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宝信菩萨问佛,怎么样庄严佛土?庄严佛土大家要懂得,将来每个人都要成佛,我们将来成了佛国土庄严。现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,修福德、修智慧,就是将来佛土庄严的因,成了佛,国土世界清净庄严,就是庄严佛土。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就了,阿弥陀佛未成佛以前没有这个世界,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度众生,就是庄严佛土,成了佛有了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,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沾了阿弥陀佛的光。每个众生要成佛,提前都要修福修慧,就是准备将来成佛的时候国土世界庄严,这就叫庄严佛土。咋样庄严佛土?离了众生就没有办法庄严佛土,你修福也要在众生这里修,修智慧也是要靠利益众生来修智慧。离了众生菩萨就不能成佛,众生是帮助菩萨成佛的好良缘和好福田。
宝信菩萨问佛,如何庄严佛土?佛给出十个方法:
(一)发菩提心庄严佛土,感大乘众生来生其国
发了菩提心,当然就要利益众生。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,发了菩提心就要行菩萨道,发了菩提心就是庄严佛土。你是菩萨,你将来成佛的时候,大乘众生来生其国,你成佛了,国土世界庄严。发了菩提心的众生就是大乘众生,将来往生到你的国土来,都成了大菩萨,你成了大佛。
(二)修行六度庄严佛土,感六度菩萨来生其国
修行六度就是庄严佛土,你能修六度就是菩萨,你成了佛,六度菩萨来生其国。这个好懂得很,把这个记住,能做到就能成佛了。不要听了那么多,过去学了多少年,今后还要学,就把那一点记住,照这么做,就能成佛。佛的法这么好,听了,多少种一点儿善根,现在做不到将来一定会做到的。现在为什么做不到?这是无量劫的业障,障碍得深了,所以做不到。你现在听了欢喜,听了恭敬,就这一点善根种下去,将来业障轻了,善根增长了,力量大了就能做了。咱们现在只能说是种远因,种将来的远因,近因呢?马上能做到就是近因。我们现在业障重得很,被无量劫的业障障住了。法是爱听,听了也高兴得很,就是现在接受不了,听了不能马上实行,要是能马上实行,你马上就是菩萨,成佛就快得很。
修六度,什么叫六度呢?布施度悭贪的众生;持戒度毁犯作恶的众生;忍辱度瞋恨心的众生;精进勇猛度懒惰懈怠的众生;三昧正定度散乱心的众生;智慧度的是愚痴众生。假如你能修六度万行,那你马上就是菩萨。修六度万行就是庄严佛土,将来你成了佛六度菩萨来生其国,你看能做到多好。
(三)修四摄法庄严佛土,感四摄菩萨来生其国
修四摄法就是庄严佛土,能修四摄法就是菩萨,你将来成了佛,四摄菩萨来生其土。四摄是什么呢?
1.爱语
说爱听的话,你说的话让人听了欢喜,不要说刺耳的话,让人家听了起瞋恨心。这个爱语又不花钱。
2.布施
布施就要钱了,众生需要啥你给啥。你布施他,他就欢喜么,你给他说好听的话他也欢喜么。
3.利行
利行就是你做的一切事情,利益一切众生,不要恼害一切众生。要和众生结缘,你对众生好,他就亲近你了。摄取众生让他先欢喜你,亲近你,他自己就找你来了,你要去找他就不行,你找他,他远离你,不理你。所以你用这四种方法,摄取他,要他常亲近你,不愿意舍离你,这就好了。第四个同事,我们现在发菩提心,只能做到前三种。
4.同事
我们目前做不到,要证了无生法忍,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才能够修同事。地前未破无明修同事就有困难,有苦恼的。
所以修四摄就是菩萨,能修四摄法就是庄严佛土,这个清净国土都是福德庄严,没有福德不行。将来你成佛的时候,四摄菩萨来生其国;你成了佛,这些大菩萨来都是你的徒弟。
我们现在能办多少办多少,办不到现在就发坚固愿,我将来一定要这么修。这话给谁说呢?就是给你说的!你发坚固心现在做不到,将来一定要依教奉行,决定要这么修才能成佛,不然你就不得成佛。
(四)修四无量心庄严佛土,感四无量菩萨来生其土
如何是庄严佛土,修四无量心就是庄严佛土。什么叫四无量心?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、舍无量。充满虚空法界就是无量。心量放大,对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大慈大悲,大拔苦,大与乐。
1.慈无量
慈无量就是大慈。对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,我都要现身万类,把他们的生死苦给拔掉,让他出生死苦海。
2.悲无量
悲无量就是与乐。先让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把苦断了,然后证大菩提涅槃,永远享无边快乐。证菩提涅槃不光是自己享快乐,要尽未来劫度众生,让无量众生同享快乐。
3.喜无量
喜无量就是大喜。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生大欢喜。这就叫大喜。
4.舍无量
舍无量就是大舍。无我相、无人相、三轮体空地舍,这就叫大舍。你把生命舍了不算大舍,你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法相,发菩提心,尽未来劫,利益众生而无执着了,这就叫大舍。无我相,你舍生命,我相没舍,不算大舍。做了金轮王,把国城男女都舍了,有我相存在不算大舍。你所布施的金银宝物、国城男女,衣服饮食、乃至国土,你认为是我布施的,不算大舍。万法皆空,万法不空不算大舍。舍了以后,一切无执着,舍了跟没舍一样,这就叫大舍。
菩萨修这个就叫四无量,慈无量广大无边,悲无量广大无边,无量的众生离苦得乐,得大解脱了,菩萨生大欢喜。尽未来劫普度一切众生,舍生命,舍国城男女,舍无量的七宝,利益众生。舍了是万法皆空,一点不执着,不执着我的功德大,这就叫修四无量心。这是因,将来成佛的时候国土庄严。你四无量修成了,最后成了佛,四无量心的菩萨来生其土。如是因,如是果。
(五)修十波罗蜜庄严佛土,感十波罗蜜菩萨来生其国
庄严佛土咋庄严呢?十波罗蜜就是庄严佛土,十波罗蜜就是十度,十度就是十波罗蜜:施波罗蜜、戒波罗蜜、忍辱波罗蜜、精进波罗蜜、禅波罗蜜、慧波罗蜜、方便波罗蜜、愿波罗蜜、力波罗蜜、智波罗蜜。第六个慧波罗蜜又开出四个:
1.方便善巧波罗蜜
这是由慧里头开出的方便善巧,没有方便善巧,死执着就成了障碍,不能度众生。
2.大愿波罗蜜
由慧度里再开出个大愿波罗蜜,有了大愿度众生,吃了苦,心里也是欢喜的;愿度一切众生,愿意代众生受无量的苦,这就是愿力。有个居士叫刘宝华,爱讲卫生,干净得不得了,后来嫁了一个军官,家里有个娃娃。她正吃饭呢,手里端着饭还抱着娃娃,正吃着哩,娃娃噗嗒一下给拉了一身的稀屎。她还高兴地笑,把碗放下先给娃擦,然后自己赶紧换衣服,一点儿不生烦恼,一点儿也不生气。啥原因呢?愿,她愿意么。衣服脏了她换,娃娃拉下稀屎她给洗,不生瞋恨心也不讨厌。她爱这个娃,愿意受这个苦,心里高兴啊,所以就没有苦。要知道菩萨发愿利益众生,代众生受无量苦的时候就不认为是苦,还生欢喜心,而且不烦恼。假如你不发愿,哎呀,众生难度,难度就不度了么。
3.大力波罗蜜
由慧度又开出大力波罗蜜。行菩萨道要有大力量,没有大力量,菩萨道是行不通的。
4.大智波罗蜜
由慧度又开出第四个大智波罗蜜。
怎么十度又叫十波罗蜜呢?你修行六度,假如有我相、人相、万法不空,执着于有,这只能叫十度,不能叫波罗蜜。菩萨要布施就度了悭贪。你生生世世布施,就永远不会受贫穷。布施能够度脱贫穷困苦,来生决定不会堕三恶道,生人天道中受胜妙乐,布施度的就是悭贪。度,能解脱苦,但它不是波罗蜜,波罗蜜是印度梵文,翻译成中国文就是到彼岸。什么叫到彼岸?布施而没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没有法相——布施的不是金银宝物吗?谁布施的?我布施的嘛。你布施谁哩?布施一切众生——要把我相空了,接受你布施的众生也要空了,你所布施的金银宝物,一切都要空掉,这才叫到彼岸,才叫波罗蜜。你一样的布施甚至把命都舍了,救了无量的众生,舍了无量的金银宝物,把我相、人相、万法不空,不能够成佛的。我相要是存在,连小乘的初果小罗汉都证不了,要想证初果绝对要破我相。别教的初住菩萨破我相,圆教是初信菩萨破我相。我相要是破不了,还想登菩萨位,那是不行的。你有我相行菩萨道,就是经无量百千万恒河沙劫,也到不了别教初住菩萨位,到圆教初信菩萨位也不行。要想登圆教的初信,别教的初住必须破我相,这是一个生死关。我相破不了,那就当凡夫。
