。你看我修佛光寺,谁要是破坏佛光寺我就放不下,我说:“我走远或者死了,我就不管了,我眼睛看见就不行。”哈哈,空不下去啊。眼看着破坏,心里一点儿反应没有是不行的,所以凡夫与圣人是不同的。

第二节 十行菩萨修十波罗蜜门

        行位菩萨有十行,行就是要行动,十行就是修十波罗蜜。十住没有说修波罗蜜而十行就要行菩萨道,行菩萨道行什么呢?主要是修十波罗蜜。

        (一)欢喜行大施度

        欢喜行主要是大喜舍,舍些什么东西?外舍国城男女、金银七宝,还舍啥呢?父母妻子的恩爱呀,要能舍才是大舍,这叫外舍。内舍是把自己的身命舍了都生大欢喜。菩萨不要说舍一个身命救百千万亿众生,即使舍一个身命救一个众生,都是生大欢喜的。外舍国城男女,男女就是自己的眷属,国城是把王位舍了,父母妻子的恩爱难舍得很都能舍了,舍身命这是大舍,是不是究竟舍?不是究竟舍。虽然是舍身命还生大欢喜,但是我见存在没有?还有我见没有?如果还有我见存在就是凡夫。要无我地舍身命、舍国城男女、舍父母妻子,无我这就叫大舍。简单地说三个大舍,外舍国城男女金轮王位,把父母妻子的恩爱舍了,把自己的命舍了,而能把我见舍了算大舍。能把这都舍了布施度就圆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十行菩萨道,初行要圆满,登地以后就圆满了,还有十回向。行菩萨道已经开悟了,欢喜行的时候主要是修布施度,修布施度力量大。十度,度什么?先度自性众生,能大舍,把自性众生贪国城男女的我见舍掉,我最爱的父母、妻子能够舍了,这就是大布施。能够把我见舍了,成了大喜大舍,欢喜行菩萨主要的布施度就成就了。到了初地菩萨,可以说是真正圆满。

        (二)饶益行净戒度

        布施度咱们讲了,把我见舍掉了就是“自性众生誓愿度”,然后才能够普度无边众生,这是自他二利。持戒呢?净戒成就也是自他二利,自己心中清净了是因,将来成佛感佛的清净法身、圆满报身、无量的化身,得佛三身的果报,这是自利成就了。能持清净戒就断了一切恶,凡是犯戒就不清净,凡是犯戒就是恼害众生,能够把戒持清净了,恶法就断了。戒清净了不恼害一切众生,而利益一切众生,所以自他二利。

        (三)无瞋行忍辱度

        把瞋恨心灭了,忍辱度成就了,成就忍辱就能利益一切众生。瞋恨心是恼害众生的,能够不瞋恨,而能忍辱,就不恼害一切众生,而利益一切众生。忍辱度成就了,自性的恶心烦恼变成忍辱大菩萨,那就是“自性众生誓愿度”,然后由忍辱来度无边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四)无尽行精进度

        无尽的恶法都断尽了,能修无尽的一切善法就是究竟成就。断一切恶法要精进,不精进恶法断不了。修一切善法利益众生也要精进,你不努力善法也不能成就。这也是自他二利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庄严自己的福德智慧,一切恶法断了,一切善法成就了,自己的功德也成就了。“自性众生誓愿度”这是自利,然后能够精进断一切恶,精进修一切善法。善法无非是利益一切众生,断恶法也是不恼害众生,那么就是利他成就,每一度都是二利。

        (五)离痴行三昧度

        离开愚痴就是正定成就,正定成就是禅定成就,一说到禅定糟糕得很,印度的梵文叫“禅那”,翻到中国叫“正定”,印度话“禅那”也好,中国话“正定”也好,“禅”是印度话,“定”是中国话,这下糟糕了,给禅宗带了花帽,禅定,禅定,参禅了才有定?念佛念到七日一心不乱了不是定?人家观修密法都没有定,参禅才有定?所以说这个糟糕得很。三昧有定也有慧,禅里头不光是正定,禅里头有正定有大智慧,翻译到中国来没有办法翻,翻个“正定”,里面光是有“定”没有“慧”了,以后的祖师把这个“禅那”翻译为“止观”,就有定有智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离痴行,离开一切愚痴得到三昧正定,这个三昧正定假如能够入定三天、五天、十天、半月,在这个正定中好妄想都没有,还会有坏妄想吗?所以在三昧正定中的时候戒就清净了。持戒主要在心,坐在那里不动,身就不犯戒了,坐在那儿入定的时候,口一句话都不说,坐在那里入定,念佛念到七日七夜,一心不乱,心就是佛。你心里联想佛,心中念佛,一点儿妄念都没有了,心中就是佛。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光明,心是无量的光明,身口都是无量的光明,那就离开愚痴了。念佛三昧成就了自利的功德。一切众生一见到你能坐个十天半个月,自然就恭敬你,自然就香花供养你、皈依你、尊敬你,你说什么他都听你的。你光坐着十天半个月不动,你这阵儿说啥他听啥,所以一定要“自性众生誓愿度”,将来才能度无边众生。主要是以定慧度自己的散乱心,才能度无边的众生,自他二利就都成就了。

    (六)善现行妙慧度

第五个主要是说定,第六个主要讲开根本智,妙慧成就。有了妙慧自利就成就了,以妙慧普利一切众生。

    (七)无著行善巧度

        世间法、出世间法乃至身心世界一切无执着,而善巧方便普利一切众生。光说无执着,了生死是不行的。要建立道场,弘法利生,要有善巧方便,自己无执着的智慧是自利,而能善巧方便普度众生,就是利他了。

        (八)尊重行大愿度

        最初发菩提心就是发大愿,十住菩萨已经扎下菩提根了,不动摇了。到了十行的菩萨已经有了大力量,正式行菩萨道,可以说大愿就有成就了。

        (九)善法行大力度

        成就大力了。

        (十)真实行大智度

        大智成就了智与慧,前边第六个妙慧度光说慧,第十个说的是“智”,把智慧分开了。有了大智,自己由愚痴众生完全变成大智慧菩萨,这是自度成就了;然后有了大智慧建立道场,作大佛事,转大法轮,普度一切众生,有了大智慧,利他成就了。十行才正式地行菩萨道,真真实实地修十度,并不是说到了十行才修,十住不修吗?因为十住没有多大的力量。十信也修呢,但是没有力量,到了十行有力了,行菩萨道就表现出来了,所以给他排次序,排为正式开始修十度。 

        十度中布施是最容易修的,最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时候,烦恼最重,贪心最大,行菩萨道难舍一草一木。在山上割一把草布施一下不值钱么,舍一捆柴火这个也不值钱么,这样慢慢锻炼。女人贪心不愿意舍,你舍一根针一根线该容易吧?一针一线不值钱么,由这样慢慢布施,这是自由的,你舍不了多的,那你多少舍一点儿。佛的法跟凡夫众生的法完全不一样,咱们现在学佛的法,先把佛法的道理知道,知道了慢慢地锻炼。就是知道了要断“我见”,一下子还舍不了,如果不知道更是不得了。咱们慢慢地学,我刚才批评自己,到现在“我见”烦恼还大得不得了,但是比没有学法以前强万倍。不学佛的时候跟人家拼命,拼不过人家把自己气得跳河,或者服毒,再不就气死了。我见放不下,人家势力大你克不动人家,把自己都克死了,想死了算了,不活了,其实都是自己的烦恼催的。慢慢学慢慢学,到底比不学强,我们将来把我见舍了就是究竟舍。

        欢喜行的菩萨能够把我见舍了得十大陀罗尼:清净陀罗尼、妙义陀罗尼、妙法陀罗尼、妙语陀罗尼、无碍陀罗尼、灌顶陀罗尼、正觉陀罗尼、辩才陀罗尼、言辞陀罗尼、妙音陀罗尼。光知道个陀罗尼就好得不得了。所以到了菩萨位,拿佛来说都是因,拿我们来看,他们都是果。他有神通妙用,拿咱们说就是圣妙的果报。

第三节 十行菩萨之功德
一、欢喜行菩萨的十种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十行位的初行,就是“欢喜行”。十信的菩萨主要是发菩提心,把大菩提心坚固起来,然后起信心。起信心以后到十住就扎下菩提心的根了,十行就长出苗芽了,苗芽长出后尽管往高长。本来十信位子发菩提心就要行菩萨道,等到十住,别教初住都断我相了,跟初果相齐,可以说入圣胎了,保险不会堕为凡夫,保险一步步前进是要成佛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初住以前,十信的菩萨整个是凡夫,把我见伏住了,但是我见没有断,遇到恶境还会造罪,造下罪还会下地狱,到了初住就不会了,到了初住我见断了,他绝对不会杀人的,三恶道的因绝对不会起来。十信还不行,十信是伏我见,我见说是伏住了,但是不保险。伏住了是把老虎拿铁笼子关起来了,老虎在铁笼子里是活的,它要挣破铁笼子,跑了出来还会咬死人的,等到初住把我相断了也可以说是把老虎的四个爪子剁了,老虎还没有死呢。七住菩萨断我见了跟四果相齐,这时把老虎的头割了,再剥他的皮也不害怕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你不是空的吗?心都是空的吗?烦恼这东西厉害呀,你造下罪,无间大地狱就真实现前了,刀山、油锅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咱们由烦恼感得人的业,感得人的果报,还有这个国土世界是真的,你不能说是空的,你要证了四果罗汉就空了,证三果都空不了,你看这个厉害不厉害。

        十行(hèng)是真实行菩萨道,十住是位不退,十行就是行不退,修行就绝对不退了。为啥不叫十行(xíng)呢?行是站到那里,要不然向后转,退回来了,这是不行的;十行(hèng)是连转都不转,只进不退的,只进不退叫行(hèng),所以十行是真实行菩萨道。拿三十七道品里那个四正勤来说,未断的恶速断,已经断的恶一定不叫它再发生起来,未修的善根赶快要修,已经修过的善根保持永远不叫他消殁了。十行菩萨就做到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五根五力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扎下根就到十住位了,长起苗芽尽管往大长就到了十行位。它就有了力量,有了力就能行菩萨道了,光有根没有力就行不成。就好像咱们这儿的梨树,初栽的时候腰都伸不展,在树底下插个棍子把它支起来,慢慢长大了就不需要棍子撑了,现在长起来有了力量就不倒了。再过十年以后,树上上个人它也不倒,它有力量了。等到十行五根发动,有力了,就能行菩萨道,是天然的,不是说谁有智慧就能行菩萨道,没有智慧就不能行菩萨道。修行的次第就跟咱们小孩的成长一样,才生下的小孩子再聪明、再厉害也不会讲话、不会走路。拿“根”来说,外面行菩萨道的六根,里面的五脏,才生的娃娃都有啊,可是他不会走路,不会讲话。因为刚生的娃娃没有力量,他以后绝对会走路,会讲话的。就像十住有根了,也就有力了,自然就能行菩萨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欢喜行菩萨行菩萨道,舍头目脑髓生大欢喜,并不是说人家供养你,你得了快乐就欢喜。十行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,把国城男女舍了,而生大欢喜;做金轮王把王位舍了,他也生大欢喜,甚至于舍身命救护了百千万亿的众生而生大欢喜,欢喜行菩萨登了地,就成了欢喜地。他能行菩萨道就是因为神通的关系,神通与智慧合起来行菩萨道,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能克服,甚至于舍身命,这是最大的困难,他反而生大欢喜,并不是光得了利益生大欢喜。菩萨行菩萨道作佛事、转法轮、度众生,生大欢喜,所以这个位叫欢喜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欢喜行得十种陀罗尼,欢喜行是徒弟,是学生,不是功德林菩萨。功德林菩萨是老师,神通智慧比欢喜行菩萨大得多,欢喜行是功德林菩萨最小的一个学生,最小的一个徒弟,因恭敬得了十种大陀罗尼。陀罗尼是印度梵文,翻译到中国叫大总持,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一切法都在陀罗尼里含着,无量的道理都在里面含着,你要讲没有办法讲。欢喜行菩萨修得十种陀罗尼。

