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好书分享

第三十章 别教八地不动地菩萨大愿圆满|《净天法师佛学讲授》(第七辑)

作者:释净天
介绍:唯心所造就是“不知境为心,起种种分别”。
出版社:宗教文化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21年
页数:2700千字
ISBN:978-7-5188-1193-9

内容简介

第三十章 别教八地不动地菩萨大愿圆满
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讲八地菩萨,八地就是不动地。初地菩萨布施度圆满,二地菩萨持戒度圆满,三地菩萨忍辱度圆满,四地菩萨精进度圆满,五地菩萨禅定度圆满,六地菩萨慧度圆满,七地菩萨善巧方便圆满,八地菩萨大愿圆满,九地菩萨大力圆满,十地菩萨大智圆满。这是行布法,行布法就是织布时来回穿梭的那个线,有经线纬线。从圆融法来说,初地菩萨就圆满十智,行布圆融,圆融行布,就织成了一块布,不然行布不能圆融,不能成就得。光有圆融没有行布,也不能成就,织不成个布。所以,行布圆融,圆融行布,行布不障碍圆融,圆融也不障碍行布,佛的法就是这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讲佛的功德已经讲了几十天,我们要发菩提心啊,要发圆融无碍的大菩提心,要尽法界量地发菩提心。因为我们的心无体、无相,跟法界虚空完全一样。我们行菩萨道是有范围的,发菩提心可以尽虚空量地发,把这个大菩提因先种下。

第一节 八地菩萨得十自在身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已经证到十自在的身体,菩萨十身、佛的十身有多种,以后我们还要讲,现在讲的是菩萨证到的十身。有的十身里头还有意生身,意生身就是心里愿意变个啥就变个啥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,别教初地菩萨就有意生身,圆教初住菩萨就有意生身,想变个啥就变个啥。好比说你的父母不在了,你想念父母,他就可以变个你父母的样子叫你见一下,这叫是意生身。咱们现在讲的这个十身里面没有意生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十身有多种,千百亿化身怎么能只有十身?无量的化身了。总的来说破无明证法身,破一品无明,上能现佛身,下能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身,这不就是意生身吗?现佛的身就能现佛的国土世界,现菩萨身,现声闻、缘觉身,现了正报的身体就要现国土。现天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现六道的正报身就要现六凡的国土。破一品无明,初地菩萨就能办到,何况是八地,他有无量的神通智慧。笼统来说,初地菩萨就能现十法界身,一下说的多了,下面就没法讲了。所以,一个菩萨给你说一点点,叫你知道菩萨有这些神通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得了十自在的身体,实质上初地菩萨已经得了,不是说八地才得。初地菩萨就可以现佛身,还可以现清净国土。拿行布法来说,初地神通小,二地、三地,次第往上,一倍倍地增加神通。以圆融法来说,初地菩萨已经大欢喜满愿了,十法界依正二报都能现,得大自在,意生身成就了。各说一份的功能,让我们学习,慕果修因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佛不叫众生,九法界都叫众生,菩萨也叫众生,声闻、缘觉也叫众生,六道众生都叫众生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能现众生身,就能现众生的国土。

        业报身有两种,咱们一般说业报,是造了五逆十恶的罪叫业报。修五戒十善属于善业,成了佛,圆满报身是善业的果报身体。既然是业报身,十法界各有业报,有善报、有恶报,有污染的报、有清净的报。菩萨得了意生身,想变个啥就变个啥,就是想变一个大山也行,变一条大河也行。

公案六 康熙朝山文殊打灯

        天下的一切名山,都是出家人向在家人化缘。五台山奇怪得很,五台山是一切农民向出家人化缘。在家居士去了,他也向你化缘,要钱要东西。过去是步行去,现在是汽车一下就拉到寺院门口,农民堵到路口问你要东西。一切朝山的人,不能满五台山农民的愿,为啥呢?你给多少都给不够。