布施只能度贫穷困苦的苦恼,不能了生死,就是你福报大当天王都可以,但不是圣人。你持戒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,利益一切众生,而我相存在,认为我持戒了,人家还不持戒。你这样持戒就是我相存在、人相存在。持戒就是个法,把一切的清净戒都持住了就是个法,用各种戒条的善法断一切的恶法,这些都是法。你法相不空,老执着我持戒清净,见到人家都不持戒,这个是凡夫不是圣人。
你想证初果罗汉想登小菩萨位,把持戒的这个我相断了,不去见人家破戒,这是人相断了,把你持戒的这个执着去掉,不要有我持了清净戒而人家不持戒,把这个法相要空掉,空掉了就无障碍。并不是空的就啥都不知道了,给你说好比镜子一样,镜子没有执着,你持戒,是好相现在镜子里头了,不持戒,是坏相也现在镜子里头了。镜子并不是说好相坏相它不知道,你持戒知道你持戒的功德大,他犯戒也知道他堕地狱,这个镜子照得明明白白的,而没有分别心。镜子没有我相、人相、万法皆空,万法全照见了也是空的,万法走了镜子里头啥也没有了。这个心能跟镜子一样,就成圣人了,要不然永远当凡夫。
忍辱咋行菩萨道?忍辱也是个法,人家对不起你是恶法,你能忍辱是善法。你法相不空不能了生死,只能说持戒不毁戒,毁了戒要堕地狱,你持戒就不堕地狱,不堕恶道。忍辱呢?度瞋恨心众生,你瞋恨心来了造下罪就要堕三恶道。你能够忍辱、不报复、不瞋恨、不造罪,可以度你不下三恶道。这是度,不是波罗蜜,这不能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,一定要无我、无人、万法皆空,才能到菩提彼岸。只要有我相存在,不但不能成佛,不能证无生法忍,连个小罗汉初果都证不到。
精进勇猛度的是懒惰懈怠的众生,当然精进勇猛修善法,断一切恶法,将来是离苦得乐,我相存在是不能了生死的。
你说你参禅,由于我相存在,参禅也不能了生死的。参禅,禅定是菩萨度散乱心的众生。你有我相、人相,参禅也是个法,执着法相,不是了生死的善法,不是波罗蜜,不能够到彼岸。乃至方便善巧、大愿、大力、大智,都要三轮体空地修,不是三轮体空地修,决定不是圣人的因,不是波罗蜜,不能到彼岸。所以修十度就是要无我相地修,无人相地修,万法皆空来修,这才叫十波罗蜜,修这十波罗蜜就是庄严佛土。
你现在修十波罗蜜是因位菩萨,将来有了神通智慧就是果位菩萨,照这样修十波罗蜜圆满以后,最后成佛你的国土世界清净庄严,十度菩萨来生其国。你修十度是因,将来成佛,无量无边修十度的众生,生到你这个国土来,所以庄严。怎么庄严?十度修圆满了,福德圆满,国土庄严。十度圆满了,五智十身庄严法身,正报圆满;成了佛以后国土世界,无量的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眷属庄严,这就是庄严佛土。
今天讲的庄严佛土的十个条件,你只要从今天开始,把这个记住不忘,就照这个修,一直修到尽未来劫,你一定能成佛。你把它要背过,现在能做多少做多少,现在做不到发愿将来一定要这么做,这么修,要成佛就是这样的。
(六)三十七道品庄严佛土,道品菩萨来生其国
三十七道品我们都讲过了,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,修这三十七道品就是庄严佛土。将来你成了佛,道品菩萨来生其国,修三十七道品的这些大菩萨,都生到你这个国土来。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,我们要向阿弥陀佛学习。我们把这个讲完了,要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这三十七道品就是庄严佛土,将来成了佛,国土清净庄严,跟极乐世界一样。
(七)大回向心庄严佛土,回向菩萨来生其国
第七个大愿,宝信菩萨问佛,如何是庄严佛土?释迦牟尼佛给宝信菩萨答复说,大回向心就是利益众生,庄严佛土。大回向心是因,将来你成了佛,回向菩萨来生其国。咋个回向呢?普贤十大愿文回向极乐世界万善同归,一生所修的福德善根,悉皆回向西方极乐世界,然后回向无上菩提。将来你成佛的时间,国土世界清净庄严,大回向的菩萨来生其国,阿弥陀佛为代表,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修的,我们向阿弥陀佛学习就行了。
(八)灭八无暇庄严佛土,八有暇人来生其国
宝信菩萨问佛,如何庄严佛土?释迦牟尼佛答,灭八无暇来庄严佛土。将来你成了佛,八有暇的众生来生其国。什么叫八无暇?什么叫八有暇?八无暇就是八难,改个名字就不晓得了,“三途八难俱离苦,四恩三有尽沾恩。”八难就是:
1.地狱
2.饿鬼
3.畜生
是最苦恼的,最是在大难中的。
4.我们人间盲、聋、喑、哑
是人间的大难,那比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好的多了。
5.人间生在佛前佛后是大难
你生在人间没有佛,你阳寿完了下地狱,佛却降临世间,这就是佛前的难。佛正住世的时间,你在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道里没出来,佛灭度了你才转世为人,这是佛后难。
6.北俱卢洲难
这地方没有三宝,佛不到那个地方去。
7.无想天
外道,不相信三宝,不闻三宝名字。
8.非非想天
也就是外道,不相信佛的,咱们人间就有。
生在八难中就是八无暇,只剩下受苦了,无暇来修行。灭八无暇就成了八有暇,什么叫八有暇呢?不逢八难,不堕八难,常遇三宝而修行,这就是八有暇。利用神通智慧,来调伏一切众生,令众生把八无暇的因灭掉,能有这个功德就是庄严佛土,将来成了佛,八有暇的众生来生其国。
(九)心住十善是庄严佛土,住十善人来生其国
十善是一切菩萨道的基本,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修行离不了这三业,一切善妙法都不能离开这十善。这个反面就是十恶,一切的恶因、恶果都没有离开十恶,十恶是身、口、意所造。你的心要常住十善法中:
1.身不造杀、盗、淫,把恶止住
身不杀生而放生,身不偷盗而布施供养,这就成了善。身不做邪淫的事而用身体来拜佛,用身体来建道场,做一切利国利民的事业,这是身的三善。
2.口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
口给人说法语、说正语、说和诤语,口念佛菩萨圣号,读诵大乘经咒,讲经说法,这是口四善。
3.心没有贪了,具足无量的大舍心
无我相就是大舍心。无法相、无人相、三轮体空是名大舍。不瞋恨而具足大慈悲,不愚痴而具足佛的大圆满觉的智慧。
这十善,包括佛一切善妙法门。能够修十善法,佛的善妙法门就具足了,这就是庄严佛土。将来你成佛的时间,修十善的菩萨来生其国。
(十)悲智双运庄严佛土,具悲智人来生其国
悲智双运庄严佛土,将来你成了佛,悲智双运的大菩萨来生其国。悲就是大慈大悲,救护众生,智就是大圆满觉。佛的两种大功德,第一个就是大智慧,佛的功德以大智慧为体,以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为作用。这个体用具足以后,悲智双运,就像双脚一样能走路,如两个车轮子一样能运转。干啥呢?修福修慧,普利众生。将来成了佛,国土庄严,悲智双运的大菩萨来生其国。你成了佛,国土是无量妙宝所成,无量的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都有大神通、大智慧、放大光明。庄严佛土是庄严依报。五智十身相好庄严,光明神通妙用庄严正报,就是身体。无量的诸大菩萨海会围绕,就是庄严眷属。你把这个记住,就照这个修,现在办不到,尽管发愿一定要这么修,这就成佛有余了。
“佛告宝信菩萨,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。”
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就是我们刚讲的这十条,这十条就是行菩萨道。
“不尽有为,不尽无为”
你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,用什么态度来实施呢?重点要不尽有为。佛说的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你把这个记牢,一切有为法就如梦幻泡影,是假的么,你还在那里执着干啥?不尽有为是不要再这么执着啦,这些法都是幻化的;不尽有为是不要把有为法完全当成空的、断灭的。尽就是消灭了。不尽无为,菩提涅槃就是无为法,破无明证法身都是无为法。
“以有为法大作佛事,严净佛土,转正法轮,觉化有情,现法界身”
不尽有为还不尽无为,这是什么道理呢?以有为法大作佛事,众生都在有为里头,你不利用有为就不能大作佛事,一切佛事都是有为法。大作佛事干啥哩?严净佛土、转正法轮。极乐世界就是有为法,严净佛土,转正法轮,觉化有情,令一切众生都觉悟,教化一切有情发菩提心、行菩萨道,将来都庄严佛土,同成佛道,现十法界身。上至佛身,下至地狱,现正报身体,现依报的国土,能这样现都是有为法,为利益众生。