        (一)清净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身清净、口清净、意清净,三业清净的大总持,总一切法持无量义。总断一切万恶,总修一切万善,心里开了大智慧,具足佛法一切善妙功德。欢喜行菩萨就证到了这种大智慧。

        (二)妙义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不光是佛的法是妙义,菩萨法也是妙义,声闻缘觉法也是妙义,十法界的因果都有妙义。咱们不懂,就是迷着呢,没有智慧。欢喜行菩萨对十法界的因果、依正二报里面的妙义没有不懂的,妙义也是陀罗尼大总持,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

        (三)妙法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妙法是一切法没有不通的,更没有不会讲的。

        (四)妙语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语言陀罗尼,万类众生的语言都通晓,能用万类众生的语言给万类众生说法,就是妙语陀罗尼。

        (五)无碍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一切障碍都没有了,就是无碍陀罗尼。

        (六)灌顶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十方诸佛加被灌顶,授记成佛。

        (七)正觉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佛才是正觉,第十住的前边是法王子住,法王子住是第九住,他的师父就是法王,他是法王的法子,法王子住。灌顶住是第十住,就授记成佛。十行的功德比十住的功德大,正觉、自觉、觉他,大圆满觉了。成了佛才是正觉,他就是正觉,因为他是佛的弟子、佛的儿子,佛有正觉,他也有正觉。

        (八)辩才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智慧辩才,无碍的智慧辩才陀罗尼大总持,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,他来讲经说法的时候没有讲不通的,没有哪一句经文讲解不通的,你问他没有哪一句他答不出来的。

        (九)言辞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言辞就是万类音声、万类语言、文字语言没有不通的。

        (十)妙音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佛有六十种梵音,六十种梵音菩萨多少也沾点边,就是音声陀罗尼,万类的语言皆通,说万类的语言音声巧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名字里面都含无量的意思,没有办法把他讲完的,真正的大菩萨就是清净陀罗尼,给你讲十天半月才行,一个妙语陀罗尼给你讲十天半个月也行,真正的大菩萨证到这种大智慧是他自己的境界,是说不完的。我们现在是凡夫没有智慧,所以光知道这不可思议就行了。过去那些大法师讲经说法的时候辩才无碍,主要是自己有修行,有自证的功德。

        智者大师把《妙法莲华经》的“妙”字讲了九十天还没有讲完,你看这是智慧辩才吧。这个妙字怎么讲了九十天还没有讲完呢?《妙法莲华经》,什么是妙法?佛的菩提涅槃是妙法,众生一点儿都领会不了,佛方便善巧给你作个比喻,说妙法像莲华一样,莲华生在臭泥里,粪尿都往莲华池里倒,而粪尿池里生长出来的莲华是又香又好看,你把它按到尿池脏水里,把它拿出来抖一抖,一点儿脏水都不沾,它就体现这么个意思。一切菩萨都从生死烦恼臭泥里出来,由发菩提心而生成莲华,莲华是因,莲子表示成佛,就是果。把妙法作个比喻,犹如莲华一样,一切诸佛菩萨都是从五欲烦恼生死臭泥中出来的,三世诸佛都是这样从生死中出来而不染,所以一个妙字讲了九十天还讲不完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知道佛的功德大得不得了,我12岁出家今年72岁,学了六十多年,以我知道的把佛的功德赞叹一百天,名曰百日佛学讲授,都是从大乘经里录写出来,照本宣科。要不从大乘经里录出来,我的智慧没有这么大,不说赞叹一百天,就连一天也赞叹不了。一切大乘经典里是佛赞佛、菩萨赞佛,我把它集中出来给大家讲一讲,把佛的功德讲一百天。我的智慧只有这么一点儿,再有大智慧的人把佛的功德讲一千天,讲一万天也讲不完。实际上这些功德都没办法讲,假如你有所证,以你证的功德讲也没有完的时候,一个菩萨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讲不完的。

二、饶益行菩萨的十种库藏

        饶益行菩萨的境界成就了,身、口、意自然清净,自利也就成就了。恶法断尽了,不再恼害众生了,纯粹是利益众生。饶益行的菩萨得十种库藏。什么藏呢?信藏、戒藏、惭愧藏、闻藏、施藏、会念藏、持藏、辩才藏。这些道理咱们听了很不稀奇,事实上让我们修起来难得不得了。

        (一)信藏:三轮体空,万法无碍

        你信佛是有一点儿信,不能说你没有一点儿信,但信藏你是没有成就的。咋样子信藏才成就呢?三轮体空,万法无碍,无我相,无人相,无法相,而修一切善法,断一切恶法无障碍,这才叫信藏。主要是相信我空、人空、万法皆空,要相信这个。咱们也知道一点儿,但是三轮体空一点儿没有办到,真正三轮体空了万法无障碍的。不是光万善无障碍,万恶也无障碍,人家在万恶法上无有障碍而修一切万善也无障碍。三轮体空就是我空、人空、法空。

        能不能把三宝也空了?看能办到不。三界以内把凡夫的恶因恶果断掉,成就三界以外的善法,真正把三界的因果断完了,三界了了以后,咱们爱三宝、爱国、爱经典、爱神咒、爱神通,这个爱又成了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的因,界外那个广大神通成了界外生死的果。把爱三宝的爱、爱发菩提心的爱、爱神通智慧的爱、爱度众生的爱断了以后才把“我见”扫空了。“我见”扫空了,心归法界,无有障碍,这就到了佛的境界。把爱三宝的爱、爱神咒的爱、爱大神通智慧的爱、爱度众生的爱都去掉,并不是把爱去掉了,就不度众生了,不是的。因为有爱就是障碍,把一切爱都去掉了,恶法一点儿不染,善法完全成就了,心从法界,心从虚空才能证得清净法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现在还离不了爱,离了爱糟糕了,离了爱佛法不入了。我们现在要爱,我们不爱佛的法是不行的。现在能知道一点儿说:爱佛的法将来出了三界以外还是个大障碍,能知道一点儿三轮体空,甚至于佛法界都能空,假如真正有这种智慧就能说空,要没有这种智慧现在还不敢空,你空了以后没有这个诚心,三界就不能出去了。三轮体空以至于十法界都要空,菩萨是得了这种信藏的。

        (二)戒藏:三聚普摄,如来三藏

        咱们听这个戒有多么秘密有多么深妙,你看人家的这个戒“三聚普摄如来三藏”。三聚戒:第一律仪戒,愿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;第二摄善法戒,愿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;第三饶益有情戒,愿度法界一切众生,无一众生不度。三聚戒普摄如来三藏,也可以说是如来说法49年,三聚戒普摄经、律、论三藏。愿断一切恶,三藏经典都是叫众生断一切恶,愿修一切善,经、律、论三藏都是让修一切万善,愿度一切众生,经、律、论三藏没有哪一句不是度众生的话,这不是如来经、律、论三藏都摄了么?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里还有个如来三藏,这就是:

        就是法身无相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咱们现在讲的别教,别教是立事的,把一事一相都立起来,在这个相上显法。比如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每一个都标出名相来,每一个名相都具足一切万法。“妙有如来藏”,你不能说光是空的,啥都没有了。要见“真空如来藏”,众生是一点儿门都没有,所以一定是在“妙有如来藏”里给众生示现出来,以妙相而现妙法的功德,因为众生执着有相。善财童子亲近普贤菩萨,还没有见到普贤菩萨,土泥世界就变成华藏世界了,一尘中普现十方无尽的圣境,华藏世界每一个微尘都是这样的。微尘不是相吗?它现出法界来还是个相,里头妙有无穷。不用嘴巴说,要说起来那是百千万劫也说不完的,善财童子一看,眼睛一见就证总持陀罗尼门,然后见到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也不是拿嘴巴说法的,他见到普贤菩萨的清净法身,一个毛孔含法界无量的诸佛,同时说法。如果三个佛同时说法咱们听不来的,到底听哪个佛说呢?人家听的都是不一样的法,咋回事呢?微尘数的佛各说一个法门,善财童子的耳朵都能接受过来,得无量的总持陀罗尼门,普贤菩萨不用嘴巴说,这都是名相、都是色相而显出妙义来,这就叫“妙有如来藏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“妙有”跟咱们凡夫的“有”不一样,凡夫众生的“有”是会死的有,无常的有,毁灭的有,如来藏的妙有呢?镜中相,水中月。镜子里有一切万相有而不有,镜子里面明明万相都有,你能说里面没有?把镜子打破找不着了,成空的了。你不能说是空的,不能说里边的万相境界都是没有的,里头现的有就是妙有,是无障碍的有。众生的有隔着墙就成了障碍,犯了法进了监狱,门一锁出不来了。地狱饿鬼上刀山、下油锅的时候,苦得没有办法拯救。“妙有如来藏”就是水里面的月亮,镜子里面的万相,是无障碍的妙有。

        空有同时就叫中道,离开空也没有个中,离开有也没有个中。空有同时,你的智慧知道既是空的而有相貌,又是空的,又有相貌,是不空不有、非空非有、即空即有。即空即有就是又是空又是有。即空即有、非空非有、空有同时,就叫中道。如来三藏最后一个藏就是“中道如来藏”。你要懂得人家这个清净戒里头含的如来三藏,咱们持戒里头没有这些妙义的。一法就是一切法:一个性里头三轮体空,万法无碍就包含一切万法。那这一个戒呢?三聚普摄如来三藏,把一切法全部包含了。

        (三)惭藏:我及众生,因愚痴故,无罪不造

        怎么叫个惭藏呢?菩萨已经根本解脱了,还有什么惭愧的呢?菩萨忆念自己现在虽然成了菩萨,而过去无量劫来自己跟众生一样,因愚痴故,无罪不造,过去无量劫当凡夫的我是这样子,无量的众生也是这样子,就应该生惭愧。过去没有学佛,愚痴,我和众生一样什么坏事都做,现在自己得大解脱了,惭愧得很。无量劫的父母、六亲、法界众生,现在还在苦海里迷惑着,跟我过去一样,我自己和一切众生同体,所以要生惭愧啊。怎样惭愧呢?代替众生求大忏悔,代替众生发菩提心,代替众生行菩萨道,一切的功德都回向给大地众生,惭藏是这样子。

        (四)愧藏:因贪爱故,感果三途,备受万苦,现今觉悟,志求菩提

        自己从无量劫“因贪爱故,感果三途”,感的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果。“备受万苦”,上刀山,下油锅,受无量罪苦。“现今觉悟,志求菩提”,今天才觉悟,我的志向要求无上菩提,而我无量劫的父母、六亲眷属,法界万类众生,还在继续苦恼,所以我要生大惭愧。是啊,今日我觉悟了,志求无上菩提,那我无量劫的父母、六亲眷属,法界万类众生,他们还不觉悟咋办呢?我当然要转法轮了,要给他们说法叫他们都觉悟。所以,同体的大悲起来以后,自己虽然解脱了,而观察一切众生与我同体,无量劫的父母、六亲眷属、法界众生现在还在迷惑着,还正在造罪,甚至于还在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道受苦,我应该生大惭愧,替他们求忏悔。

        (五)闻藏:世谛、胜义谛、有为无为、有漏无漏

        闻什么呢?世谛,三界以内的万法叫世谛,就是三界以内万法因缘果报的道理,这个“谛”就是道理。“胜义谛”是三界以外诸佛菩萨的法。要闻啊,你要先闻到三界以内一切万法的道理,先要闻,知道了好给众生说,叫众生得解脱。这个“世谛”就是世法,你如果不懂,要给众生说解脱法门,是没有办法说的。胜义法说,解脱世间的因果恶法,然后归“胜义谛”。你知道了佛法的妙义和解脱法的道理,然后“有为无为、有漏无漏”。“有为”,三界以内六道生死法就是有为;“无为法”,三界以外的胜义谛,三界以外的“四圣法”都是无为。“有漏”,三界以内的都是有漏法;“无漏”,三界以外破了我相,修一切善法就叫无漏法。把这些道理弄通了才能给众生说,你自己都不明白,自己都糊涂着,给众生就说不通。

        (六)施藏:十种施舍名真大施

        大布施藏又给点出十种施藏,哪十种施藏呢?由小而大:

        叫花子来了,把你的旧衣服给一点儿,或者叫花子来了,冬天冷得很,把你的新棉衣舍一件,这个都能办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舍他吃一顿饭叫饮食舍,给他一百斤大米也是饮食舍,一个老人,你看他老了可怜,养活他一辈子这都是施舍,以食开始慢慢地进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比衣食要值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箱箱柜柜所有一切的用具就多了,凡是所有的都要施舍。

        你做了大官把整个城都舍给别人,做了大王把这个国家都舍了,这叫外舍。

        内舍眷属,我出家了,把最难割断的父母恩爱舍了,把妻子的爱情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能舍身命就成了大舍,虽是大舍不算精进。

        无我相、无人相、万法皆空、无有法相,这才是大施大舍。“施藏”是库藏,最主要的是三轮体空的大舍,三轮体空的大舍都是由前面慢慢锻炼而来的,三轮体空也要舍森林土地,也要舍国城男女。三轮体空才正是菩萨行,菩萨道舍身命的啦,由这样子才成就了施藏。

        (七)慧藏

        大智慧的藏多得很。

        (八)念藏

        普念三世佛法、三昧等。普念过去一切诸佛的法,现在一切诸佛的法,未来一切诸佛的法,三昧等等多得不得了。三昧、陀罗尼、波罗蜜、三世诸佛,无量无边,念念不忘,才叫念。念藏这个念是个铁链子,一个连一个。这个“念”纯粹是念三世诸佛的法、三昧、神通、智慧的妙用乃至大陀罗尼,一切无量的法门,到了这个念藏就没有五逆烦恼的念,纯粹是清净佛念。

        (九)持藏

        持佛法藏永不忘失。念以后就得到大总持了,能总持什么呢?能总持佛法藏,一切诸佛的法能总持。总持以后永远不忘,咱们记住了,过后忘了就不行。到了饶益住的菩萨就有这么大的智慧,他学了佛的法,尽未来际都不会忘,不会忘记是自利成就,然后利益众生,辩才无碍给众生说法。

        (十)辩才藏

        得法陀罗尼,百万陀罗尼而为眷属,入普照法门,能令尘刹众生得无尽藏。大辩才的库藏得了法陀罗尼,一切诸佛的善妙法他都得到了。法陀罗尼就是陀罗尼王,百千万亿陀罗尼为眷属,然后起大作用,“入普照法门”。大光明藏普照法界,能令尘刹的众生得无尽藏。嗨!菩萨的功德没有办法赞叹的,是讲不完的功德。他自己得了无量的陀罗尼门,入普照法门自利成就了,然后能令世界微尘数的众生得无尽藏,这是利他的功德。菩萨是念念利益众生,好比拉货的火车头带四五十节车厢,火车头拉的都是几百万吨东西。菩萨能够令世界微尘数的众生得到无尽藏,不但他得到无尽藏,还令无量的众生得到无尽藏,你看这是多大的功德。

三、无瞋行菩萨得善妙法

        第三个是无瞋行,无瞋行就是成就忍辱。这个菩萨亲近十种善知识,十种善知识令得善妙法。

        (一)令我住菩提心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善知识给我说法,能够令我住在菩提心里头,菩提心不退,这是一种善知识。

        (二)令我修诸善根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令我修诸善根,里面内容多得很,不是一句话两句话,这都是我的善知识。

        (三)令我住十波罗蜜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能令我住十波罗蜜的善知识,也不是“施戒忍进禅,慧方愿力智”那么简单。

        (四)令我解脱诸法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大善知识能够令我跟他学个十年、二十年,精通三藏,三藏经律论的法门都能讲,这个善知识对我的恩就大了。

        (五)令我教化众生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度众生咋度呢?这个善知识要教我,教化我度无量的众生。

        (六)令我具足辩才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能跟他学到无量的辩才。

        (七)令我不着生死善知识

        (八)令我常行菩萨道善知识

        (九)令我住普贤万行善知识

        (十)令我深入佛智善知识

        无瞋行能够成就忍辱,要亲近这十种大善知识,各得无量的法门,住菩提心,修诸善根,住波罗蜜,解无量诸法,教化无量众生,具足辩才智慧,不著生死,常行菩萨道,修普贤万行,能深入佛智。这些大善知识令我成就这些妙法功德,所以去一个好道场有善知识说法,要吃苦忍耐,要放下身心。你不放下身心,业障来了,你就跑了。

四、无尽行菩萨入十种世界

        第四行的菩萨叫无尽行,无尽行菩萨入十种世界。行菩萨道要接近众生,远离众生就不能行菩萨道了,所以要入十种世界。

        (一)入不净世界

        不净的世界就是五浊恶世,我们娑婆世界就是五浊恶世,不清净的世界,在这不清净的世界里度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二)入清净世界

        极乐世界就是清净世界。

        (三)入广大世界

        极乐世界就是广大世界,还有诸佛的福德大愿,无量百千万亿个大千世界合为一个佛的清净世界,这是广大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 入了不净世界、清净世界、广大世界干啥呢?无非是上供诸佛,闻妙法音,学大神通智慧,方便善巧调伏一切众生。入世界菩萨没有成佛,一定要恭敬、供养诸佛,然后下化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四)入中小世界

        中世界就不大不小了,小世界就是咱们一个日月绕一个地球就是小世界,这就是最小的世界。

        (五)入微尘世界

        微尘世界就更小了,这微尘世界怎么入呢?就是“一尘中有尘数佛,各处菩萨众会中”,这是菩萨的神通智慧。

        (六)入微细世界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更微细了,还是神通妙用。

        (七)入覆世界

        覆世界就是盖覆向下的世界。

        (八)入仰世界

        法界中的世界不一样,有覆世界,还有仰世界,咱们人间就是仰世界,向上看呢。

        (九)入有佛世界

        (十)入无佛世界

        入这些世界干什么呢?“善知方便度众生,巧把尘劳作佛事”,无非是上供诸佛闻妙法音,求佛的神通智慧普利一切法界众生,方便善巧普度一切众生,上求下化。

五、离痴行菩萨证十种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第五行以禅定、三昧为主,“离痴行”离开一切愚痴,住三昧正定里,烦恼就不起来了。光有定没有慧也不行,“三昧”里头具足定、慧,有定有慧。这第五行的菩萨证到十种陀罗尼,就是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这个名字一说就行了,没有办法讲,比如说“宇宙”两个字就是大总持,总持一切空间,一切世间。我们佛教说“法界”两个字,尽虚空遍法界是面积,而十法界依正二报,因果重重。法界两个字在佛教来说就是大总持,说不完的道理。

        (一)闻持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耳朵听见佛说法以后,能够永远持住不忘,这一种菩萨不是见一个佛,可以同时见世界微尘数的佛。它可以化世界微尘数的身子,一个身子供养亲近一个佛,世界微尘数的佛同时说妙法,说的都是不一样的法,他同时听见以后尽未来劫,能够持住不忘,所以叫闻持陀罗尼。

        (二)正法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凡是佛的法都是正法,菩萨不会学邪法,正法是无量无边的。

        (三)无生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无生,烦恼不生,生死也就不生了。因为有烦恼就要受生死,烦恼从哪里不生呢?从心不生了,心不生烦恼,生死的苦果也断了。这个无生听起来名字很简单,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不生了,而要生无量的智慧。烦恼是三界以内的生死,无量的智慧是三界以外的大神通、大陀罗尼。无生陀罗尼,无生里面有无量的功德妙理。

        (四)法明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初地菩萨明百法,百法明门。百种法把人间的法和三界以外的法简单地说完了。百法有个四句偈子你要是背过了,你就知道什么叫一百法了,“色法十一心法八,五十一个心所法,二十四个不相应,六个无为成百法。”你把这四句背过了,一百个名数就一个也不少,所以叫法明陀罗尼。既然初地菩萨明百法,二地菩萨就明千法了,三地菩萨就明万法了,四地菩萨就明十万法了,无量的法门。

        (五)三昧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三昧就是正定,咱们凡夫一个三昧也修不成,好比念佛三昧,念到一日至七日,一心不乱了,就是念佛三昧;你持咒能持到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也是三昧;禅定,参禅能够坐上三天、五天、十天、半个月,不吃不喝,不饥不渴,没有瞌睡,没有妄想,那也是三昧。《观佛三昧海经》里三昧多得跟大海一样。三昧海中,咱们一滴三昧都学不会,学了也修不成。三昧陀罗尼就不是一种三昧了,是无量无边的三昧,都能够总持,都能够修学。

        (六)音声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万类的音声都通了,同时化无量的身体,万类一起现身,万类一起说法,说与众生同类的法。天上二十八重天的语言文字都不同,随着天上的音声给他说法他就懂了。龙、天龙、夜叉、乾达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,无量的众生都有不同的音声,音声陀罗尼都懂了,随类现身,随他的音声给他说法。

        (七)三世智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过去智、现在智、未来智,能了知三世一切果报因缘,三世万法,一切都明白了,就是智陀罗尼。

        (八)辩才智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随机说法众生都能了解,这就是大智慧。美国的宣化上人圆寂了实在可惜,他本来的法名叫渡轮法师,渡轮两个字其实蛮好听的,他不用渡轮他用宣化。宣化也是善意,宣扬佛的法,教化一切众生,叫宣化,也是有道理的。这个老人家就是辩才无碍,《楞严经》最不好懂了,他用他的智慧给大家讲《楞严经》是人人都能懂,再愚笨的人多少也懂一点儿,有大智慧的人也可以接受深妙的道理,这个菩萨是不可思议的。《妙法莲华经》也是深妙的,他一讲人就懂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他就讲得好懂得很,这个老人家就是“智慧辩才无碍”。

        (九)无碍智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无障碍的智慧。你文章不通,意思不明白,那就成了障碍。如果文也通,意也通,法也通,也能知道众生的根基,他不懂深妙的理就作浅显的比喻,这样一说就懂了。比如讲“无我”这就不好懂,一般认为“无我”是断灭了就无我。你给他打个比喻,出家无家,而天下大丛林都是我的家,说是我的家,原因就是能住能吃不要钱;可也都不是我的家,走的时候无挂无碍。所以佛的这个管理太好了,寺院的管理就是大同世界。佛教几千年,佛在世时以身作则的教化,以至现在寺院的丛林制度就是大同世界,这是佛的大威德、大智慧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平等的因果,因要平等了,果才能平等。为什么要因平等?因是以心为前因,我们的心要平等了,做事就平等了,做事平等了,将来感的果也就平等了;众生心不平等,做事也不平等,因不平等,果也不平等。所以如果没有办法治众生的心,你枪毙他也不行的,你公审、枪毙、开大会他知道了,可他还照常去犯法。他认为把他逮捕不了,万一跑不了就死呗。所以佛是以善巧方便的大智慧调伏众生的心,把心调伏好了,他的心自然就不起恶法了。凡是一个正规的丛林,都是学佛的戒、定、慧,学佛的平等法,学佛的管理,学佛的丛林规矩,把规矩学好了,自然就平等了,是非就没有了。

        (十)持一切法陀罗尼

        一切法总的来说是十法界的法,佛法界的法是无量无边的,菩萨法界,声闻、缘觉法界,六道众生法界,十法界的因果法一切都能持住。这个持就是记住不忘、永远保持住。记住不忘,就可以给众生说法了。你要忘了就说不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十法界的法多得很,咱们现在慢慢学。总而言之,把十法界简单的因果要晓得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品五逆十恶为因,感果是地狱;中品五逆十恶为因,将来感果饿鬼道;下品五逆十恶为因,将来感果万类畜生,这是三恶道。三善道呢?下品五戒十善为因,感修罗的果;中品五戒十善为因,将来感果人道;上品五戒十善为因,将来感果生在天上。这五戒十善能不能生在天上,得看有没有禅定。这个禅定还有欲界定、色界定,有欲界定就能生在“空居天”,忉利天上去就是“空居天”,在虚空悬着呢。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这些就是虚空天;再上去就是色界天,还是空居天,空居天还是要有禅定,没有禅定上不去。所以五戒十善生在天上,还是要有禅定的,没有禅定只能生在净居天的四王天或者忉利天,这都是六凡法界的因果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四圣法界的因果法是以修四谛为因,将来证罗汉果;以十二因缘为因,将来证缘觉果;发四弘誓愿,修六度,将来感菩萨果;三轮体空发菩提心,修十波罗蜜,将来就感果成佛。 