        清朝的时候,康熙皇帝去朝拜五台山,听说了这事,他说哪里能给不够?我一个皇帝还能给不够吗?就把银钱用马驮着去,人家要针线,就命人把针线买了很多,看你要多少。皇帝到了南台底下,满山都是农民,把路挡住了,要钱要东西。把带去的东西都给完了,满山农民还在。皇帝说:“怪的,山上的农民咋这么多?”皇帝也满不了他们的愿。第二天早上醒来,满山坡的树林花草上都挂的是钱,农民就去捡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皇帝带的大臣兵将,朝清凉桥走,清凉桥有个吉祥寺。皇帝坐轿子,大官骑马,其他的人步行到吉祥寺。离得好远呢,天就黑了,天黑了就慢慢走。走着,走着,就起了大雾,看不清路,迷了方向。康熙皇帝想:“路不好走又起了大雾,这咋办?”这个时候对面走过来个老头,面带笑容,满头的白发,很和气,手里提着个灯笼。皇帝上前问:“老人家,吉祥寺怎么走?”老头也很客气地说:“吉祥寺就在这跟前,很近,我领你过去。”老头就带着康熙走过了一座桥到了吉祥寺。一进门,大家忙着招待,乱得很,就没人注意打灯的老头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天明,皇帝出来一看,嗨,这怪了,门口一个小沟,水很小,没有桥,桥咋不见了?这个时候想起昨晚上领路接他的那个老头儿,于是就把方丈和尚找来问:“昨天晚上你们寺院有个老头儿打着灯笼,引我们到寺院来的,这人在哪里?”满院子找不着。康熙皇帝看见文殊菩萨像,他说:“昨天晚上给我们打灯笼引路的老头儿,他长的就像这个文殊菩萨,”文殊菩萨像过去没有提灯笼的,皇帝就说:“你们给文殊菩萨像手里拿个灯笼。”从此就有了灯笼文殊像。皇帝给寺院题名叫“清凉桥”,这一下吉祥寺没人叫了,都喊清凉桥。清凉桥这个地方没有桥,文殊菩萨能给显一个河,能给显一个桥,这就叫意生身,他心里想变个啥就变个啥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能现众生身,能现众生的国土。能现业报,十法界都有他的善报身、恶报身、福报身、罪报身,随意地现。

        声闻身就是罗汉,现缘觉身就是菩萨啦,现如来身就是现佛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妙智是没有身的,妙智是大智慧,哪有身呢?就是所现的身体都是妙智,不管现的啥身体都是妙智。

        妙法也没有个形像。菩萨不管现的啥身体,只要能说妙法就是妙法身。

        虚空更是无相。菩萨无事情,不度众生不现身了就跟虚空一样。

第二节 八地菩萨十种妙法自在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还有大神通妙用,就是十种妙法自在,也可以说是妙法身。妙法自在就是说一些微妙法,是口业的功德,能说妙法的不是口吗?他没有说口,但是你也要知道,这是菩萨的口业功德。十种大自在身,他是身业成就。

        菩萨得了十种藏,他没有说心,你就认为十种藏不是心?你看“了知诸法”,谁了知?是心了知嘛。最后一个“大欢喜”还是心啦,这都是八地菩萨身、口、意的功德。口业功德,嘴巴会说妙法,所以妙法自在,他愿意咋说就咋说。

        怎么叫妙法自在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一法是诸法”,不管是哪一样法,遍满法界,一法就是诸法。打个比方,说一个心是心法,心具万法,一个心法具足一切法,就是一法是诸法。“诸法是一法”,无量的法没有离开心,所以,一法是诸法,诸法是一法,它是圆通无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玄奘法师立的法相唯识宗,也叫法相宗、也叫唯识宗。唯识,识就是心,说心是一个。说识呢?显教是八个,密教是九个。说“三界唯心”,三界有三个,心是一个。把九识合成一心,把万法合成三界。万法是很多的,而三界只有三个。那么,佛的口业是说法大自在,你把它说一个也行,说三个也行,说无量也行,目的就是叫你明白法的妙义。