“上为如来法王,中为八部神王,下为恶道狱王”
上为如来法王,在众生看来就是有为法。佛就是法王,佛为法王,于法自在,能转动一切万法,一切万法不能转动佛,这都在有为里头,佛为法王是最高尚的。
现八部神王:天王、龙王、人王、乾闼婆王、阿修罗王、迦楼罗王、紧那罗王、摩睺罗伽王。现天王就是教化天人,现人王就是教化人,现龙王就是教化龙,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王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统领八部鬼神,这把万类众生都包括了。现八部的鬼神王身,好度八部的眷属,这都是有为。不尽有为?都落空了?你倒是证到空了,可众生都在有中,空的众生一个都没有,所以在有为法里头,现如来法王也是有为,现八部鬼神王也是有为。
下为恶道狱王,现阎王爷啦,现地狱里最大的十个大鬼王,他们都归地藏王菩萨管。要说啊,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头,是最大的一个鬼王。咱们一说鬼王,好像是鬼王比人轻贱些,嗨,我们死了都是鬼,天王、天仙,死了都落到鬼道里去了,所以阎王爷和地藏王菩萨权力大得很,三界所有的天王、天仙福报尽了,都逃不出十殿阎君的手掌心。十殿阎君是地藏王菩萨的十个大弟子,初一、十五十殿阎君要来朝拜地藏王菩萨,汇报这半个月的情况,再来请教下半个月的事。地藏王菩萨在三恶道中是最大的王,下来十殿阎君就是最大的大鬼王,然后再下来才是百千万的小鬼王。发菩提心行菩萨道,要现鬼王身,鬼神无量,多得很。你给他当王就好统理他、好教育他,他不听了有权治他,你不是王就没办法治他,所以这才叫大作佛事。
“代他众苦,令他解脱,同证菩提”
普现万类,现如来法王,现八部鬼神王,现恶道狱王,现这些身代他众苦。面燃大士为度饿鬼也现个饿鬼,饿鬼口吐火焰,他也口吐火焰。你看面燃大士,他变那个形状就是代众生受苦,那他是不是很痛苦呢?他是无苦的,就是做个样子,口吐火焰,真正的饿鬼是苦得不得了。面燃大士现的苦样子,他是慈悲心现的,他没有苦。这是代众生受苦,令一切众生得大解脱,同证无上菩提涅槃,普皆成佛。
不尽有为,你不能就住在空空洞洞里头,一说到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你就住到空里头。“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照这个观,给众生讲让众生不要执着,他已经得大解脱不住在这里了。不尽有为是不能把有为推翻,灭掉,现在利用这个有为,是为了作大佛事,转大法轮,普度一切众生。利用有为而他自己已经证到无为,有为不能够破坏他的神通智慧,他住在无为现有为,而有为不能障碍他。有为会给众生作障碍,但有为不能给证无生忍的菩萨作障碍,菩萨在有为中是无障无碍的。
“不尽无为,虽观诸法无常,不舍大悲救度众生”
不尽无为,无为就是空,你要尽无为就是执着无为,就住在无为里头了,不能执着无为,也不能够住在无为里头。不尽无为就是不要把无为灭掉,或者执着无为。不尽无为咋个讲呢?虽观诸法无常,一切法无常就是无为。虽然是观诸法无常,但是不舍大悲救度众生,还是念念利益众生。
“虽观无我,现身万类念念利生,而普度众生”
虽观无我,无为法就是无我,虽然观无我,但现身万类,念念利生。你看,现身万类成了有为,念念利生还是有为,不是光住在无我里头空空洞洞地。空空洞洞那是四果罗汉,他住在寂灭涅槃里头不利益众生,这就是住在无为里头了,菩萨不是这样的。
“虽证无生而普度众生”
虽然证到无生法忍而普度众生,不住在无为里头。
“虽证涅槃不堕寂灭”
证大涅槃,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五智十身,就证一分菩提涅槃。证了菩提涅槃,不堕寂灭,也不住在寂灭定中。要圆证菩提涅槃,那就得四十二品破尽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五智十身,那就证到菩提涅槃的边界。四十二分菩提涅槃,证到一分他还有寂灭,而不住寂灭定中。
“虽观法空,不舍化度”
虽然观察到万法皆空但不舍化度,不舍教化众生。要说万法皆空,众生也属于万法,众生要是空了那还教化他干啥哩?所以不舍教化众生。
“虽观大舍,不舍五智十身,悲愿利生”
《金刚经》上说菩萨所度“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无色、若有想、若无想、若非有想、非无想”十类众生,这也就包括万类众生。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,不执着一个众生是我度的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说的。不执着一个众生是我度的,不是让你一个众生都不度,你要是弄颠倒了,一个众生都不度,那有啥用呢?证无生,得了无生的体,要起作用。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,而不执着是我度的,这叫大舍。金轮王把七宝、四天下都舍了,不执着我舍的东西多,我的功德大。舍了不执着就是空的,这就是大舍。虽然说是大舍,一切都舍,但不舍五智十身,不舍悲愿利生。
“不舍四摄六度、十波罗蜜、四悉檀、六神通等等”
大舍就是一切舍,而不舍四摄、六度、十波罗蜜、不舍四悉檀、不舍六神通,六种大神通念念利益众生,把这个不能舍掉,舍了就不能度众生。
大舍一切舍,而不舍弘法利生。一会儿叫人舍,一会儿叫人不舍,究竟是舍不舍?舍,不是不舍,这一点是要肯定下来的。菩萨的大舍就是一切不执着,不执着我相、人相,不执着一切万法,这是大舍。菩萨不舍利益众生的一切善妙法,这是不舍而舍,这是体用,方便利益众生。他与众生不一样,众生是念念执着、处处执着,菩萨大舍是住在大舍里头,普利众生而不执着,所以听法要会听。
二地菩萨给众生说法,这个经叫《胜思维大梵天王所问经》,大梵天王问佛:云何菩萨其心,坚固不倦,愿不中悔?菩萨的心云何能够增长善根,能够得四无畏?如何能增长白法?如何能够善知诸地?诸地就是十地么。菩萨又问,云何能够方便教化一切众生?如何能够随顺众生?如何能住菩提心,如何能够勤修妙定?这个跟妙慧菩萨问佛十法差不多,妙慧菩萨问佛十法是果,佛告诉你如何去修能满所愿是因。
(一)菩萨其心,坚固不倦
菩萨的心,跟金刚一样坚固,不疲倦。众生的心就不是这样。金刚心不疲倦,一定要破无明证法身,才能够证到这个境界。菩萨前面是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到了行不退就坚固了,念不退一定要破无明证法身才念不退。如何坚固不倦,久行菩萨道?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住大悲心
一切众生都在生死苦海里头,以大慈悲心观一切众生如同子孙。爷爷爱孙子,父母爱儿女么。子女掉到火坑里头或者是掉到海里头,父母能够放得下吗?菩萨如果住在大慈悲里头,度众生就不疲厌了,救度众生的心就如金刚一样坚固,不疲乏困倦。不住慈悲心就容易疲倦,你一会儿起慈悲心,一会儿起瞋恨心,这就不行。一个发了菩提心的真正修行人,对众生不能起瞋恨心,要常久住在慈悲心里,对众生常起救苦救难心,拔苦与乐。
2.精进不懈
度众生,要有精神才能精进。要精进努力永不停止。
3.生死如梦
观生死如梦。菩萨破无明就好了,未破无明时,生死还是有苦恼的。生死有苦恼,要观生死如做梦一样,是虚幻的,不要执着,菩萨一受苦,心里烦恼起来就不想度众生了。要观生死如做梦一样,好梦享乐,一醒来就空了;做梦受苦,一醒来也空了。未破无明以前,菩萨在生死苦海里也有苦恼。观一切生死犹如做梦,是虚幻的,不执着,受一点苦过去了就空了,这样就可以度众生不疲厌。
4.常住佛智
常住佛大圆满觉的智慧。这样坚持度众生的菩萨心就不退,没有佛的大智慧,菩提心就要退的。因此要常住佛智。
修这四种因,就可以坚固菩提心,永远不退,不舍离众生。
(二)菩萨其心,愿不中悔
发了大菩提愿要度众生,誓愿成佛。发了这个愿,中间遇到困难了,哎呀,我不应该发菩提心,我不应该发愿度众生,众生太难度了,这就是中悔。大菩提愿度众生,中间要没有失悔心。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自行化他诸法无我
诸法无我,你住到这个万法皆空,万法无我的境界里头,既然无我也就无人了。自行化他,自己住在法无我里头,也劝一切众生住法无我里。自己住法无我里了,受一点苦就不执着了,不执着也就没有苦了。
2.不贪乐受头陀苦行