六、善现行菩萨的十种胜法

        第六善现行菩萨修的妙慧有十种胜法,十种胜法超过六凡众生,修这十种胜法是真正的菩萨道。

        (一)成就众生胜法

        成就众生,这一句话听起来很简单,咋个成就呢?修十波罗蜜。善现行菩萨主要是妙慧,实际上前面的布施、持戒、精进他都修成了,十波罗蜜他已经修了六波罗蜜,教化众生的时候,他还是以十波罗蜜成就众生。虽然说他成就妙慧了,后面的善巧方便、大愿、大智大力都有的,并不是说他光得妙慧没有善巧方便、没有大愿、没有大力大智,他都有的。不过是主要不主要的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种胜法成就众生,无量的善巧方便,先布施众生,然后给众生说法,这是成就众生;自己持戒,劝导一切众生持戒,这也是成就众生;自己修忍辱,劝一切众生都修忍辱,这也是成就众生;自己能精进,断恶修善,能劝一切众生,也断恶修善,这就是成就众生;自己修三昧正定,劝一切众生证得念佛三昧,这都是方便成就众生。自己开大智慧,破除一切愚痴邪见,善巧方便给众生说法,叫众生也开大智慧,叫众生也断愚痴邪见。总之,善现行菩萨以种种的方便普度众生,成就众生得到胜法。这胜过三界的胜法,就是出生死苦海的胜法。

        (二)普照法界胜法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种大神通,光明普照十方法界大神通、大愿力,能够照护十方法界一切众生。不光是光明普照,神通普护持也是照护十方法界一切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三)修习善根胜法

        自己修行无量的善根,令一切众生也修行无量的善根,得到超脱生死的胜法。

        (四)大乘智慧胜法

        自己能住大乘智慧,也能令众生住大乘智慧,大乘智慧就是超脱生死的胜法。

        (五)无著净戒胜法

        持清净戒而无我相就是无执着,自己照这样修,还能这样教导众生也持无执着的清净戒,这都是胜法。

        (六)回向菩提胜法

        所修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。

        (七)精进不退胜法

        自己精进不退转而教化众生也精进不退转,这就是胜法。

        (八)降伏烦恼胜法

        自己降伏一切烦恼给众生说法,令众生都降伏一切烦恼。因为烦恼是生死因,把烦恼降伏了就不造罪,把烦恼断了生死就了了。所以降伏烦恼、断烦恼都是了脱生死的胜法。

        (九)坚固菩提胜法

        坚固大菩提心就是了脱生死的胜法。咱们现在就要慢慢地锻炼,把大菩提心坚固起来。大菩提心坚固起来,起码不会堕落,大菩提心不坚固的话,容易堕落到生死苦海里去。

        (十)应化九界胜法

        随时应化,随形九界,随时随地,随一切众生的因缘,于九界同现菩萨身,度一切众生;现声闻、缘觉,现六道众生,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,就现什么身说法,随机现身,普度一切众生。

七、无著行菩萨的十种大庄严

        第七行叫无著行,就是无执着。把我见断了,就没有执着了。无著行的菩萨主要是善巧方便波罗蜜成就,前面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正定、妙慧都已经成就了,这位菩萨有十种妙庄严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一定要智慧庄严。智慧是无相的,做出事情的表现就知道有智慧还是没智慧。你把事情做好了,就知道有智慧,你把事情做坏了,你讲得再好也不行。这福德智慧还要有重点,有的人聪明有智慧会办事,但是他没有福德,没有福德他也办不成,一办坏了,一办坏了主要是福德的关系。还有的人没有啥智慧而有福德。福德帮助智慧。你不修福德光修智慧空架子,空理论没有真实功德。比如你聪明得不得了,没有钱叫你去买个汽车就不行,人家那个不聪明的人有钱,他买个飞机也能买得到。这个福德厉害得很,所以我们修行人,福慧要双修,福慧不双修就像是一个脚跳着走,这就不行了。你光修福不修慧不行,光修慧不修福也不行。福慧要双修,两个脚就好走了,两个车轱辘就好走了,自行车要两个轱辘,架子车也要两个轱辘,一个轱辘是不行的。所以智慧是庄严的体,有智慧庄严就起大作用,没有智慧体的庄严,就起不了庄严的妙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七位“无著行”的菩萨善巧方便成就了,善巧方便还是智慧啊,没有智慧就不叫善巧方便。这位菩萨有十种妙庄严,这十种妙庄严是什么呢?

        (一)金刚力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什么叫金刚力?大菩提心是金刚力,大智慧也是金刚力,大慈悲也是金刚力,三轮体空的布施也叫金刚力,能够无我相地持清净戒也叫金刚力,能够忍辱的力最大,忍辱的力就是金刚力,忍辱能降伏自己一切的烦恼,外面的天魔都能降伏,有忍辱力就是金刚大力了。有了金刚力,才能精进修行,没有金刚力一切恶法断不了,没有力量修一切善法就修不成。就说破愚痴吧,破愚痴住三昧正定都要用金刚力,所以金刚力就是妙宝庄严。有了金刚菩提心、有了金刚大智慧、有了金刚的大忍辱、有了金刚的大福德,福德的力量就是金刚力,妙庄严就成就了。内庄严心、庄严智慧,外面建立道场,弘法利生的功德就成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美国的万佛城,宣化上人把它买过来了,里面有他福德智慧的金刚力,万佛城肯定是庄严得不得了。那里原来是给美国高官修的高级疗养院,不是说有病才疗养,就是夏天即使不热也在那里清净避暑,美国高官在那里享受。把疗养院建好以后没有水,那个地方是个大山,拉水就成了问题,没有办法咋办呢?廉价卖了,比如说一百亿修的,廉价卖,一二十亿就把它卖了。宣化上人把它买过来后就下雨了,水一点儿也不缺。人家美国中央修好了,他一改就成了大道场,里面有金刚力的庄严,外面有大福德的庄严,所以万佛城是世界佛教都城。里面有金刚力的庄严,外面可以庄严佛国土,外面的庄严妙相就成就了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金刚力,以妙宝成就,庄严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无量的庄严成就,就是果报。

        (二)四无畏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菩萨因成就了四无畏的妙庄严,有四无畏的妙庄严,说法就没有恐怖了。人家问难没有一句答不上来的,人家问你,要是答不出来就丢人啦。大众威德,大众威力,如果听众都是高级知识分子,叫你讲经,你一看害怕了,尽是比我地位高,学问比我大,人家都是大通家,我今天讲不好要丢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从1982年出来在河南讲,之前在陕西讲,没有大讲,都是小讲。1982年在河南讲法,听法的都是些高级知识分子。在南京狮子岭讲《阿弥陀经》,在上海给居士讲《三皈五戒》,以后到了广东丹霞山正式讲经,住了半年多,讲了很多,讲得都没有什么问题。1983年到了宝光寺的时候,宝光寺头一个方丈不是法师,是禅师。第二个方丈叫明高法师,跟我很好,他没有做方丈的时候跟我在一个院住着,成天在一起。我们有缘,他也不轻慢我,我也很尊敬他,那个时候我也给大家讲,他也给大家讲。我比他先去的,我去的时候人家请我当首座、当西堂,我坚决拒绝。我说:“你们不要请我了,我在这里挂个单,给大家讲讲,无障无碍的,一请职就麻烦了,开会不去就不行,开会一去如果里边不团结,意见不合,我说话向着哪一面呢?所以你们开会我不参加,什么意见也就没有。”以后给统战部都说通了,统战部部长找我谈话,叫我做宝光寺的方丈,我说:“坚决不行,第一个我身体有病;第二个我没有文化,社会知识太欠缺,主要是政治落后得很,讲个经还可以。”我说:“四川的大德高僧多得很,我也知道上了台会有人反对,不上去不就没有人反对了?当然是有拥护的人,也有反对的人,何必让人家反对呢?一上去事情就多得很,不清闲。我给大家讲讲经,空闲了还可以看经。一做方丈还能看经?应付客人都没有时间,甚至于给大家讲点经都没有时间,所以坚决不干,不干!”

        后来请明高法师当方丈了,明高法师上位以后还是照常讲经,明高法师做了一年的方丈,传了一次戒,有七八百戒子,明高法师做了一年多的方丈圆寂了,圆寂以后停了一年多没有方丈,人家又举荐我,我还是坚决不干。空了一年多没有方丈,后来又请乐山乌尤寺的遍能法师做方丈,遍能法师是四川佛教协会副会长、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、乌尤寺的方丈,大众把他请了来做宝光寺的方丈,在宝光寺传戒。这是个大通家,特别是《俱舍论》讲得好得很。

        我那阵给大家讲经是讲早晚课,一开头要讲《楞严咒》“妙湛总持不动尊,首楞严王世稀有。”讲头一课他就来了,他不是来听我讲的,是来考验我,看我讲得好不好。他坐在我面前头一排,离我只有两米多远,他面对着我,我心里有点慌了。这是个大法师,那个时候有七十多岁,是乌尤寺的方丈,现在又是宝光寺的方丈。他坐在面前听,我一上去的时候有点恐慌,我心里就劝自己:你心里恐慌啥么?你按照规矩讲就行了,他讲不也是这么讲吗?按着规矩讲就行,不要害怕他,你一害怕就讲不好,更糟糕了。心里勉强的安定下来了,讲了没有三分钟心中就稳定了,等四五分钟一过就把这个事忘掉了。讲“妙湛总持不动尊”光讲这一句讲了有一个半钟头,规定是一节讲两个钟头。“妙湛总持不动尊”有行布、有圆融,行布就是“妙湛”,就是赞叹法身佛;“总持”就是赞叹圆满报身佛;“不动尊”就是赞叹千百亿化身佛。为什么把千百亿化身佛叫不动尊呢?因为众生颠倒,看化身佛有生有灭,有生有灭就是有来有去。所以特别讲化身佛是不动尊,不生不灭、不来不去,把这个道理给讲通。这是行布法,圆融法呢?“法、报、化”三身都是妙湛,妙湛就是海印三昧,海印三昧就是妙湛,“法、报、化”三身都是总持,“法、报、化”三身都是不动尊。讲了有一个半钟头。把这个讲了以后第二次讲的时候他又来听了,他是考验我会不会讲,听了三次以后,他再也不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讲经一个是锻炼智慧、口才,另外还要有点定力。才上去觉得那是个大法师、老法师,文化也高,文章更是好得很,《俱舍论》讲得也是好得很。一见到他坐到那里心里慌得很,要是见到他吓得讲不出来,这才丢人闹笑话了,勉强稳定下来,等讲一会儿心里安定了,就不害怕了。四无畏有个“大众说法无畏”,这只有一个老法师坐在那里把我吓得不敢讲了,假如十个、二十个大法师坐在那里叫你去讲,吓得就更不敢讲了。大的威德把自己威胁得害怕起来,畏就是障碍,一害怕一恐怖就不是无畏了,就成了怖畏、恐怖、害怕,也就讲不好了。一个是要有定力,一个是要有智慧。初学的人就有恐怖、害怕,这要慢慢锻炼,锻炼锻炼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威德起不来就讲不成。前年在北京,北京佛学院请我去给大家讲课。北京佛学院都是人才,我可以说是半个文盲,要到佛学院讲课我先得安定我自己,我就想,他们是学生,我给他们当老师,不要认为他们有多么了不起,你好好地讲,只要不讲错就行了。我先给他们讲天台的教义、六即佛,简单扼要地讲,他们都高兴、欢喜得很。这四无畏就是不要恐怖、害怕,一恐怖、害怕就讲不成了。四无畏就是妙宝庄严,能在有高级知识分子的千人大众会上,辩才无碍讲得人人都爱听,那就是四种无畏的庄严了。