        说一个是总,说百千万亿无量呢,就是差别。比如说一个人,一个人是总相,他有头,有两个胳膊,还有两条腿。头上还长了两个耳朵,两个眼睛,鼻子有两个窟窿,嘴巴里有舌头还有牙。脚、手有骨头,有肉有血,里面还有五脏,这就是差别。给钝根无智慧的众生说法,不要给他说得太啰嗦,说得啰嗦了他记不下,说一个心,大家都明白,说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这三个好懂。给聪明利根一点儿的就说万法唯识。三界,欲界有六天: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这是欲界上面的六欲天。六欲天下面,人间、修罗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说三界,三界唯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说万法唯识呢,光欲界就是万法啦,人类也是万法了。畜生类也是万法,小鸟也是万法,上至凤凰下至小虫都会飞,这会飞的东西多得很啦,这些都有万类。畜生类,高的有龙,有狮子、大象,厕所里长的蛆也是畜生,这万类多得不得了啦。所谓万法唯识,万法都是识,识就是心,一切万有的色相,都是心识造的罪而所感业果现出的三界的万相。天上是善的业果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是恶业果报所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玄奘法师立的唯识宗,识就是心,也叫唯心宗,也叫法相宗。法相宗就是万法,万法各有相貌,一切色都是有相貌的,所以他以色法为宗。现在的社会科学,像西洋有唯心论,咱们新社会有唯物论。玄奘法师立的宗,还是没有离开释迦牟尼佛的法,他取了释迦牟尼佛的法的一部分创立心宗,法宗,唯识是唯心宗,法相是唯物的。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以前,把心与法就说明了,你要学佛的法,就得把唯物、唯心都搞通。

        玄奘法师翻译的《唯识论》,开头就有这么两句话,“不知境为心,起种种分别”,不知道物质世界的国土万象是唯心所变的,就用唯物论来辩证。唯物主义有一套理论,早几千年就已经批判了“不知境为心”。万种的唯物色相是唯心所造的,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起种种的分别,起了种种的分别都是错误。下面又翻过来,“知心为境已,分别亦不生”。头一句是“不知境为心”,不知万法的环境、有相是唯心所造的,你不明白就会起种种的分别。后面一句“知心为境已”,你知道这个心是由境而起的,要是没有境了也就没有心,这一下“知心为境已”成了唯物主义。你看,佛教是圆融的。你要是学佛教的《唯识论》,就知道早两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就说得清清楚楚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最初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学这个理论,简直是不理解,一点儿也不懂,没一点儿办法,甚至于四年也只学了点儿皮毛,才懂了一点儿。以后在终南山用功修行,心里头开了一点儿小智慧,把这个算是了解了。十法界的依正二报都是唯心所造的,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呢?阿弥陀佛无量的神通、圆满报身、无量的化身从哪来的?都是唯心所造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以后修福修慧,庄严三身,庄严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。极乐世界的净土是阿弥陀佛心所造成的。地狱里的刀山、油锅、镬汤,是从哪里来的?是从你心里造五逆十恶来的,你不造五逆十恶就没有地狱,你造了就有。这就是唯心所造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唯心所造就是“不知境为心,起种种分别”。不知道一切万物色相,是由心所造,你这么分别,那样分别,这样辩论,那样辩论,都是错误的。“知心为境已”,你知道心是为境所起,“分别亦不生”你不要起分别。这给你说得清清楚楚的,你还辩。什么叫“知心为境已”?过去初学的时候不懂,后来用了几年功,才知道了什么叫心为境。你眼睛看见了万色,因为看了万色所以才起了分别心。晚上满天的云雾,你一睁眼满天都是黑暗,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,你起个啥分别心呢?光起个黑暗的分别心。白天,天亮了,万里无云,你朝天上一看就知道是晴天。站在高山头上一看上百里路,能看见山色秀丽,能看见大江、大湖。因为有境,眼睛看见了起分别,会分别是因为有心,有境了才生心。咋个生心呢?三年没有见你父母了,走在十字街上见到父母了,由见到父母的这个外境心中就起了情爱。你假如一下见到杀父的冤家,马上心中就生了大瞋心,因为见境生心么,没有见到冤家就不会生瞋恨心。突然见到金银七宝没有人要,一下贪心起来,要是不见金银七宝就没有这个贪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我说过一个笑话,有三个穷兄弟靠种地生活,他们想发财就求土地爷,土地爷怜悯他们,跟财神爷说了,财神爷便赐给了他们一百两银子。三兄弟见到银子以后,都想独自占有,便起了杀意,一天时间里相互惨死在自己的兄弟手上。因为见到银子,外境引起内心的恶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心为境已”,这个心是由境起的,外面没有环境心也不会起。耳朵听了好音声就起了贪心,耳朵听到人家咒骂你,就起了瞋恨心。没有人赞叹你,也没有人骂你,无心的啦,心也不起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六根对的六尘,由六根染六尘引发了心识造罪。唯心与唯物等于两个脚走路,光唯心是走不成的,一个脚跑不动,光唯物也不行,要心与物结合,唯心离了唯物没有用处。所以佛说法是圆融的,几千年以前已经给判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唯识论就是唯心论,也叫法相宗。法相就是物,也就是唯物论。“不知境为心,起种种分别。知心为境已,分别亦不生。”佛早在几千年前已经给你说了,你不学就不知道。唯物啦,唯心啦,心离了境没有一点办法;光有境没有心,物是死的。所以心与境是不能分离的,不能各自独立。所以“一法是诸法,诸法是一法”。你把这个道理完全知道了,“妙法自在”,你咋说都是大自在。可是要说得有理,不能胡说八道。说一个总法一开开就是无量法,无量法合在一起就是总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菩萨开了大智慧,随机说法,利益众生。法无定法,利生为原则。只要能让众生得了利益,能离苦得乐,这算你得了妙法自在。你没有大智慧,教条主义,说的法人家不爱听,甚至于说的法不对机,比如说这人是参禅的,你非要给他说净土;他是念佛的,你非要说参禅,他就不爱听。你说还不胜不说,你一说他还诽谤你。你知道他参禅就给他讲参禅,知道他念佛就给他说净土。从智慧所出的一切法门都能利益众生,妙法得大自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实实在在的法是要众生觉悟,离开一切万相而归于法性,使众生开悟;要众生知道一切有相皆是虚妄,知道妙明真心是实有的,叫众生开悟。这就是妙法自在。心法也是无量的法,你要能叫众生开悟了,就是妙法自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切诸法都是利益众生的,方便善巧地说,是为了叫众生能懂。你说得深妙,他不懂,有啥用处呢?一切诸佛善妙的法门,你给众生要方便善巧地讲,叫他们听懂就有意义,他就能修行,听不懂就没有利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,这是禅宗的要点。言语道断,言语不能说的;心行处灭,不可思议的,你心中想不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示说法”咋个示说法呢?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九年法,说四十九年整还多了几个月,所以不止四十九年。有的说释迦牟尼佛说法是五十年,这说法五十年是少了几个月,不够五十年。《天台四教义》开头就这么说,“阿含十二方等八,二十二年般若谈,华严最初三七日,法华涅槃共八年。”这样五十年说到圆满,最后佛快涅槃了,在灵山大会上有无量的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八部鬼神王,无量的比丘、比丘尼,优婆塞、优婆夷,都来听释迦牟尼佛说法。说完法以后,不说了,拿了一朵花举起来,不说话。法会上无量无边的圣贤,没人吭气。迦叶尊者开颜微笑,迦叶尊者明白开悟了,开悟了他就笑起来。释迦牟尼佛就说:“吾有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。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。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今以涅槃妙心法,咐嘱于汝。”由这,法传给了大迦叶。