不贪乐受,单为利益众生,自己不要求乐的享受,作头陀苦行。头陀苦行就是修治身心净除烦恼尘垢的十二种梵行。十二头陀行严格的是过午不饮浆,把水变成白的就叫浆了,豆浆、奶粉、米汤、稀饭、面汤,过午就不能喝了。渴了喝点开水,喝点茶都可以。十二头陀行日中一食过午不饮浆,这就很严格了。但三衣,常乞食,在垃圾坑里捡人家不要的那些脏衣服,加了碱水洗上七次,就可以缝着穿,这是粪扫衣。腐烂药,得了病,人家药铺里药生了虫,不要了扔到垃圾坑,把那些腐烂的药拿来熬一下喝了治病,就是这样的。头陀行,不住房子,晚上不倒单,常坐不卧,一辈子不睡觉;住山洞,石头窑里头,再不就是树下坐、丘间坐、陆地坐,常坐不卧。一共有十二种头陀苦行,总而言之要有禅定,咱们现在人受不了那个苦。这就是说不要求乐,能修十二头陀苦行,自己消无量的罪业,也可以说代无量众生受苦,给无量众生做身教。讲经说法是言教,而以身修行,叫众生看样子,就是以身教化众生。
3.以大乘法,自行化他
发菩提心就是修大乘法,自己修大乘法,而教化一切众生都修大乘法。
4.明信罪福,业果不失
一定要明信因果,一定要相信造罪感恶的果报,修福感善的果报。自己讲因果也教众生讲因果,自己修行给众生做业果不失的模范。修福就是善业,你不回向,就自然感得人天果报,由福的业来生富贵,或者是生到天上去。以这个福业,回向往生极乐世界,就能往生极乐世界,你不回向,造下罪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或变成人,盲聋、喑哑受苦报。业果不失,做的善业和恶业,果报不会丢失了的。所以自己要常常警觉,常常教化众生明信因果,不要错因果。
(三)菩萨其心,增长善根
善根天天要增长,不要堕落下去。如何能得这个好果报,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;
1.以清净戒,自行化他
持清净戒,善根才能天天增长。你要犯了戒,善根就断了,恶业重罪就增长了啦。所以要常常持清净戒,自己修行而感化众生。
2.广学多闻,自行化他
广学,读诵大乘经咒;多闻,要多亲近善知识听法。自己这样行持,也要教化一切众生广学多闻,也要好好地修行。
3.常修供施,自行化他
常常供养三宝就是福,你的善根就增长;常常布施大地众生,你的善根也就增长了。所以自行化他,自己照这样修,令一切众生也要供养三宝,布施一切众生。
4.示现出家,自行化他
出了家就是离俗,假如有父母妻子,修行就有障碍,出了家就无挂碍;菩萨示现出家就是给众生做样子,让众生也学着出家修行。释迦牟尼佛就是示现出家修行,以引导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出家修行。自行化他,利益一切众生。
(四)菩萨其心,得四无畏
菩萨的菩提心如何能得到四无畏呢?就是讲经说法不害怕,你讲法的时候如果有大法师来听法,或者有文化高的大居士来听法,就把自己吓得不敢讲了。经义讲不下去了自己也害怕。一共有四种恐怖,四种无畏。如何修四种无畏的因呢?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不求名利,自行化他
就是你讲经说法的时候,不要求名利。自行化他,教化一切众生也这样做。
2.能忍毁辱,自行化他
一切人毁谤你,能够忍受,教化一切众生,也照这样修。
3.不贪世荣,自行化他
世界上一切荣华富贵自己都不要贪,令一切众生也这样修行,将来感的果就是四无畏。
4.不惧众苦,自行化他
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,有种种苦难。惧者就是害怕,你不要恐惧害怕,只要是利益众生,护持三宝,或者是转大法轮,自己吃了苦不要害怕,勇敢地去办。这样子将来感的果报,就是四种无畏。
(五)菩萨其心,增长白法
大梵天王问佛,菩萨如何能够增长白法呢?白法就是善法,也就是佛的法;黑法就是恶法,也就是邪见外道的法。众生如何能够增长善妙的佛法呢?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以大菩提,自行化他
自己发了菩提心要行菩萨道,也要教化一切众生这样做。
2.修诸善根,自行化他
修一切的善根。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就是善根。自己照这样修,也教一切众生这样修。
3.守护正法,自行化他
菩萨见人家破坏三宝,与破坏三宝的恶魔也起大斗争,甚至舍命来斗争。要守护正法,就要这样做的。自己要守护正法,劝一切人也要守护佛的正法。众生要是见闻佛的正法,就能出生死苦海,得大解脱。佛的正法要灭了世界就黑暗了,众生就光剩下造罪,不得解脱。
4.以智慧力,普化群生
你有大智慧力,要普遍教化一切众生,不是说光教化人类。唐朝的金刚智上师从《大藏经》里录出早晚课,叫我们天天早晚念诵,这就是作大佛事,转妙法轮,也就是普度一切众生。不光是度人,晚上放蒙山专门是度鬼神的。所以增长佛白净的善妙法,一定开大智慧,有了神通,万类现身度众生;没有神通了,咱们诵经持咒,拜佛念佛,以这个功德,回向法界万类众生。这都是普化众生。
(六)菩萨其心,善知诸地
大梵天王问佛,菩萨的心如何能够善知诸地,如何能够知道诸地的功德。如何能够得到诸地的果报?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集诸善根,自行化他
集诸善根就是持戒修行。把戒学好,持戒清净了,要学教修定,然后学论。最初要学《百法明门论》《摄大乘论》《显扬圣教论》《大乘起信论》,再进一步要学《俱舍论》《因明论》《唯识论》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这部论典有一百卷,《大智度论》也是一百卷,这样就开大智慧了。要知道初地至十地的功德,就要亲近善知识,修戒、定、慧,精通三藏,集诸善根。由集诸善根当大法师,教化一切众生也这样学。
2.离诸过失,自行化他
以戒来轨持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身体不做错误的事情,嘴巴不说错误的话,心里不要打妄想。起贪、瞋、痴的烦恼,就是过失。心中要具有佛的大智慧、大慈悲。口中要讲利国利民的话,给人讲经说法、读诵大乘经咒,念佛菩萨圣号。身体要作佛事,建道场,转法轮,度众生,这样就没有过失了。自己这样修,也教化一切众生这样修,让身、口、意三业没有过失。
3.善知方便,起大回向
善知方便,知道善巧方便啦。由第六度的慧度,开出最后四个。第七个就是方便善巧波罗蜜,第八个是大愿波罗蜜、第九个是大力波罗蜜、第十个是智波罗蜜。要善知方便起大回向。看《华严经·十回向品》,就知道什么叫大回向了。普贤菩萨,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到十者普皆回向,你不会大回向,去读《普贤行愿品》就知道大回向了。
晚课八十八佛念完了,就是大忏悔也是大回向,它是灭罪的回向。然后是发大愿:“若我此生,若我余生,曾行布施,或守净戒,乃至施与畜生,一抟之食;或修净行,所有善根;成就众生,所有善根;修行菩提,所有善根;及无上智,所有善根。一切合集,校计筹量,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不会发愿,不会回向,你看“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,所作回向,我亦如是回向”。过去的佛、现在的佛、未来的佛,人家都有智慧,人家都会发愿回向。三世诸佛如何回向,我亦如是回向。文辞简单,但是意思很丰富。“众罪皆忏悔,诸福尽随喜”。无量无边的罪业,今天都求忏悔;十方诸佛、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乃至六道众生,所有的功德我皆随喜了。
“及请佛功德,愿成无上智”。念八十八佛就是在请诸佛,不是说光是八十八位佛这些数目,前面“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”,这佛就多得很了;“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”,这是法宝;“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”,尽虚空遍法界,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持戒的转法轮僧、持戒的修行比丘,一起都皈依了。后面诵八十八佛是别相,前面是无尽三宝。“及请佛功德,愿成无上智”。请无尽三宝的功德和八十八佛的功德。念一个佛名都有功德,你念佛的名号就是在请佛,南无就是请佛。愿成无上智,无上智就是佛。“去来现在佛,于众生最胜”。去就是过去,来就是未来,去来现在佛,现在佛就是现在十方的佛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,于众生最胜,在九法界与众生中最胜。“无量功德海,我今皈命礼”。无量无边的功德海,我今向他顶礼,向他学习,这不就是大回向吗?