        (三)妙义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每一部经里头都有它的妙义,你如果有智慧,妙义就现出来了,你要没有智慧,妙义就现不出来。你多少讲出一点儿妙义来,就不可思议,妙义要是广开讲就更好了。比如说藏教最起码的法是“四谛法”,四谛法是罗汉修因。四谛法在藏教来说就是最低的法门。给众生说生死苦是从贪瞋痴的烦恼里来的,烦恼是因,烦恼造下罪,生死果报就来了。知道灭烦恼,烦恼灭了生死果就灭了,生死果灭了,就证寂灭涅槃的果。涅槃是果而要修因,什么是因呢?修戒、定、慧是因,修三十七道品是因。修戒、定、慧的因,断贪瞋痴的恶法。戒、定、慧修成,贪瞋痴就灭了,贪瞋痴灭了生死就灭了,生死灭了涅槃果就成就了。藏教是最低的法门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通教就是“无生四谛”,比藏教高一位。说烦恼是无生的,六道生死也是无生的,证寂灭果也是无生的,修三十七道品也是无生的。到了别教是“无量的四谛”,世界微尘数的苦集灭道多得不得了。到了圆教还有四谛法,叫“无作四谛”,那个妙义更是多得不得了。释迦牟尼佛最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门,五比丘证四果罗汉。天上有八万诸天闻到四谛法证无生法忍,那个法都是“生灭四谛”,就是大乘法不是小乘法,证无生法忍就登菩萨地了,证四果罗汉就成了小乘。

        妙义,什么是妙义?一切法皆是佛法,见了妙义你就知道,不仅一切善法是佛法,而一切恶法也是佛法,这怎么讲呢?在恶法上不觉悟就是生死的恶法,在一切恶法上能觉悟,就能作佛事,转法轮,普度一切众生,恶法能够成佛法了就是妙义。所以这位菩萨得到妙义妙庄严。不是说光这些经是妙义,一切事相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六根对六尘都有妙义。有智慧了就能见识出妙义,没有智慧,就是把妙义讲出来他也不懂得。

        (四)法藏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八万四千法藏妙庄严,菩萨要学八万四千法门。八万四千法藏,一个法是一个藏,八万四千的法藏你看是多少呢?你讲菩萨的功德怎么讲?他的功德无量无边,讲一点儿知道一点儿。微尘数的陀罗尼咋讲呢?一个陀罗尼是总一切法,持无量的义,那么世界微尘数的陀罗尼咋讲呢?八万四千的法藏还是有数目的。法的库藏,一个库藏里边不是一种法就能叫库藏。八万四千法宝库藏,有这么多妙庄严,以这么大的福德智慧,里面庄严智慧的心体,庄严意识法身的真如藏,外面是庄严世界无量的神通,显出无量的神通都是妙庄严。

        (五)菩提心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菩提心在心里面发呢,谁能看见?看不见的。你发了菩提心是内庄严,然后用菩提心作大佛事、转大法轮、建立道场、普度众生,是菩提心的表现。你光说心里发菩提心,谁知道你发菩提心了?要有一点儿表现。发了菩提心的人,一定不能做愚昧的事情,不能做颠倒的事情,绝对不能恼害一切众生。你要恼害众生,那你发的啥菩提心呢?菩提心就是佛心,就是大慈悲心、大觉悟心。你做的事情是大觉悟、大慈悲,叫人家看到了,就知道你是菩提心。你做的事情愚昧、颠倒,恼害一切众生,那你就没有菩提心。菩提心的妙庄严,里面是大智慧、大觉悟的庄严,外面是做出的事相庄严。

        昭觉寺清定上师,他心中有菩提心,不到十年把昭觉寺修得金碧辉煌,大雄宝殿现在恐怕三千万也修不起来,圆通殿修得那么庄严。他心里有大菩提心,外面的表示呢?圆通殿四面千手观音,那个手、眼是怎么安的?那真是菩萨的智慧呀!一个手连着一个手,安得很是如法,一面是一千个手眼,四面就是四千个手眼,庄严得很。可是菩萨的面貌不行,昭觉寺菩萨的面貌,还不如我们这个千手观音的面貌。我们这个千手观音是一面千手观音,昭觉寺是四面千手,四面都能礼拜。这就是清定上师菩提心的妙庄严。他心里的庄严见不到,把昭觉寺修得这么好,这个庄严是从哪里来的呢?是从清定上师心里来的,我们把这个道理知道了,每一个人都要发菩提心。发了菩提心,我们能做到的事情都要做,不能等到我们得了大神通才做,这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现在多少行一点儿菩萨道,多少修一点儿菩提智慧因缘,你多少修一点儿,将来一定有好果报的,在好果报上再来修就容易了。所以菩提心妙庄严,真正有菩提心,外面道场庄严、佛像庄严,甚至于你将来的身体、相貌果报也就庄严了。

        (六)普贤万行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十行菩萨就能修普贤万行,十住菩萨也修。圆教初住以上就修普贤万行,咱们讲的是别教。总而言之十行位超过十住,十住也修普贤行,不过力量小一点儿。十行的第七位菩萨修普贤万行,普贤万行他现在有力量修。普贤万行也就是心中发的大菩提心,外修普贤万行就是庄严外表了。清定上师就是普贤万行,最近这几年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澳洲、印度、泰国、缅甸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弘法利生。这个老人家已经九十多岁,快一百岁了,现在是大放光明,外面的这些好现象都是普贤万行妙庄严。清定上师在咱们中国是第一号大善知识。所以心中大菩提心成就了,普贤行愿就成就了,把昭觉寺修得那么好就是外面的庄严。

        能海上师发愿要修彭县的佛宝塔,光修了个小塔样品,准备将来大塔就照这样修,能海上师一生没有满愿。清定上师是能海上师灌顶的学法大徒弟,这个徒弟真正是报师恩了,他把彭县舍利宝塔修起来了,能海上师欢喜得不得了。修这宝塔就花了几千万,不可思议的功德。这就是普贤万行妙庄严的示现。将来大家有机会拜一拜舍利宝塔,我都去了三回,前几次宝塔没有修,去年去看已经修起来了。所以菩提心、普贤行愿一定要有事实的表现,光嘴巴说是不行的。道理是很容易懂,很容易明白的,行菩萨道实在难得很,中间障碍很大,一个是要有智慧,一个是要能忍,没有智慧,不能忍是不行的。

        (七)佛刹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佛刹妙庄严主要是发菩提心,心中要想到,我将来一定要修普贤万行,一定要庄严清净佛刹,把这个圆融的道理要知道。譬如说,阿弥陀佛庄严极乐世界,实际上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满虚空法界,只要有缘的众生处处都能见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。华藏世界一定要证到才能见到,咱们是见不到的。一生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的神通愿力,每个人都能见到。释迦牟尼佛说大乘经,现大神通,在这个法会中就能见到佛国土不可思议的圣妙境界,可是这个法会一完,佛把它一收就见不到了。极乐世界是常见,你只要生在极乐世界,永远见,它是不生、不变化、不会退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佛刹妙庄严,刹就是国土世界,妙庄严就是好看。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是我们的教主,其圆满报身是卢舍那佛,示现人间成佛的是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。我们的教主毗卢遮那佛的境界就是华藏世界。善财童子亲近普贤,还没有见到普贤,普贤现神通,忽然之间娑婆世界就变成华藏世界了,善财童子见到普贤菩萨每一个毛孔都是无量法界。我们说法身,什么叫法身?法身充满虚空法界,一毛孔就含法界。既然华藏世界遍满虚空法界,普贤的法身也充满虚空法界,普贤为因,毗卢遮那佛为果,因遍法界,果更遍法界,因有多大,果就有多大,因小果就不可能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普贤万行是因,成就毗卢遮那佛是果,佛刹庄严就是华藏世界。一定要破无明证法身,才能见到华藏世界。我们要破无明证法身,就要先伏见惑,断见惑,断思惑,然后还有断二十品尘沙惑。啥时候破无明?我们一生到极乐世界,不用断见惑,马上就见到阿弥陀佛的佛刹妙庄严,见到华藏世界。我们发愿将来人人要创造个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就是以极乐世界供养未来的诸佛,布施现在的众生,现在的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。阿弥陀佛以清净妙庄严的极乐世界布施现在的众生,就是供养未来的诸佛。凡是生极乐世界者没有一个不成佛的。我们先沾阿弥陀佛的光,到了极乐世界,就能见佛,闻法,证无生忍,得广大神通,分身十方世界,行菩萨道,庄严未来的佛土。我们将来成佛,国土也跟极乐世界一样,要这样发愿,这样发愿将来绝对满愿,这是佛刹妙庄严。

        (八)甘露法语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菩萨已经得了甘露法,这是自利。以甘露法语,普济法界一切众生,令一切众生都得到甘露法语的妙庄严,自他二利。

        (九)陀罗尼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把无量的妙法都能够综合到一块儿,持住不忘,自己修,以这个法普利一切众生。自己得了陀罗尼是自利的内庄严,而以陀罗尼法普利法界一切众生是外妙庄严。

        (十)变化示现无量妙庄严

        总结了神通变化示现无量无边的妙庄严,无非是大慈悲,利于一切众生,这些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。

八、尊重行菩萨得十种妙乐

        八行菩萨得十种妙乐,乐啥呢?乐寂静、乐明慧、乐见佛、乐闻法、乐佛神变、乐佛海会、乐大三昧、乐陀罗尼、乐大辩才、乐大菩提。有多么乐呢?作个比喻,乐过三禅天。三界中唯有第三禅天最快乐,它的名字叫离喜妙乐地。欢喜高兴得哈哈笑,这个粗俗得很。离喜是把那个哈哈笑和欢喜蹦蹦跳跳的那个欢喜去掉。心里面的离喜妙乐,自然是三禅禅定啦。离喜妙乐在三界以内是快乐到极点了,但极乐世界的快乐,就超过三禅天了。四王天就没有苦了,四王天只有乐,看到人间就可怜得不得了了;忉利天的快乐比四王天更好了,再上去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在,再上一层就到初禅了。初禅叫离生喜乐地,离开欲界的生死得到大快乐了;二禅是定生喜乐地,得了深妙的禅定,得到大喜乐;三禅天叫离喜妙乐地,光听这名字,你就知道离开粗俗的欢喜,而得到深妙的快乐。第八行的菩萨纯粹行菩萨道啦,行菩萨道得十种妙乐:

        (一)寂静乐

        每一种法都有两种利益,自己得了寂静涅槃,愿一切众生也得到寂静的快乐。人家得到的是寂静快乐,而他得到的是三禅天的快乐。菩萨爱护一切众生犹如爱护自己的子女,子女快乐了,父母也快乐了。菩萨成就爱护众生的心,见一个众生得到寂静的快乐,他自己就快乐了。

        (二)明慧乐

        自己得五明智慧了,然后令一切众生也得五明智慧,他自己快乐得犹如三禅天。五明慧就是:内明,开根本智;然后是因明,因明学、法相唯识,是最高的课程啦。《因明论》也就是社会的最高哲学,把《因明论》学通,谁也辩不过你;《唯识论》谈心,“不知境唯心,起种种分别”,这就是说一切唯心造的道理。“知心唯境已,分别亦不生”,心由境起,外面没有环境心也不起,两个是互相依存的。心法和合的道理并不是纯粹唯心,也不是无我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明主要说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。现量就是在十字路口遇到你的父母绝对承认是你的父母,十字路口人多得很,千百人都不是我的父母,唯有我的父母认定了绝对不会错的,这就叫现量境界。所证的一切神通智慧是现量的,不能哄人的,自己所见到的是现量境界一点儿偏差都没有。给人家讲你的现量,人家见不到的,咋搞呢?给人家讲要让人家也明白,可是人家见不到你的现量怎么办?那就给人家比喻,叫人家明白。要让人家明白,自己要先明白,人家才能明明了了的。现量与比量及似为自悟,自悟的境界,真实不虚,哄不了人的。“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。”你立一个问题,说出来没有人能破得了,你立下这个法句出来,别人破不了你,而人家立了一个,你就能把它破了,所以“能立与能破,及似唯悟他”,能令他人开悟的。因明是佛教最高的哲学理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明属于根本智,因明、唯识属于差别智,这个要通了,一切世间的人没有能辩过你的。然后工巧明、医药明和声明,万类众生的声音你都通了,菩萨行菩萨道就没有障碍了。人间的工巧技术没有你不知道的,内科、外科、小儿科你没有不懂的,万类众生的语言文字,你没有不通的。所以这一种菩萨就叫五明智慧,当了大法师讲经说法就无有障碍。第八行的菩萨,他自己证到这种境界,而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五明智慧的时候,他高兴快乐得犹如三禅天一样。自证都不说了,唯有众生得利益了他欢喜,反过来众生遭苦难了,他忧悲苦恼。