        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,大迦叶把法又传给阿难尊者。其实大迦叶精通三藏,阿难尊者也精通三藏。由这样别立一宗就是禅宗,迦叶祖师为初祖,到了达摩祖师,他是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师,这些祖师在印度都是三藏全弘。达摩祖师把法传给第二十九代祖师后,来到中国,中国的大法师多得很,显教的法已经传圆满了。他不传显教,专传禅宗这一法,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。

公案七 汝将心来吾为汝安

        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为禅宗第一代祖师,他不说法,但一定有一种表示,使众生开悟,开悟了就是妙法自在。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,以表示传法,不用言语。

        释迦牟尼佛拈花,没有说法,拈花示众,迦叶微笑,他开悟了。这个啊,本来是不能讲的,迦叶尊者他开悟就行了,没有人讲的。咱们现在要讲一下也没有关系,因为多少深妙的法已经都讲了。释迦牟尼佛把这花拈起来,是啥意思呢?拈起来就是说花无我相。好比莲华处在淤泥里头,陆地上的花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,土地也不干净么,但是花开出来颜色都好看,一般花都有香气。这花就表示清净无染,没有执着,没有我相,叫一切众生明白妙明真性的道理。有花必定有果,成了佛是果,未成佛以前的众生都是花。让你明白,以无染自性的法而修行,有花必定有果,花是因,是这样的。迦叶尊者明白了这个道理,佛就给他传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佛已经说了五十年法,显教的法说完了,这是不说而表示,叫你悟心法。所说的法无非是叫你悟心法,不说也是叫你悟心法。比如说,达摩祖师给二祖传法,传的啥法呢?根本是无法可说,不能说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二祖站在石洞外的雪地里,礼拜求法,达摩祖师坐在石洞里头,面向山崖,背向洞外不理二祖。雪下得把二祖的膝盖都埋住了,尽管他一再地求法,达摩祖师还是不理他。过去的出家人都带着戒刀,带戒刀不是要杀人,而是遇到犯戒的因缘,实在不行了的话他自杀,他这自杀不犯戒,所以叫戒刀。“宁舍命,不舍戒”,过去的比丘带戒刀就是这么个意思。咱们现在都不带戒刀,大衣底下两个飘带就表示戒刀。为什么又不带了?怕瞋恨心起来了,拿刀杀人。比如说打起架来,你有刀我也有刀,动起刀子了那咋办?所以就不准带,就用两个飘带来代表戒刀。