要知道菩萨的心能够善知诸地,他未登地以前,就知道十地的功德了。我们现在,嗨,简直是不沾边,还是个可怜的凡夫。要想知道诸地的功德,就要善知方便度众生,就要念念回向法界,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同证无上菩提。要这样回向就能开大智慧,就能知道十地菩萨每一地的功德。
4.常勤精进,断恶行善
照这样子断一切恶法就消无量的罪业,修无量的善法就增长无量的福德智慧。福德智慧增长了,十地菩萨的功德,慢慢自然就明白了。
(七)方便度化
大梵天王又问佛,菩萨的心如何能够达到方便化度呢?佛言成此四法,能满所愿:
1.随他心意,示教利喜
随众生的善根、福德,随他的意,给他开示,教化他,利益他,让他生欢喜心。这样,你将来开的方便智慧,见到什么众生,你都能化度他。
2.见他功德,起随喜心
见一切众生做一点好事,要尽管赞叹,尽管给他帮忙,成就他。起随喜心,不要破坏。一破坏自己把因果就背上了。
3.自行化他,悔过除罪
自己过去无量劫造的业,或者是未学佛以前造的罪,一定要悔过除罪,向人求忏悔,这样就把罪灭除了。由这样自行化他,自己造的罪,好好地向大家发露忏悔,大家向你学习,都把业障忏悔了,罪也就灭了,将来这个业报就没有了。
4.常敬诸佛转正法轮
有佛出世了就请佛转法轮,没有佛出世咋办呢?请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诸善知识。善知识不一定是出家人,在家的男居士、女居士,只要能说法就都是善知识。你要请,你不请人家就没有办法来给你讲,你要请他说法,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。这也是佛事,你照这样做,劝导一切众生也这样做,将来你登了菩萨位,方便善巧的智慧就有了。
一切不离因果,能够随众生的心意示教利喜,将来你得无量的智慧,诸佛就会方便开导教化你。能够见他人的功德起随喜心,能够自行化他悔过除罪,能够常请诸佛或者善知识转妙法轮,令一切众生也这样做,将来佛法就会大兴。
(八)菩萨其心,随顺众生
大梵天王问佛,菩萨如何能够随顺众生呢?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头就有恒顺众生,恒顺与随顺是一样的。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自舍己乐
把自己的快乐舍掉,布施给大地一切众生。
2.常利众生
自己所有的福德智慧,常常来利益众生,自己的福报也常常利益众生,这是因。将来感的果,自然有神通智慧,方便善巧,随顺众生。这个也可以说与众生同事,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才能办到。现在要修因,在因地之中,舍自己的快乐,常常利益一切众生。
3.柔和忍辱
柔和、慈悲、喜舍、忍辱,别人对不起你的时候你要忍辱。这个也要看情况,对自己私人的事你要忍辱。假如人家破坏三宝,咋办呢?你有力量,你给他说好话他不听,那就要现金刚相。佛说的法,看在什么地方用,它是千差万别的。对于个人,人家把你亏损一下或者把你的利益夺取了,这个你就可以忍辱。
4.灭除骄慢
柔和忍辱就是消灭傲慢贡高,这样将来才能够得到好果报,才能够随顺众生。
(九)菩萨其心,住菩提心
菩萨的心如何能够住菩提心呢?菩提心要常住不动摇,退了菩提心就不行,就要退堕。咋样能够常住菩提心呢?一定要得金刚定,不得金刚定,心里乱动,就住不了。得金刚定,乃至破无明证法身,别教登初地、圆教登初住,就住菩提心了。如何能得这个功德呢?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常忆念佛
常常在心中忆念佛,不要把佛忘了,常常心不离佛,佛不离心。
2.劝他念佛
为什么念佛?佛是成就了大菩提心的,你常常忆念佛,大菩提心就常常存在,念中把佛忘了,你的菩提心就离开了。所以要劝一切众生常常念佛,心也就成了大菩提心。
3.近善知识
善知识要精通三藏,能够讲经说法。善者:持清净戒,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。戒清净了就是善。善知识一定要三业清净。有福有德,能利益一切众生,就叫善;精通三藏就叫知识;具足戒、定、慧的功德,能讲经说法这就叫知识。
分析一下,持清净戒,是个老修行,可是不会讲经,那就是善而无知识。你亲近他没有用处,但也可以跟他学一点修行的功德。那反过来,就是有知识而不善。1949年以后,好多佛学院的学僧都还俗了,有的法师也还俗了。他们会讲经的啦,可是会讲经还俗了有啥用?你有知识却不善么,身、口、意三业不清净了。有知识而不善是不能亲近的。所以要亲近三业清净,会讲经说法的老修行,这种善知识已经具足了大菩提心,要常常依止,不要离开。你跟他常亲近,你的菩提心就不会退堕。
4.赞叹大乘
要常常赞叹大乘经典,菩提心就是大乘。常常向众生赞叹大菩提心,常常赞叹就是因,将来你的菩提心坚固,以至登菩萨位,乃至成佛,这就是果。假如你毁谤大乘,那就麻烦了,将来要堕到无间地狱去,所以把这个因要种好。
(十)菩萨其心,勤修妙定
大梵天王问佛,菩萨的心如何能够得到常修妙定呢?没有善根,没有福德,想修妙定是修不成的。如何能够得到这个好果报呢?这也是一种善缘成就,你没有这个善缘是不得成就的。佛言成此四法能满所愿:
1.远离六凡心念
六道众生的心啊是妄心,不是好心,菩萨要远离六凡心。
2.远离二乘心念
二乘就是声闻、缘觉。声闻修四谛法,证了果专门求自己解脱,不发大菩提心,不发愿度众生。缘觉的智慧比声闻要利一点,在因中修十二因缘法,他求的是自利,不愿意度众生。度众生是个苦事情,麻烦得很。所以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度众生才能够种成佛的因,最后结果才能成佛。众生难度得很,你要度他,他不受教化,还要反对你,跟你成了冤家,你看这个麻烦不麻烦?所以二乘求自利,不愿意去度众生。大菩萨要远离二乘心,时时刻刻发大菩提心度众生,不要退失菩提心,不要动二乘的念头:众生难度,算了我不行菩萨道了,我证个罗汉算了。不要起这个心,起这个心,妙定就不会成就。妙定就是大乘妙定,定也分大小乘,小乘的定是有定而无智慧,大乘的定是定中具足大智慧,所以要远离二乘的心念。
3.具菩萨心,求法无厌
具足菩萨的大乘心,也就是大菩提心,求法无厌。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为求法舍生命,我们现在对于法,没有求的心,你白白地以法供养他,他都不爱听。没有恭敬心听法,因不殊胜,将来在果上也就成了障碍,所以我们现在听法要起恭敬心。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几千年了,现在这个法存在着,只要有善知识给说法,心中就要起恭敬佛的心,起恭敬法的心,这个妙法就是令我们得解脱,将来成佛。对说法的人不起恭敬心,这个因一错,将来的果报也就错了。因错了,你世世生生闻不到妙法,遇不到善知识。将来就算你听到一句两句法,修行的时候也就成了大障碍,将来你要弘法利生也是大障碍。我们现在对法要起恭敬心,求法要心无厌足。
4.所闻妙法,乐说无疑
我们听到一句法都要恭敬地依教奉行。恭敬地依法好好修行,修了以后乐说无疑,要向众生传达,要让众生都得到法的利益,这样将来在果报上就没有障碍了。我们现在遇到三宝了,把这个善根要保持住,不敢叫它断了,这善根一断堕落下去就坏了。我昨天讲地狱,只讲了八个大地狱,没有详细地指出犯了什么罪,堕什么地狱。笼统地说,下品五逆十恶的罪,感万类畜生的果;中品五逆十恶的罪,感得饿鬼的果;上品五逆十恶的罪,感地狱的果。
上品五逆十恶的罪是千差万别的,堕地狱了,地狱也是千差万别的,果报也不同。特别是无间地狱,一共有十四条,自己好好检查一下,这个罪千万不敢造。咱们现在很有可能造这个罪,毁谤大乘经典的我就见过。破和合僧的现在就有啊,破和合僧这个罪比杀父母的罪还要大,好好地回忆一下,破和合僧不得了的啦。每一个僧人发心出家是不容易的,出了家受戒持戒修行,你破和合僧使大众不能修行,大家都痛恨你得很,特别是一个老修行痛恨你就不得了。十人、二十人、三五十人,甚至百人的和合僧叫你给破坏了,那你就要堕无间地狱,一堕下去就不得了的,所以不敢造罪了,造罪是不对的。
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五百比丘,佛说法他们不来,文殊菩萨就去劝他们,说:“你们遇到佛出世很难得,佛说法更是难得听到。现在佛正说法,你们为啥不去听法呢?”他们说:“佛说法我们不爱听,为啥不爱听呢?佛尽骂破戒的比丘,给大菩萨授记将来要作佛,给破戒的比丘也授记,说将来要堕地狱。给我们尽说堕地狱的事,我们不爱听,所以就不去。”文殊菩萨就劝他们:“唉呀,你们不去听罪就更大了。佛说你犯了啥罪要下地狱,那你就要赶快去忏悔,忏悔了就不堕地狱,不忏悔一定要堕落到地狱去的。你堕到地狱去咋出来呢?现在佛说法就是救你们,你们有了罪赶快好好地忏悔,以后持戒修行再不要犯戒了。”文殊菩萨的大智慧、大神力劝导他们,叫他们赶快去向佛求忏悔。这些比丘听文殊菩萨的劝,就去见了佛,他们很惭愧啦,都向佛求忏悔承认错误,表示自己业障深重。佛就说:“你们现在遇到佛出世,见到佛,听到佛说法,心里却烦恼得不想见佛,也不想听佛的法。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?”他们说不知道。