        菩萨慢慢地锻炼,锻炼得智慧与慈悲能自他平等、冤亲平等,这就好了,到了这个境界,成佛就有希望了。能把众生的烦恼一下变成大菩提,生死变成大涅槃,这也就好了。我们现在学佛就是慢慢地改造自己的思想,改造成了寂静就是禅定,明慧就是大菩提。寂静是涅槃的因,明慧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,这位菩萨自己得到了无所谓,而众生得到了他欢喜得不得了,快乐得像三禅天一样。菩萨的心跟我们的心不一样,我们自己的心咋样呢?自己有了本事,而害怕人家有本事把自己障碍住了,嫉妒障碍就起来了。我为第一,再没有跟我一样的,跟我一样了就把我代替了,众生就是这么嫉妒障碍,这就不是菩萨了。菩萨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寂静涅槃,都得到明慧,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把心这么一转就成了菩萨,佛因就成就了,将来成就佛果就容易了。众生跟佛菩萨就是翻掌而已,众生的烦恼生死由心而起,心转变过来了,马上就是佛菩萨了。众生的心,损人利己;菩萨的心,克己利人。体是一个,用起了差别,体不出自己的妙明真心,众生有心,心是自利的心;菩萨也有心,心是利于一切众生的心。心的体是相同的,而众生的心,作用是颠倒的,佛菩萨的心正知正见不颠倒。所以我们现在学这些道理,主要是要把心扭转过来,叫自己的思想不要自私自利,不要嫉妒障碍,反过来就是佛菩萨的心。见一切众生得利益了,我们欢喜就好。我们现在是自己得了利益欢喜,人家得了利益就不欢喜了,这样就不是佛菩萨的心,这是众生的心。你能把这个转变过来就是佛菩萨的心了,转变不过来就老当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三)见佛乐

        菩萨是以见佛为快乐,见不到佛就不快乐了。自己见了佛快乐,而接引一切众生见佛,众生快乐,他自己也快乐得像三禅天一样。我们现在见不到真佛,见一个佛像起码要合掌,一进大殿你要心里恭敬,把掌合起来。不管你是到大殿打扫卫生还是干其他事情,你进大殿如果忙,有事情就不要拜了,有事情的时候拜佛,把事情都耽误了,就好比人家叫你到大殿取个东西,你去了半天不过来就耽误事情。你进大殿一边走,一边合个掌,这个是可以办到的,就是取个东西马上走了,进大殿见佛一定要合个掌。我们见了佛了,心里要起恭敬心,你见每一个佛像都起恭敬、爱护的心,这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与佛接近了,了脱生死就有希望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初种善根的众生见了佛是不知恭敬的,咱们当个居士应该好好学习。学啥呢?起码要知道恭敬三宝,对于佛咋恭敬?对于经本应该咋样?不但居士不知道,好多出家人出家多少年了,拿本经书手都垂下了,把经本拿得很低,这是没有学习过的。要知道经典是法宝,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佛母,三世诸佛从法化生,从这个法的修行而变化成佛的。经书必须两个手拿,如果一个手拿着东西没有办法了,才能一个手拿。拿书最低必须跟你心口的位置平等,跟你的心平就可以,不要比你的心低,所以这个要学,就是很有知识的人,如果不学也不知道这一点,拿个经本,手拖到屁股底下,简直一点儿恭敬心都没有。当个居士也要学,不学自己造了罪还不知道,这就叫愚痴无明。无明就是没有智慧,不知道起恭敬心。看经书的时候,在家居士或者出家人在寮房里,要是烧支香把经书供在佛前,恭恭敬敬拜三拜跪在那里看经,这样你得大受用,起码灭无量的罪业,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。跪在那里看经书,不习惯了跪一会儿腿就疼起来,那你就起来站一会儿或者恭恭敬敬坐在那里,或者是站一会儿腿不痛了再跪。你习惯了,跪在那里四、五个钟头腿都不会痛,这也是个锻炼。还有一位师父他专门跪在青石头上锻炼,跪在砖头上锻炼,能跪三个多钟头,都是个习惯。

        你要知道,对三宝有了恭敬心才能消你无量的罪业,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,你不知道恭敬,造了罪还不晓得,这就叫由愚痴不知不觉地造罪。还有许多有知识的人看完经书,经本随便一扔就跑了,有时候经本不合就跑了。看完经一定要先合掌,然后把经本合上,或者用经盖子把经盖住,没有经盖子用毛巾包得好好的,或者用手绢盖上,再不行用一张干净的纸盖上。把经要搁在高地方,干净的地方,经本上绝对不能让乱七八糟的杂书压在上面,这样要不得。多少有知识的人看完经,把他的眼镜盒、眼镜压在经本上,这也是不恭敬的。眼镜等杂东西不能往经本上压,就是有知识的人也要学,不学不知道的,不知不觉地把眼镜压到经本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经本可以放在佛像头顶上,绝对不能把经本放在下面,把佛像放在经本上面,要不得的。三世诸佛都恭敬法宝,好比咱们现在学释迦牟尼佛的法,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法并不是释迦牟尼佛智慧大造出来的法。释迦牟尼佛最初当凡夫还是学过去古佛的法,学会以后修,修成就以后再给众生说,一直到成佛了以后,他所说的法没有一句是他自己造的,都是过去诸佛所说的法。所以佛的法宝是如如不变的,三世的法是平等、平等,永远没有人能改变的,比如如如智、如如理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永远不会把如如智、如如理改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现在学释迦牟尼佛的法,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现在的教主,我们尊敬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。他说的法我们现在学习,实际上释迦牟尼佛除了说他过去因地之中未成佛以前,舍头目脑髓、舍身肉、舍身喂虎,这些因缘故事是他自己的事情,其他一切如如智、如如理都是过去诸佛所说的法。我们现在学释迦牟尼佛的法,都是过去诸佛所证的法。我们将来把这些法学会了,依法修行,将来修成以后,最后成佛给众生转法轮说法,没有一句法是我们自己造的,都是在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所学的这一套法,不能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未来这个法宝永远没有改变的,除非你自己个别的因缘给众生说,让众生学习,学习你过去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是怎么行的,舍头目脑髓咋个舍的,这是你个人的因缘故事你可以说。你个人的因缘故事是这样的,过去无量的诸佛舍头目脑髓、身肉还是一样的,不过是大同小异,有相同有不相同而已。舍身命是相同的,舍国城男女、舍金轮王位,这都是相同的,十波罗蜜是相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对法要恭敬,把经本一定要搁在高处,放在干净的地方,放在佛的头顶都可以。经本放在桌子上,把佛像放在经本上,那是要不得的。因为法宝是三世诸佛之师,也是三世诸佛的法身父母,三世诸佛从法化生,依法修行而成佛,佛也尊敬法宝。

        菩萨见了佛欢喜得不得了,我们也要慢慢地锻炼见佛生欢喜心,见一个佛像,见一个菩萨像,就是一个纸佛像都欢喜。现在香盒子上都印的菩萨像,一下扔得满地都是,太造罪了。我们要是见到,一定把它捡起来,不然叫别人踩到脚底下,就造罪了。甚至于风一刮,满地都是的,我们把香盒子上或者是香袋子上的菩萨像一定都收起来,把它专门放在一个干净的地方,以后咋办?修菩萨像、造佛像,把它装藏到泥塑的佛菩萨像肚子里,用这个装藏好得很。你要是把它烧了,这个灰一定不能让风把它刮得满地都是,刮到厕所就不好得很。菩萨像要是烧了,把灰一定包起来埋到干干净净的大树根下,将来对这个树也有大加持,或者有水井把这个灰放在井水里,众生吃了有大加持,或者把它包起来扔到江水里,水族也沾到大光。凡是佛菩萨的像一定有大加持,看过大乘经典就晓得。凡是大乘经咒,如果一个人在高山顶上念大乘经或者念大乘神咒,四面八方来的这个风,吹过去百千由旬鬼神触到这个风消无量的罪业,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。或者在畜生道、或者在饿鬼道,把用神咒加持的水呀、米呀、净沙子、净黄土,撒在坟上就能为其增长福德智慧,增长寿命,即可升天;如果生在极乐世界,经此加持,他的莲品都增高了;若在三恶道中得到加持后,马上就超度出来了。大乘经咒的神威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    真正一个修行人,一生持戒修行,一生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早晚读诵大乘经咒,一定见佛闻法,证无生忍,将来得大解脱。所以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,你要知道恭敬了,就消无量的罪业,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,你要轻慢就获无量的罪过了。所以你看这位菩萨见了佛欢喜得不得了。他接引一切众生方便善巧叫众生也见佛,众生见佛他也欢喜得不得了,有多欢喜呢?犹如三禅天一样那么欢喜,那么快乐。

        菩萨的心对于三宝完全是恭敬到极点了,恭敬、供养、礼拜、赞叹,对一切众生爱护到极点,这个菩萨的心就是这样。上供养三宝,孝顺父母师长;下对待一切众生爱护得犹如爱护自己的眼睛珠子一样。菩萨的心变成这个样子了,这就是真菩萨。所以我们现在初学佛的人,出家的人要懂得恭敬三宝,懂得发菩提心,爱护一切众生。当个居士也要学习,要知道对三宝恭敬,给你消无量的罪业,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,你不知道恭敬,就求不下福,有时候自己造罪都不晓得。比如说拿个经本,甚至于拿着经本把两个手背起来,把经本捂到屁股上,还有这种人呢,你看造罪不造罪,主要是他不知道,这就是愚痴。怎么叫愚痴?过去点的小煤油灯,小蛾子、飞虫都钻到火焰里,它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火焰,钻到里面就烧死了。小虫一钻到火焰里翅膀就被烧完了,然后掉到油里出不来了,为啥呢?没有见到过火焰咋这么好看的,飞进去参观热闹去了,一下子坏了,为啥呢?愚痴么,它不知道火焰有多厉害,飞去看热闹,一钻进去,掉火里头不得出来了。那些扑灯的小虫就是愚痴,我们众生一下落在生死的苦海里,就是愚痴、糊涂啊,不知道,等知道了,烧着了,就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信佛的见到佛像无所谓,我们见到佛像起码要合起掌,见到经本要合起掌,见到菩萨像、罗汉像、祖师像都要起恭敬心,起爱护的心。当个居士见到出家人,不管是比丘或是比丘尼,都要恭敬。若在街道上,人多车多不能顶礼的合掌就行。有的居士太恭敬了,在街道上、在人多的大马路上顶礼,在有些国家是可以的。印度、缅甸、泰国这些国家都是可以的,在咱们中国就不行,不习惯,叫人家看了骂佛教太封建了。在街道上顶礼,众人见了要骂的,骂了他要造罪的。咱们为了避免众人的讥嫌,我们合个掌,恭恭敬敬就可以。顶礼的时候一定要在寺院里,到了你家有佛堂了顶礼,在街道不要顶礼。本来顶礼是你的恭敬,你能放下我见来顶礼,这就表示很恭敬,而大家看不惯,心里生瞋恨心要骂三宝,那就叫他造罪了。我们为的是爱护众生,不要叫他因此造罪,合掌恭敬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像中国西藏、内蒙古及日本、泰国、缅甸、印度这些地区,大家不讥嫌出家人,人人都尊敬出家人。咱们内地见了出家人合掌恭敬就好了。居士对于出家人能起平等心,见到出家人的过失,没有人的时候好好地讲,你这个师父有什么什么缺点要好好改正,你要不改正人家要讥嫌、诽谤、造罪的,好好给他说说。如果说了他不听,就算了,不要宣传。人所共知这个出家人坏,你也知道他坏得很,别人议论你不要管,人家要问你这个出家人怎么样,你说不知道就行了。本来你知道这个出家人坏得很,人家问你,你说不知道,这不是就成了妄语吗?这个不叫妄语,叫方便善巧,没有罪还有功德。人家都知道这个出家人坏,你也知道坏,人家说他坏,你不要说坏,也不要赞叹。你一赞叹又糟糕了,人家认为你也坏,所以不赞叹、不诽谤,心里还是起平等的恭敬心。你知道他虽然犯了错误,但初发心出家的时候那一点儿的善根是可贵的。出家一天,现一天的僧相,一切众生见了这个僧宝有无量的功德。他受了几百条戒,犯了几十条,起码还有一百多条、两百多条戒没有犯。犯了戒,造了罪,下了地狱,没犯的戒还有功德,在地狱里慢慢地念念增长福德善根。那个没有犯的戒,其功德会使菩提善根成就,将来要得大解脱,比在家的人强得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一个最坏的出家人,你也要知道他的功德,最初出家,他是善心,出家这个功德存在,受戒的时候他还是有诚心受戒,这个功德存在。他就是再坏,几百条戒他绝对不会都犯完的,还有没犯的戒,会念念地增长功德。再坏的一个出家人,他也是对三宝有信心的,跟邪见愚痴的人不一样。他们对于三宝一点儿信心都没有,造了罪堕无间地狱,是没有办法出来的。再坏一个出家人他还是信佛教的,对三宝是不反对的,再坏的出家人比邪见外道好得多。当居士的知道恭敬三宝有无量的功德,你不要光看他的坏处不知道他的功德,你要恨他、诽谤他,这就有大罪过了。所以把这个心慢慢地锻炼得自己见佛欢喜,而劝一个众生念佛皈依三宝,劝一个众生到寺院里拜佛念佛,自己欢喜得不得了。