        二祖再三求达摩祖师给他说法,达摩祖师还是不理他,他咋办?他把左胳膊用戒刀砍下来,献到达摩祖师面前,说:“我以身供养您老人家,我是真求法的。”这表示的是求法的恳切!祖师还是不理。二祖说:“您老人家慈悲,我把胳膊砍下来以身供养您,您给我说了法,我舍这胳膊也没有白舍,我得到法了,我的痛苦就止住了。现在把胳膊卸下来疼得要命,您给我说了法就等于给我安心,我就没有白受苦,求您老人家给我说法安心吧!”这时达摩祖师开口了,说:“汝将心来,吾为汝安。”你把心拿来我好给你安。你把心不拿出来我给你咋安?这心是空的啦,咋能拿来拿去?过去的那些人善根大,都会用功,他马上把正念提起来。不是疼得要命吗?谁知道疼呢?心知道疼。心知道疼了赶快把心静下来把功夫提起。疼的这个心在哪里?怎么会疼得不得了呢?疼是心疼,一提起功夫来,找不到心,可疼还是在疼么。达摩祖师说:“汝将心来,吾为汝安。”他咋个说:“觅心了不可得。”就是说我这心空洞得找不到了。达摩祖师说:“吾与汝安心竟。”我给你安心安完了,就这么一说他开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“言语道断,示说妙法”。不说法,就这么一个表示就是妙法,得大自在。达摩祖师给二祖传法,传的啥呢?就是“汝将心来,吾为汝安”。二祖说:“觅心了不可得。”“吾与汝安心竟。”我给你把心已安完了。这就是说法,二祖就开悟了,成了第二代祖师。

        三祖求二祖,二祖问:“你来干啥?”三祖说:“我无量劫来造的罪业,今生天天难过得不得了,所以求您老人家给我忏罪,我把罪业忏悔了就不受苦了。”三祖身上长了一身的癞疮难受得不得了,说这是过去的罪业,来向二祖老人家求忏悔。二祖咋说呢?二祖说:“汝将罪来,吾为汝忏。”你看看,这么一说他也开悟了,就成了三祖。这还是心啊,你不是求忏悔吗?你要忏罪,你把罪拿来我好给你忏悔,给你消。罪从哪里起?罪从心起,找罪找心找不到,好了,我已经给你把罪忏完了。就这样开悟了,成了三祖。

公案八 八十嫌老六岁嫌小

        五祖前身是个老居士,已经开了大悟,他就求四祖要出家修行,四祖说,你已经八十多岁了,太老了,你出家能干啥呢?你去换房子吧。意思就是把这个身子舍了,下辈子再来出家。太老了,出家弘法利生干不了个啥。五祖前世已经得了大神通,他要去投胎。有姑嫂两个在河滩上洗衣服,他是个老头么,就说:“今天晚上我在你们家借宿一晚行不行?”这个媳妇,上有公婆下有丈夫,就不敢答应,心里想,这老头要在我家借宿,我要答应了回去家里人骂我咋办,所以不吭气。那个小姑娘父母喜欢她,所以胆大,就说:“行么,你今天晚上在我家里歇。”这老头也不问她家在哪里就向上河方向走。小姑娘就觉得奇怪,这老头要在我家借宿也不问我家在哪里,朝上河走干啥?老头朝上河走就跳河了,也没有见尸首,变了个黄梅好看得很,从上游飘下来飘到河边上。这媳妇看见了就想捞这黄梅,姑娘看见了一把抓住,害怕她嫂子抢去,赶快撂到嘴里,还没尝到啥味道,就下到喉咙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过了一段时间,糟糕了,姑娘肚子大了。他父亲一看,你这个东西,没有结婚肚子大了,给她拿了一把刀子和一捆绳子,对她说:“看你是刀上死,还是绳子上死?”刀和绳搁在她跟前。她母亲慈悲得很,她家后头有个井,就给她说:“你赶快逃命吧,我把你穿的旧鞋搁在井边上,你父亲问,我就说你跳井死了。”那个井深得很,跳下没法捞,她母亲拿了她一只绣鞋放在井边上,第二天告诉她父亲说她跳井死了,她父亲就把井封了,并说以后再也不准提起这个丢人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姑娘逃跑以后就到处要着吃,讨饭过日子。五祖生下来以后,他母亲很生气,说这个冤家把我害得,没结婚怎么就自己怀孕生了娃?气得把五祖扔到江里去。她母亲朝上河走,把他扔到江里他浮在水面上也朝上河漂着走。她母亲就觉得这个娃怪得很,撂到河里应该是淹死或者朝下漂流么,怎么我朝上河走他也朝上河漂着走?于是就把这个胖娃捡起来抱在怀里,心想我已经受了这个冤枉苦,干脆就把他养大。就这样她母亲抱着他要饭。