佛说过去在毗婆尸佛时代,他们中间有个领导,也就是坏人里面的上首,他有五百威德弟子。有两位法师讲经说法,人爱听得很。这个上首也是一个方丈和尚,人家那两个法师一讲法,大家都跑到那两个法师那里听法去了,把他给凉起来了。其实这个方丈和尚也不是多么坏的,就是嫉妒障碍的关系,这个方丈底下有五百比丘,眷属也不少,皈依弟子也很多。他说法时人家都跑到那两个法师那边去听法,他这里人就少了。于是他就毁谤那两个法师,说那两个法师有男女关系,是破戒比丘,没有资格说法。他是个方丈和尚么,皈依弟子很多,他这么说就有人相信,他底下这五百弟子听他的话,就普遍地给居士宣传,说不要去听他俩讲经说法,他俩是破戒和尚。这一宣传大家就都不去听法了,把那两个法师给凉起来了。就由这个罪,这个方丈和尚和五百比丘,死了以后一起堕到大地狱去了,堕到大地狱苦得是不可说。因为过去是出家人,还修行,还有善根,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,他们从地狱里出来了。因为有善根,这一世他们还是出家人。因为毁谤两位法师的这个业果,他们五百人出了家还是苦得没有办法,业障深重么。他们不是犯这个罪就是犯那个罪,恶业缠身常常犯戒,犯了戒佛就呵斥、骂他们,佛说法他们也就不愿意听了。佛说:“你们过去因为有点儿微小的善根,从地狱出来才能变成人,出了家;也因为过去造的罪业,不是犯这个戒就是犯那个戒。现在遇到佛还不听法,将来舍了这个生命以后还要下地狱,再下地狱,什么时间出来就不一定了。”五百比丘一听这番话就哭起来,生了大惭愧心,马上向佛求忏悔。
佛说法的大会,有无量无边的诸大菩萨,声闻、缘觉、八部鬼神王。五百比丘就在法会上痛哭流涕求忏悔,求佛大慈大悲救他们,将来死了不再堕入地狱。佛说你们五百人,专门地求忏悔拜阿弥陀佛,求阿弥陀佛接引你们往生极乐世界,带业往生。到了极乐世界,还得好好忏悔过去的罪业,仗阿弥陀佛的愿力,今生往生极乐世界就不下地狱,你要不往生极乐世界,过去的恶因,今生又不持清净戒,来生必定还要下地狱。他们五百人依教奉行,专门地求忏悔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他们知道自己业障深重,以后再也不敢犯戒做坏事了。这就是沾了佛的光,这五百比丘是真念佛,是至诚恳切地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最后临命终时全都往生极乐世界了。
《大藏经》里头有一部经叫《紧那罗王经》。紧那罗王是八部鬼神里面的大神王,这个大神王福报大得很,有八万四千美女,光太子就有一千。释迦牟尼佛就给他授记,将来要作佛。可见紧那罗王不是人道也不是天道,他是大菩萨应世,是八部神王里面的第七位大神王。他有八万四千美女,其中有很多的都向佛顶礼,求佛救她,说:“我们得了业报女身,苦恼多得很,求佛加被,修何法门能转女成男,成为丈夫身乃至怎样能够成佛?”她们在过去生中可能与三宝有缘,知道成佛的道理,也知道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,经过修行不但能转女身成丈夫身,还能够修行成佛。这可以证明,她们过去生中与三宝有缘啊。她们这样求,佛一定要答复。佛言修十法门转女成男,乃至成佛。
(一)以大菩提心,庄严三业
以大菩提心庄严身、口、意。你庄严心,心具足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菩提,你心是这样了就是庄严意业;嘴巴说大智慧、大慈悲、普利众生的话,这是庄严口业;身体作大佛事、转大法轮、建立道场、弘法利生,就是以大菩提心庄严身、口、意。这不光是给女人说的,男子能不能做到呢?男人能做到就是菩萨了,女人能做到了就是大丈夫,速疾转女身成男身。大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,将来决定成佛。
(二)亲近诸佛,受持正法
众生难度啊!一个众生要经过百千万亿的诸佛说法,他才相信然后再了生死,大乘经都是这样子。《金刚经》说“于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”,能生清净的信心一点都不疑惑了,“当知是人,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,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,闻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净信者”。你看看,对《金刚经》能有信心不疑的这么个善根,都不是在三五个佛前所种的,而是在无量佛前闻法所种的,所以难得很啦。
我过去一听到法师说八难,说到佛前佛后难时,我就流眼泪,无量劫没有见过一个佛。释迦牟尼佛在世,我不知堕到哪里去了,佛灭度了我现在变了人,我现在就是堕在八难中,惭愧得流眼泪啊。后来看了《妙法莲华经》特别是《见宝塔品》,感觉我好像是在这个法会上一样,见过这个境界,有这么种感觉。看了其他的大乘经典,感觉很熟悉,不像是初见。在宝光寺讲了七年经,白天给学僧讲课,晚上给全寺的师父和居士讲。跑了十五个省到处都留我,到处都见到熟人。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我在终南山专门结善缘,特别是从农村第二次回到终南山这个十年,凡是到我那里去的师父,我都是以宾客相待,走的时候给送供养,送衣服鞋袜,送粮票送钱。所以我走了十五个省处处都见到熟人,招待都客气得很,这就是因果。
十五个省所到之处都留我常住,都知道我会讲经,特别是南普陀寺修得漂亮得很,咱们这个佛光寺修得就漂亮,厦门那个南普陀寺修得更漂亮,黄砖绿瓦在海边上,前有海,后有山,满山的花草好看得很。好是好,可是心里没有想住在那里。以至到成都新都宝光寺,那就是一般的古老寺院,并不漂亮,可一走到宝光寺就感觉熟悉得很。这个地方本来是头一次去,但心里感觉好像我过去在这里住过。一到这里就不想走了,就去客堂挂单,一会儿就遇上五个熟人,五个熟人见我来了高兴、欢喜得很。他们给方丈和尚,给当家师、知客师介绍说:“净天法师来了,请净天法师给咱们讲经吧。”人家还不太相信,说今天晚上先请净天法师讲讲开示,意思是看会讲不会讲。讲了三晚上开示,方丈和尚就正式叫我讲经,这一讲就连着讲了七年。就是有这么个因缘,到了宝光寺就觉得熟悉得很,前生像是在这个地方住过,喜欢这个地方就不想走了,一住就是七年。后来到了广元,还舍不得宝光寺那个地方,不想走的,但还是勉强到这里来了。1989年离开宝光寺,1990年还回去讲过《普门品》。
这就是说,我们一个众生,在无量佛前种的善根,看到《妙法莲华经》就有感应。拿我来说,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我们是见过的。《妙法莲华经》是听到过的,特别是《见宝塔品》这一段,一看就跟真的一样,觉得当时那个情形,那个境界,明显得很,心里回忆当初就在这个法华会上。所以说一个众生亲近无量的诸佛,每一个佛都给说法,听到佛的法以后,一定要受持佛的正法,要护持正法。所以说如是因,如是果,你亲近诸佛能够起恭敬心,起皈依供养的心,能够依教奉行所听的法,遇到有人破坏三宝,破坏正法,你能够勇敢地护持正法,这个因就种好了,就能转女成男,很快就成佛。
以大菩提心庄严身、口、意,这就是种成佛的因。这不是光给女的说法,男的听了难道就没有用?以大菩提心庄严身、口、意,女人能办到,男人要是办不到那还不胜女人。女人能以大菩提心庄严身、口、意,女人就成了大丈夫,也成了因位的菩萨,感果决定成佛。亲近诸佛护持正法,这也是成佛的正因。
(三)身口意业,如律而行
身、口、意如戒律依教奉行,佛的戒一点都不要犯。不但不犯大戒,连小戒也不要犯。不但身、口不犯戒,连心中的坏妄想都不要打,心也是持清净戒。本来比丘、比丘尼戒,指的是身、口七支,菩萨戒是指的意业,是连心都要治住。身、口、意能够持清净戒,如律而行,那就是大丈夫。身、口、意能够持清净戒将来绝对成佛。身、口、意清净了,就是因清净,成佛就是果清净。
(四)上供下施,恭敬贤圣
上要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,供养父母、师长,供养善知识,下要布施一切大地众生。对待一切贤人。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持戒清净就叫贤人。在家的男、女居士能够持好三皈五戒,能够持十善戒,心中清净了,这也叫贤。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能够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或者是登初信菩萨位、十住菩萨位,这就叫圣。在家的居士发菩提心,好好修行,佛在世时,在家居士可以证到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罗汉。局限性是在家居士没有证四果的,证到三果就最高了,出家人证到四果是比较多的。大乘菩萨就不局限了,大乘菩萨出家人有登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也有登地的;在家居士发大菩提心,证三贤十地也是有的。大乘就不拘出家、在家了。
未断见思惑,持戒修行,这是贤;断了见惑就叫圣。断了见惑小乘证初果,大乘别教登初住菩萨,圆教登初信菩萨,就成圣人了。我们作为佛弟子,对于贤圣要恭敬。有了这个善因,将来就感得大丈夫身,乃至成佛。生死未了,持清净戒就是贤。一切都是因果,你恭敬贤圣,人家就会恭敬你;你将来断惑证真成了圣,人家就恭敬你。一切都不离因果。
(五)听闻正法,依教奉行
咱们讲了一个多月,无非就是佛的正法。听了一定要至诚、恳切、恭敬地来接受,接受了就要依教奉行,这样子消业障就快,转女成男乃至成佛,了生死就快。就算是个男子,听了法,不依教奉行,不但要堕女身,弄不好还要堕三恶道。
(六)厌恶女身,日夜不忘
你厌恶女身,要日夜不忘,常常地厌恶女身就生惭愧心了。你今天厌恶了,明天不厌恶,有的甚至是发狂地打扮,头上戴花,身上穿花衣裳,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,那是干啥呢?你要是厌恶女身了,就不会这么打扮了。你真要是厌恶女身该咋办呢?