        (四)闻法乐

        菩萨的心爱见佛,愿一切众生也爱见佛,见了佛,佛说法听法,自己听了佛的法欢喜高兴快乐,一切众生都来见佛听法,得到法喜充满,菩萨快乐得跟三禅天一样。

        (五)佛神变乐

        自己见佛的大神通变化欢喜得不得了,而令一切众生都来见到佛的大神通变化。你看到无论是大小乘经典,大法会中佛一定是现大神通,每一个大乘经典都有这种大神通的示现。咱们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每一个善知识都现大神通。亲近弥勒菩萨时,弥勒菩萨回他的俗家教化众生去了,善财童子一见到楼阁的时候放大光明,无量的庄严,光见了楼阁就一下子得了百千三昧神通。以后见到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又给说法。弥勒领进楼阁,每一个楼阁重重无尽,一个楼阁含无量百千万亿个楼阁,一个楼阁影现十方无尽的法界,使善财童子得到无量世界微尘数的三昧神通。又观弥勒菩萨每一个毛孔,又是普容十方法界。然后弥勒对善财童子说,你还是去见你的第一位善知识文殊师利。

        善财这会儿又渴望求见文殊。与之同时,文殊菩萨隔了一百一十城、一百一十由旬,把手伸了来给善财摩顶,口中就赞叹,不用再见面了,而得无量的三昧神通。文殊又让他亲近普贤,善财童子还没有见普贤,普贤就知道善财要来了,普贤菩萨就现大神通把娑婆世界变成华藏世界。善财童子见华藏世界一微尘中又有无量的法界,诸佛菩萨充满虚空;又见普贤法身一毛孔融十方法界。善财见到这些神变境界之后,即得无量的三昧神通。所以说佛菩萨都有大神变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八行的菩萨不知道亲近了多少诸佛海会,每见到一个佛大神变的圣境,欢喜得不得了,自己见到佛的大神变而令一切众生也见到佛的大神变,欢喜得不得了。心一下改变成这个样子,生死自然就解脱了。这个是三界外的生死,不是三界以内六道的生死,六道内的生死苦得不得了。三界外的大神通变化,成了三界以外的果报了。佛的眼睛看的是三界以外的烦恼因,爱就是烦恼因。把众生的这个爱,变成了爱佛,爱佛的法,爱三宝,爱护一切众生。那么这种爱就是因,出了三界无量的神通变化就是果,所以叫变异生死。佛看众生还跟小孩一样爱耍着玩,给他一朵花、一个糖棒棒就欢喜得不得了,你要不给他花果、糖果,他在地下捡到一个羊粪蛋蛋就喂到嘴巴里,他不知道那是个坏东西。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,让你不爱三界以内的坏法,而爱三界以外的善妙法、清净法。当然,等将来真正出三界,了生死以后,把这个爱也要去掉。因为最后要证大菩提,而菩提涅槃中没有这些东西,所以不去掉这个爱还是有障碍的。作个比喻,心如明镜一样,明镜里头没有爱也没有不爱,到了心跟明镜一样,没有爱与不爱的这个境界,才是佛果涅槃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现在只是把这个道理知道,离这个境界还远得很。咱们爱三宝的这个爱还没有起来,爱护众生的这个爱还没有起来,这样的爱一定得要,然后一步步出三界,慢慢地锻炼心如明镜,无我、无人,万法皆空。出了三界以后,再真正修得三轮体空,无我、无人、无法相,然后达到心跟明镜一样,明镜无有爱,也无有不爱,而映现一切万象。所以第八行的菩萨,是以自己爱佛的大神变,令一切众生也来入佛的大法会,而见佛的大神变。

        (六)佛海会乐

        每一个佛为教主,一定要有无量的诸大菩萨、声闻缘觉海会围绕,光一个佛就不庄严了。八月十五的月亮圆,满月要有百千万亿大大小小的星星围绕着就好看了,光有月亮没有星星就不好看。佛有大神变,而佛前要有诸大菩萨海会围绕,无量的声闻、缘觉、八部鬼神王、六道众生都来亲近佛,才能显佛的威德。这一位菩萨见到诸佛海会欢喜得不得了,自己欢喜这是自利。他的慈悲心就像父母一样,父母见到这个圣境,把儿子女儿领来见一见,把孙子也领来见一见。儿子、女儿、孙子见到了,他心里就欢喜得不得了。菩萨把一切众生都当作是自己的子孙,叫一切众生都见到诸佛的大神变,见到诸佛海会围绕。

        (七)大三昧乐

        欢喜乐见诸佛的大三昧,一个三昧现无量的神变,甚至一个三昧又有世界微尘数的三昧而为眷属,以三昧大神变利于众生。嘴巴说的有限,现大神变百千万劫说不能尽。第八行的菩萨,欢喜诸佛菩萨现大神变的三昧神通,他自己得了无量的三昧,得了大三昧就快乐了。他还愿一切众生也得到大三昧的快乐。

        (八)陀罗尼乐

        第八行菩萨爱大陀罗尼,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,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,里头无量的福德、智慧、神通、妙用。他自己得到了,生大快乐,还方便善巧利益一切众生,令一切众生都得到陀罗尼大总持。

        (九)大辩才乐

        在百千万的众生中讲经说法,犹如悬河瀑流,辩才无碍。自己得了这个大辩才,愿一切众生都得到这个大辩才,他自己的快乐犹如三禅天的快乐一样。

        (十)大菩提乐

        大菩提有因有果,自己发了金刚坚固的大菩提心,菩提因成就了,将来成了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大菩提果就成就了。现在只可以说大菩提心的因,这位菩萨发了大菩提心,欢喜快乐得不得了,方便善巧度脱一切众生,令一切众生都发大菩提心,他高兴得很。一个众生发了菩提心,就是成就未来一个佛,百千万亿的众生发了菩提心,未来就有百千万亿众生成佛。把他高兴欢喜得犹如三禅天的快乐一样。第八行尊重行的大菩萨主要是十波罗蜜的大愿成就,他不是光成就大愿,前面大布施、清净戒、忍辱、精进、三昧、妙慧、善巧方便都成就了。后面的大力、大智并不是没有,十波罗蜜是全修的,将来很快到了九行、十行的时候大力、大智都要得成就。第八行的菩萨主要是能修普贤的十大愿王,令一切众生修普贤的十大愿王,普贤的十大愿王就是大菩提。这是第八行尊重行的菩萨成就的大愿功德。

九、善法行菩萨的十种金刚不动心

        第九行叫善法行,一切佛的善妙法他都成就了。大力成就,什么大力呢?五根五力。藏教的法,通教、别教、圆教都离不了的。十信菩萨学习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的法,初信菩萨信根成就,宁舍身命叫他不信佛是办不到的,那就到了初信菩萨位,已经有了深妙的善根了。真真实实到十住菩萨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的根才扎下去,等到了十行菩萨大力成就了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力成就了,树大根深,花果茂盛。十行主要是行菩萨道,有大力量才能行菩萨道,没有大力量菩萨道是行不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第九行善法行菩萨五根五力的大力成就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的信力成就,精进力成就,念念不忘菩提心,念念不忘行菩萨道,金刚定成就了,以慧破无明,以慧得到无量大三昧神通,慧的大力成就了,五根五力成就了。在藏教就叫五根五力,甚至到了圆教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的五根五力也是离不了的。你说藏教的法低得很,一直到了圆教都要有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的五根五力,十行菩萨行菩萨道五根五力能成就大力量。善法行菩萨的五力成就了,他的法表明九行的菩萨得了十种金刚不坏心。五根五力是什么力量呢?金刚不坏的金刚大力量。金刚能够破坏一切,一切不能破坏金刚。菩提心行菩萨道心犹如金刚一样不动摇,他得了十种功德,十种都是金刚不动心。

        (一)内外一切舍

        内舍、外舍,一切舍的时候,这个心跟金刚一样坚固不动。如果舍的时候觉得舍不得,勉强舍,这就不行了。大布施心金刚坚固绝对不动摇,内舍身命、外舍国土、金银七宝、舍父母、妻子恩爱、一切都舍,舍身命,把我见也舍了,没有我见,万法皆空。心跟金刚一样坚固不动摇。布施咱们都能办到,但是内舍,外舍,内外一切舍,把我相舍了,把人相舍了,把万法法相都舍了,都空了,咱们办不到。这个道理知道了,慢慢锻炼,遇到困难了回忆回忆,多少能够开化一点儿。真正能够做到了,第九行菩萨的金刚力成就了,行菩萨道就没有障碍了。

        (二)护佛正法

        这一种金刚心坚固不动摇,护佛的正法就不能讲空了,讲空了那就不护佛正法了,那就糟糕了。金刚坚固心护佛的正法,这就不是讲空的,而护佛的正法还是要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法相,住在三轮体空中护佛的正法。凡夫有我相执着,这位菩萨无我相执着而护佛的正法,佛的正法一定要护。护佛的正法甚至于舍身命,心跟镜子一样无我相、无人相,护持佛的正法。人家要破灭三宝,是恶法;你护持三宝,是善法。恶法与善法都有境相,不执着而要真护法,你要不护法那就不是菩萨。菩萨做善事,护佛的正法。护持佛的正法要这么做,境相犹如镜子一样,镜子照的相没有执着,或者你要破灭佛法,那坏相就现前了。就像是一个死狗烂得发臭,毛都掉完了,摆在镜子面前,它也现相,而镜子没有个讨厌不爱的心。来一个佛菩萨很庄严,在镜子跟前也现相,就好比你护持三宝,镜子也没有执着佛的庄严好相貌而爱佛,镜子是不执着的。菩萨的金刚心就是这样的。体是空体,而用是妙用,这个不好讲,不好懂。金刚心、坚固心,体是空的而神通妙用护持三宝是真的、实有的。护持三宝是善法,等于好花果现前;破灭三宝是恶法,等于大粪现到镜子面前。镜子对着好花果也没有一个贪爱执着心,大粪现到镜子面前也没有个讨厌的心。菩萨的金刚心也可以说是金刚的大智慧,它的体是万法皆空,而妙用是真实不虚的。护持三宝要真护持,要有金刚不动的心,要这么做。