1.去香花
不要戴香花了,把身上整理干干净净就行。“去”就是舍离。
2.去嬉笑
不要跟别人轻薄地嬉笑,这是无惭无愧,要把这个去掉。
3.去歌舞
就是唱歌跳舞,你要是厌恶女身就不要搞这一套,你搞这一套就不是修行人。
4.去伎乐
就是唱戏那些,罗鼓、笙箫、笛管,人家唱,你在那里打鼓拉弦。现在的舞厅、唱歌的这些不要搞。
5.弃交会
出了家容易办到,在家居士就困难了,要有条件才行,没条件就打架骂仗生烦恼。有的女居士想清心,在家好好念佛拜佛,结果却跟男的打起架来了,男的就毁骂三宝,说你学了佛,学的日子都过不成了,女的就苦恼障碍啦。你想清净修行,但是因为过去的业力,老被丈夫管着,所以自己要看因缘,不要勉强。年轻居士勉强的话,闹得不好容易毁谤三宝,咒骂学佛人,自己要生惭愧的心。
6.舍离酒席
既然想了脱生死,想将来成佛,酒席饮宴就不要去参加了。家中有人能代替,就叫家人去代替,没有合适的人去,送个礼就可以了,不要去参加酒席。那地方容易使人放逸懈怠、造罪,把这个要断掉。
(七)离十恶,行十善,无嫉妒心
转女成男身,要断十恶。身三,杀、盗、淫要断;口四,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要断;心三,贪、瞋、痴要断。
行十善:身子,拜佛服务三宝,做利国利民的事业,不杀生而放生,不偷盗而修布施供养;口业,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,说真实语、和合语、慈悲喜舍语,嘴巴念佛菩萨的圣号、大乘经咒,这样口业就清净了;心中没有贪了,是大舍心,没有瞋恨心了,都是大慈悲心,心中把愚痴断了开大智慧,这就是修十善。
嫉妒心就是见到人家日子过得好,或者是发了财富贵了,自己不愿意了,这都是思想中的恶法。嫉妒障碍没有了,心中就有了质直心,就是大公无私的柔软心、利他心、慈悲心。这样子就是十善,真做到了,一定会女身转大丈夫身,直到成佛。有了大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,质直心、柔软心、利他心,就是智慧,就是成佛的正因。
(八)念三宝,念三学,念菩提心
1.念三宝
心中不要把佛忘了,不要把佛的经典忘了,心中要存想一切诸佛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存想人间的大善知识。常观想佛、法、僧三宝,你的恶念自然就消灭,菩提道心就会念念增长。
2.念三学
用戒、定、慧的法常庄严身、口、意,戒、定、慧就是经、律、论三藏。不要忘了持清净戒,不要忘了念佛三昧,不要忘了以大智慧破除愚痴。你若忘了菩提心、三宝,戒、定、慧,贪、瞋、痴的烦恼就发生了。
3.念菩提心
有了菩提心,我们的心就是佛心、就是菩萨心,就不是女人心了。这样因就变了,因变了果也就变了,将来就不会再变女人了。
(九)三轮体空修诸功德回向净土
要无我相、无人相、万法皆空地修诸功德,一切好事都要做。
回向净土,莲华化生。回向净土,回向往生极乐世界。生到极乐世界就是莲华化生了。极乐世界不但没有女人,连男人身都没有,极乐世界都是无漏之体,莲华化生,是金刚不坏身,是无障碍的法性身体,是微妙香洁的。
(十)见佛闻法,速证无生忍,一生成佛
见佛闻法,闻了妙法决定有所证。在娑婆世界发了菩提心,见佛闻法,证无生忍。别教起码是登初地或者登三、四、五地。圆教登初住与别教初地菩萨相齐,圆教登三住、五住与别教三地、五地相齐。再要想快速成佛,一定要将所有功德回向净土,往生极乐世界,莲华化生,见佛闻法,证无生忍。一证无生忍、破一品无明就登初地,破三品、五品就登三地、五地,所以证无生忍就是破无明证法身了。一生成佛,到了极乐世界不会死,不但上三品是一生成佛,下品下生也是一生成佛,下品下生的人也是不死的。有这么好的法门,你能不能信受呢?你能相信能受持这个法门,就要三轮体空修诸功德,回向净土,莲华化生,见佛闻法,证无生忍,一生就成佛了。
这些女人问佛,她们修什么法门可以速离女身成丈夫身,乃至将来成佛。照这样修今生就能脱离女身,往生极乐世界,莲华化生;就能破无明证法身,成为一个小佛爷,等于小儿才降生,无明破尽了就是大佛。
佛说这十个法门里头,第一个法门就是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是最重要最重要了。所以佛又把发菩提心开出十种:
(一)发菩提心者,如大风轮,能持世界
咱们这个地球有多重?一辆火车也就几万吨重吧,再进一步想,这地球有多重呢?地球是在空中悬着呢。我小时候跟其他小孩不一样,其他小孩子不会这么问,我就问我父亲,这天有多高呢?他说不知道。我心里想,大人不是啥都知道么,怎么一问他说不知道;我又去问我母亲,说天有多高呢?她说一万丈高,我心想一万丈高,那就高得很了。我又问母亲这地有多深呢?她又不晓得了。我说这地底下又是咋回事?那时候我才四五岁,你看问的这话怪不怪,以后学佛了才知道地底下是空的。地球这么重的,是风轮旋着的,可见这风轮力量好大啊。风轮都能把地球旋在空中,光知道地球大得很,不知道风轮的力量大。我坐了十几次飞机,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?是谁的力量呢?就是风的力量啦。飞机螺旋桨吹的风,把那么大的飞机连人带东西几万斤运在空中飞,这就是风的力量。你发菩提心,菩提心有多大的功能呢?犹如风轮能持世界,无量法界所含的国土世界,大的小的、连极乐世界算上,都在空中旋着,你看这风的力量大不大?
(二)发菩提心者,如广大海,妙宝充满
缅甸、泰国我都去过,那里的人懒得不种庄稼,平平的地,草长得比人都高。他们差不多都是从海里头采宝,还有的完全钻到海底下去采珠宝。这些地方的人,钱多得很。你像咱们天台山的人,他们也不穷,住的都是瓦房,这地方光是石头地,那是要饿死人的,连个茅草棚都住不上。他咋搞呢?挖煤啊,天台山都是靠挖煤,所以就很富裕。一个小伙子一天可以挖四五十块钱的煤,一个老汉一天可以挖十块钱,要不是挖煤早就饿死人了,地里尽是石头,吃啥呀?缅甸、泰国、孟加拉、斯里兰卡,都是靠海里采宝啦。如果你发了菩提心,如广大海,妙宝充满,无量的智慧神通,都从菩提心里生出来。菩提心犹如大海,具足一切大光明,神通智慧,都从大菩提心出来了。
(三)发菩提心者,如净日轮,智光普照
大菩提心就跟太阳一样,大智慧的光普照,破除一切愚痴黑暗。出家人或者是在家的居士,把大菩提心要庄严起来,没有大菩提心就苦恼了。
(四)发菩提心者,如须弥山,高出欲海
发大菩提心能出生死苦海,生死苦海就是欲海,什么欲海?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大海,须弥山在海中间高出欲海。发了大菩提心就如须弥山王一样,在这个五浊恶世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海中,高出海外去了。高出海外就出生死了么。这是赞叹发菩提心的功德。
(五)发菩提心者,如满月悬天,智光破暗
十五晚上月亮就圆满了,悬在天上,有什么好处呢?智光破暗,智慧的光明把一切愚痴黑暗都破掉了。发了大菩提心,就破除一切愚痴黑暗,所以大菩提心最重要了。
(六)发菩提心者,如猛将摧魔,灭生死军
发菩提心者能把恶魔消灭了。消灭什么恶魔呢?灭生死军,生死的力量犹如大将军,以大菩提心可以灭生死的大将军。什么叫生死呢?就是我啦,生死大将军就是我。大将军底下的兵卒百千万,什么是兵卒呢?我所是兵卒。什么是我所?我的父亲、母亲,我的子女,我的庄房田地、衣服饮食、金银财宝,我所多得不得了。我是大将军就是魔王,魔王底下的眷属就是我所,我所就是无量无边的兵卒。以大菩提心把我见灭了,我所就没有了,兵卒也就完蛋了。发大菩提心者,以三轮体空修诸功德。三轮体空是菩提心的体成就,而修万善是大菩提心的作用,要知道有体就有作用。好比我拿的这个话筒是体,作用就是能传音声。我说话声音小,它发的音声大,甚至于山门外面都听见了。大菩提心以三轮体空为体,而修万善功德为大菩提心的作用。三轮体空主要就是把我空了,然后度无量的众生,把无量的众生也空了,就把人空了。度无量的众生,舍金银珠宝、国城男女、衣服饮食、庄房田地,一切一切地舍掉就是万法皆空,不执着。你能这样不但是转女成男,成佛也就快了。
(七)发大菩提心者,如猛烈火,烧烦恼薪
大菩提心起来犹如猛火一样,猛火起来有啥作用呢?烦恼就比喻干柴禾,干柴禾、干草堆得和须弥山王那么大,大菩提心的烈火一会儿就把烦恼薪烧光了。这烦恼薪就是干柴、干草,它怕火。一切烦恼都害怕菩提智慧,有了菩提智慧很快就把烦恼消灭了。说得容易,看你菩提心起得来不?起来了就有智火。烦恼的力量大得很,你现在的菩提火烧不着它,烦恼如果真是干柴,你用智火一点就着了。咱们现在的烦恼不是干柴火,是什么东西?是北冰洋里面的冰。不要说一点火把它烧不了,太阳的热量也不是一天就能把冰海晒化的。佛说法是方便善巧,鼓励众生,说你发了大菩提心如猛烈火,烦恼比喻为干柴,一下就烧光了,烦恼要真是干柴那就好消灭了。咱们现在的烦恼,坚固得就跟北冰洋的硬冰一样,咱们所发的菩提心好比一碗开水,倒到冰海里想把它一下子融化掉。嗨,把冰海没化完,这一碗开水一下子也变成硬冰了。咱们现在不发菩提心,没有生到极乐世界去,就是这样子。我们的菩提心力量太弱了,但鼓励众生就得这么说。假如真有这么猛烈的菩提心,起码圆教到初信菩萨位,别教到初住菩萨位。到了这个地位的菩提心才有这么大的力量,咱们现在是凡夫,苦恼得很。
(八)发菩提心者,如大云时雨,长善根芽
大菩提心犹如大云起来了要下雨,雨下得不是时候把禾苗都下坏了,那就不是时雨了。什么叫时雨?天旱的庄稼不得活了需要雨了,这个时候起了大雨,解决了干旱就叫时雨。时雨起啥作用呢?长善根芽。一切菩提善根都需要菩提心的甘露雨,有了这甘露雨就能长出菩提善根的根芽。
(九)发菩提心者,如大船师,度生死海
大菩提心发起来就犹如一个大船,由一个船师专门掌船,度脱生死苦海,登菩提彼岸。以菩提心的功德比喻是一个大船师,来做种种的功德。
(十)发菩提心者,如妙法种子,种于心田
发了大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妙法种子,种在你的妙明真心里头。妙明真心就是心田,心中的田地种菩提种子,很快就长出苗芽,再下来开菩提花成菩萨了,最后结菩提果就是成佛了。
紧那罗王的女眷属闻法,有很多闻了这个法不空过,马上就有感应,有证到初果罗汉果位,或者缘觉位,还有的女众登十信菩萨位,甚至还有女众闻法而登十住菩萨位,乃至登十回向、十地菩萨位。说明这些女众过去都是在无量诸佛面前种过大善根的。所以佛皆授记,舍女报身,同生净土,见佛闻法,证无生忍,将来分身十方世界,普度众生。
我们拿这善根来说,她们不但见过释迦牟尼佛,恐怕过去的七佛都见过,甚至于过去千佛恐怕都见过。现在才知道人家一见佛就证果,那是多生多劫种的善根。释迦牟尼佛成道二十五年以后,证果的少了,做恶的众生就多了。佛在世的时候还有堕地狱的,不是说都得大解脱了。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,印度大得很,就是人不多。当时有一部分人得了大解脱,登地成了大菩萨,了变易生死;还有一部分人证到四果罗汉,了分段生死,这也是大解脱。还有一部分人得大三昧禅定没有证果,但是得三昧禅定,可以一坐十天半个月,有的一入定多少年就过去了。还有一部分人见佛闻法初住善根,不是短期内就能解脱的。奇怪的是,还有更多的人,释迦牟尼佛都灭度了,他一辈子也没见过佛,耳朵都没听过佛的名字。那就是大山里头,孤岛上,那些边地下贱的地方,他们没有见过佛,连佛的名字都不知道,你看看苦恼不苦恼。
我们观察自己这点儿善根,恐怕过去也见了多少佛,那为啥没有证果呢?就是烦恼没有断,烦恼断了马上就证果了。烦恼是造生死的力量,烦恼生死啊,力量大得很,你把它断了才能得解脱,断不了就是六道轮回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受苦报。
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净土法门,就是为了我们不断烦恼而可以了生死。借着阿弥陀佛的神通愿力,我们只要相信,只要愿意往生极乐世界,只要每天念佛回向,就决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。在这个世界了生死,必须要断惑,不断惑是不能了生死的。一往生极乐世界,仗阿弥陀佛神通愿力,是不了自然了。娑婆世界是因果相连、恶境逼迫,而一到极乐世界善缘成就,恶缘没有了。这个世界人人都是有父母的,这就是恶缘,你生到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就不同了。在这个世界要起烦恼,到了极乐世界,眼见的是佛菩萨,耳闻的是妙法音,一点烦恼也起不来。所以,我们带业往生到了极乐世界,烦恼自然就消灭了。
我过去癫狂啊,心里想,要是生到极乐世界上上品那就欢喜得很,可自己一观察业障深重,恐怕生不到上品上生,搞不好连上品中生都不行,甚至于上品下生恐怕都没把握。怕生到中下品去,这样就耽误我行菩萨道度众生了,这也还是因为我菩提心强盛,心里想着我今生赶快了生死,有了大神通智慧,今生度众生,来生还度众生,就在娑婆世界学释迦牟尼佛,永远度众生。害怕生到极乐世界了,自己是没有苦了,可要是生在上品下生得一日一夜才花开,那娑婆世界就过一个大劫了。哎呀,这一个大劫,我在娑婆世界要度多少众生?这是我坚固的菩提心,要度众生哩。后来吐血吐的不得活了,我说现生都不能满愿啊,还说来生,这个业力不自由的啦。今生度众生都度不了,今生都不能做主,死了要堕到哪里去呀?一下吐血吐得大腿还没有胳膊粗,眼看是活不成了,所以就归向净土了。那个力量大得很,念念归向净土,天天回向、天天回向,三年以后才顺利。业障力量大得很,头一年简直转不过来,第二年下半年就顺利一点,到第三年上半年还有影响,下半年影响就没有了,这个心力是不可思议的。众生的这个心,你要把他掌握好,起大作用哩。
我是民国二十六年出家,民国三十年受戒。我母亲是民国三十一年出家,三十二年受戒。我弟弟是民国二十八年出家,也是民国三十二年受戒。我妹妹年纪小,民国三十一年出家,民国三十五年在西安卧龙寺受的戒。戒期里头,比丘、比丘尼一共三百多,是居士和出家人合在一块儿受的(现在分开了)。居士有四五百,加上出家人和老戒,一天有一千多人吃饭。有三个沙弥一进戒坛就害病,作佛事的时候他们爬都要去,勉强把沙弥戒受了,就爬不动了。最后把沙弥戒一受三个人都死掉了,比丘戒没受成,菩萨戒更没受成。一受沙弥戒就给他们搭了五衣、七衣。他们死了以后,衣都给保存着。他们三个就给大师父托梦,跪在那里祈求,说:“我们受了沙弥戒没有衣,把衣给我么。”大师父第二天就把衣给烧了,烧了这才有衣。凡夫啊,过去的业报是勉强受个沙弥戒就死掉了,他受戒的这个心坚固得很,死了还要衣袍。他们把沙弥戒受完了,晚上找戒和尚去了,我们还要受戒,受了一个沙弥戒,还有比丘戒、菩萨戒没受呢。比丘戒只能给活人授,不能给鬼授,但是可以给鬼授菩萨戒,菩萨戒是大乘戒,他们找戒和尚说要授菩萨戒。好了,戒和尚就答应给他们传幽冥戒。本来传完戒以后给鬼神要传幽冥戒,就把他们的名字写上,给授幽冥戒。授完戒以后,戒和尚做梦,梦中他们穿上衣袍高兴得不得了,跑来感谢戒和尚。你看这个业报不自由的啦,他们本来是诚心想受戒,受不成短命死掉了,可是这受戒的心不死。死后成了鬼,第一次要求大师父给他衣袍,就烧给了他们;第二次他们找戒和尚要受戒,就给他们授了幽冥戒,受完戒欢喜得不得了,还感谢戒和尚。这还是凡夫的心,不是菩萨啊,可心的愿力起大作用。我们现在就发坚固的菩提心,它就起作用,不是不起作用。你想往生极乐世界,就要发坚固心,这坚固心一定起作用。你要是没有这个信心,心是浮躁的就不会有力量。
我可以说是业障深重,自己观想无量劫来,五逆十恶的地狱因,完全都存在着,因此我发的菩提心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之所以在那么大的风浪中,我能够坚持不还俗,不破戒而保持到现在,就是菩提心的力量。是故,我们大家都要把菩提心坚固起来。
佛给紧那罗王八万四千美女说的第二个十种法,是专门赞叹菩提心的种子的。最后一个“妙法种子,种于心田”,就是最重要的了,一定把这个肯定下来,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,一生成佛就一定有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