        (三)供养诸佛

        九行的菩萨供养诸佛,他既然供养诸佛,那诸大菩萨他不供养么?声闻、缘觉他不供养么?他一切都要供养,恭敬供养的诚心如金刚力不动,不是说今天供养,明天就不供养了,而是昼夜六时尽未来劫常供养。九行菩萨供养三宝的心犹如金刚不动。

        (四)等施众生

        供养了三宝,供养了诸佛菩萨,供养了声闻、缘觉,对于众生咋样呢?等施众生,等施众生就是平等地利益众生。咋个平等地益于众生呢?好众生我平等地利益他,坏众生我也平等地利益他。坏众生对其他的人坏,而我对他还是平等地利益,我跟他结上缘,将来好给他说法,慢慢地度他。我光布施好众生,坏众生我不布施,这就不是平等布施众生了。坏众生我也平等地布施他,起码坏众生也欢喜我。欢喜我、高兴我就有缘,将来给他说法就容易接受了,这位菩萨等施一切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五)摄受众生

        摄受,四摄法里面都是摄受。先给他众生说爱语话,说的语言叫他爱听。然后众生需要啥,我就给他布施啥。利行,众生有困难就帮助他,做利益他的事情,不要恼害他,让他生欢喜心。四摄最难的一个就是同事,善众生跟他同事就是做好事,坏众生跟他同事就做坏事。菩萨有妙用神通跟着坏众生做坏事,方便善巧,令坏众生改邪归正,舍恶从善,令坏众生改成好众生,这是摄受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六)专求佛法

        专心求佛的善妙法。为什么要专门求佛的法呢?菩萨不学一切法不得一切智,不得一切智就不能度一切众生。所以菩萨要专心专意好好学习佛法。学了佛的法干啥呢?要依法修行,学了不修是不行的。学了一定要修,修了以后起啥作用呢?学成了以后就有神通妙用了。有了神通妙用干啥呢?作大佛事,建立道场,弘法利生。所以,菩萨一定要专心致志学佛的法,要用金刚坚固的心学佛的法,学了就一定有大成就;你没有金刚坚固的心,学一学就不爱学了,那就不行了。

        (七)尘数大劫行菩萨道

        经过世界微尘数的大劫而行菩萨道。学佛的法就是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。把佛的法学会以后不是短时间行菩萨道,经过世界微尘数的大劫行菩萨道。行菩萨道要金刚不动摇的心行。你没有金刚智的心,不要说经过世界微尘数的大劫,经一个大劫都行不通的。所以上面是金刚不动的心,下面是如金刚不动的心。要有金刚心、金刚智、金刚力。没有这种金刚不动的心,就是凡夫了。

        (八)成就根力

        发了金刚坚固不动的心以后,专求佛的法,把佛的法求来了就要好好地修,修成就后,行菩萨道,益于众生。经过世界微尘数的大劫,行菩萨道,心如金刚,坚固不动,这样子才能成佛,你不这样子成不了佛。这就是成就根力,到了十行的菩萨,能行菩萨道就根深蒂固,就有大力量了。所以说第九行善慧行的菩萨大力成就,也可以说布施的大力成就,净戒的大力成就,忍辱的大力成就,精进禅定的大力成就,妙慧善巧的大力成就,大愿、大力、大智慧都成就了,成就了才能行菩萨道。

        (九)成就种智

第十个是真实行。真实行大智成就,根力成就,种智也成就了,就是成佛的种智。佛的大智慧就是佛的种子,你得到了大菩提心的种智以后,把菩提种子种到八识田中,一定生长菩提根芽,一定长出菩提的枝叶,然后开菩提花,结了菩提果就成佛了。所以成就种智,就是佛的大菩提心,佛的种子,佛的大智慧成就了。

    (十)尽未来际修普贤行

        普贤菩萨就是普贤如来,过去久远劫就叫普贤佛、普贤如来,现在叫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的每一个大愿都是尽未来劫,虚空无尽、世界无尽、众生无尽、众生烦恼无尽,我愿无尽。成了佛,大愿菩提度众生,不是说我成了佛了,满愿了,就再不修行了,不是的。普贤大愿尽未来劫常常地修行,不停止的,众生度尽了就不行普贤愿了。哪一个菩萨不是这样呢?菩萨位是“公位”,每一个菩萨、每一个众生要成佛,都必须要经过这个位。要成就如是“公位”必须要有金刚的智慧,金刚智的心力才能够做到这个事情。

十、真实行菩萨得十种不舍法

        第十是真实行。真实行这个名字叫得好,从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就不要有虚假,自己常常观照自己。假如有虚假就麻烦了,有虚假,因就种错了。好比咱们发菩提心到寺院维持一个道场,真实不虚地要发心,假如为名为利就不真实了。见了过去的金银七宝,见到现在的人民币糊涂了,把啥都忘掉了。凡是有一丝一毫不真实的发心,自己的因就种错了。所以从最初发菩提心,要发真实的菩提心。总而言之断恶修善,在断恶修善这一方面真实不虚。是恶法一定要断,是善法一定要修。善巧方便真实不虚,大智就成就了。大智就是大光明藏,大光明藏破除一切愚痴黑暗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十位的真实行菩萨发金刚心,有十不舍法,也就是说他不舍的有十种法门。菩萨虽然知道三轮体空,虽然知道无我、无人、万法皆空,虽然知道这个,依然发金刚不坏的十种大菩提心,十种不舍法,这种发心犹如金刚一样,是真正地坚固爱护,坚固不舍。金刚不舍还是要住在三轮体空里面,十种法门不舍犹如金刚坚固。三轮体空的妙智犹如金刚,而十种法门不舍也犹如金刚。这就不好讲,不好懂了,一定要懂这才是真实的智慧,大智成就了。三轮体空这个妙智慧的心,犹如金刚坚固,要住在三轮体空里头,而对于十种法门不舍,坚固犹如金刚,互无障碍。这个一定要懂了才能修,你不懂就修不成。

        (一)不舍大愿菩提心

        虽然知道无我、无人、万法皆空、三轮体空,而不舍大愿大菩提心。普贤十大愿王,成佛的大菩提就住在三轮体空里面金刚坚固不舍,这个不舍犹如金刚的不动心,还要住在三轮体空里头,你说难也不难?三轮体空犹如一面大镜子,确实这个大镜子没有执着,说他的功德无执着,也可以说等于金刚坚固了。不舍大愿大菩提心,佛来了现佛,不是说三轮体空就不能现佛了,一定能现佛。现了佛,他的功德犹如金刚,三轮体空无我相也犹如金刚一样坚固,自然能现也犹如金刚,不能说三轮体空就不现佛菩萨相了,而且空有同时,同时能现。镜子无我相是空的,万相齐现是有的,空有同时的。正现的时候也是空,正现的时候也是有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同时不即不离。怎么叫不即呢?现出妙有来了不是空,就叫不即;不离呢?镜子是空体而现万相,万相是有相没有离开镜子的空体,而万相齐现。所以不空不有,不即不离。两方面的势力都大得跟金刚一样,不舍大愿大菩提心犹如金刚不动。

        (二)不舍教化法界一切众生

        大菩提心就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,大菩提心坚固了,不教化众生干什么?大菩提心就是体,而教化法界一切众生就是大菩提心的作用。你说你保持大菩提心不舍,坚固得跟金刚一样,大菩提心的作用就是教化十方法界一切万类的众生。体是金刚坚固,用也是金刚坚固,都要用来利益众生。

        (三)不舍上供下施

        上供无尽三宝、父母、师长,下施万类众生,普皆度脱,这个是保持不舍的,跟金刚一样坚固地不舍。

        (四)不舍庄严一切佛刹国土

        本来一个佛成佛,一个佛的国土都够用,你怎么多事呢?一切佛刹的国土你都要去庄严?心大果也大,光庄严我的国土,他的佛土我就不庄严了,这是私心。所以一草一木,一色一香,所有的功德回向法界,回向法界无自无他。拿行布法说阿弥陀佛庄严极乐世界依报,拿圆融法说阿弥陀佛的身尽虚空遍法界,极乐世界也遍法界;阿弥陀佛的法身无有障碍,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法性土遍满虚空法界,众生处处见得到,这就是庄严一切佛刹。心要是这样,所修的功德也是这样回向,如是因、如是果,所以华藏世界你要指定边际,不行的。“处处皆是华藏界,总教何处不毗卢。”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华藏世界,尽虚空遍法界处处都是毗卢遮那佛。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既然是这样,那么尽虚空遍法界都是阿弥陀佛法界藏身,极乐世界也是遍法界。这个道理很不好讲,不好懂。实际上你要是懂的话道理并不深,一切唯心造,心缘法界修的因,到了果上面就是这样。庄严一切佛刹,这种大菩提心愿而修成的事实功德,都犹如金刚不动。

        (五)不舍诸善知识尽心供养

        善财童子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,尔后又进一步亲近了一百一十善知识,然后说凡夫有量的心,是五十三位善知识,是一百一十善知识,实际上是佛刹微尘数的善知识。所以不是说我一定要亲近十方诸佛,诸大菩萨我就不亲近了,凡是能利益我,能给我说法教导我的都是我的善知识,越多越好。不舍诸善知识,尽心供养,恒常供养。我作为一个菩萨就是佛的弟子,是佛的弟子也可说十方诸佛都是我的善妙知识。我是十行菩萨,十回向的菩萨、十地的菩萨都是我的善妙知识,我都要供养、恭敬,都要向他学习。不舍诸善知识,这种不舍,金刚坚固的心不动摇。

        (六)不舍大悲,长养无量功德

        以大慈悲心长养法身、圆满报身、无量化身的无量功德。前面不舍诸善知识就是恭敬,然后大悲长养无量功德,就是在一切众生面前,以大慈悲心救护而得到无量的功德。供养父母、师长、十方三宝,就叫敬田,恭敬的大福田增长菩提善根;起大悲心普利一切众生,叫大悲田,大慈大悲利益众生的这个大福田,长养成佛的无量功德。不舍这个大悲长养无量功德的大福田。

    (七)不舍平等善根,方便善巧做大利益

平等心没有起分别,好众生我也平等利益他,坏众生我也平等利益他。要从平等而利益一切众生得大善根,要有方便善巧的大智慧。这第十就是大智成就了,方便善巧的智慧成就以后做大利益。怎么个大呢?身遍法界,面积广大;万类化身度的众生的数目广大;以无量的金银七宝、衣服饮食、庄房田地、国城男女乃至身命布施,福德利益广大。不舍平等善根,方便善巧做大利益,这是金刚坚固不能舍离的,现在不舍离,将来成了佛也不舍离。

    (八)不舍四弘六度大誓愿

        四弘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六度:“布施、忍辱、持戒、精尽、禅定、智慧。”誓愿总的来说是普贤十大愿王。我们再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大菩提愿,菩萨都学。不是学了这个佛的大愿那个佛的大愿就不学了,不是这样的,是都学。三世诸佛所有的大愿我们也都学,不但他学,我们天天晚上念《八十八佛大忏悔文》,你看后面“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诸佛所做回向,我亦如是回向”,这还不是三世诸佛大愿一起学习么?

        (九)不舍三世诸佛悲智神通无量妙用

        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大慈悲、大智慧,悲智双运为体,而起无量的神通妙用。所有这些我都要向三世诸佛学习,一点儿都不敢舍的。

        (十)不舍三昧光明依正庄严化生法门

        得到无量的三昧就是金刚定,也就是寂灭涅槃。大光明藏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以菩提涅槃为体,起什么作用呢?十法界依正二报的庄严,一起庄严起来了。庄严起来干啥呢?庄严起来好教化一切众生。佛无量的法门都要修,修了主要是为了度脱法界一切众生。众生爱好稀奇,我就给众生现出无量的圆满报身,现出华藏世界无量的庄严,把众生接引来,众生一见就开大智慧了,一见到无量的罪业就消除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功德林菩萨说十行已,十方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,六种震动,天雨宝花妙供,十方诸佛异口同音无量赞叹。十方十万佛刹微尘数菩萨,同名功德林来作证明,我等世界示说十行,言辞义理,不增不减,云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十行菩萨讲完了,明后天要讲十回向、十地,十地讲完就讲等觉、妙觉,把别教佛果也讲一下,讲完就讲圆教,这样佛因就算讲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