        到6岁的时候,他对他母亲说:“母亲,咱们不要饭了,咱们到寺院出家。”他母亲说:“和尚庙你去出家可以,我去出家不行么。”他说:“我先出家,我出家以后给你找个尼姑庵,你就可以出家了。”他们到了个大寺院,他前一世就有神通,投胎都没有迷,可见也是个大菩萨。他家里穷,要饭的么,夏天整个精身子,连个小裤也没穿。四祖在说法,他一进大殿,小娃娃光屁股,向着佛就尿开了。四祖说:“你这个小鬼,咋向佛尿呢?”他咋说呢?“你给我说哪一方无佛?哪一方无佛我就向哪一方尿。”四祖一听,这小鬼了不得啊,说的这话不是平常话,就问他:“你这小鬼干啥来了?”他说:“我来出家。”四祖说:“你太小了,等你长大了再来出家。”他就说:“不行,不行,80岁你嫌太老,6岁你嫌太小,不行,我一定要出家的。”四祖就知道这小娃娃是80岁的老汉来了,就把他收下了。后来这个地方把县名字都改了,改成黄梅县,在湖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言语道断,示说妙法”,咱们娑婆世界用言语来说法,其他的诸佛世界不用言语说法。佛放光,是用光说法,在光中表现,音声说法慢得很,放光众生一见就明白,放的光能说无量妙法。还有什么说法呢?香气,众生闻到了香,无量的妙法就明白了。还有的诸佛现种种色相,众生一见也就明白。前面总结佛放光,光作佛事;出的妙香普熏法界,众生一闻到香就开悟了;有种种色相,现种种的色相就是说法,不一定用嘴巴说。好比咱们到百货大楼去,里面的货物那么多,你眼睛一看就知道了,你用嘴巴说,那得说到啥时候去。所以佛用神通放光说无量的妙法,现种种的色相说无量的妙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是十八界呢?就是众生的身体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称之为十八界。六根是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”。六尘是“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”。这叫十二处,又叫十二入。六根里面有六识,眼根里面有眼识,才能分别一切万相;耳根里面有耳识,才能分析声音的好坏;鼻子里面有鼻识,舌头里面有舌识,身就是意识。识就是心,第六意识在肉团心里面,这个第六意识执着肉团心。人才死的时候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都在,肉团心也没烂。识离开了以后,这六根成了废物,啥都不知道了。说心是一个,说识呢?是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”六识,这个很明显都能晓得。第七识主要是我见,你见不到的。第八识就更微细了,第九识是心的本体,就更见不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初地菩萨以至证到佛果,自在神通,能以这十八界普门说妙法,以六根作大佛事,以六根普演妙法;以六尘大作佛事,以六尘转妙法轮;以六识作大佛事,转妙法轮。这十八界是众生造罪的根据,众生造罪就是六根染六尘,六识在里面造罪。众生六根、六尘、六识造无量的生死烦恼,受无量的苦报。自从初地破一品无明以后直到成佛,能以十八界的诸法说普门法,普就是普遍,普遍无量的根尘都能演妙法门。用眼根作大佛事,诸佛现的一切净妙国土,现的广大神通,众生用眼睛一见就生起大信心,相信三宝,由眼见的妙境而修行得大解脱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睛见的色尘,能现极乐世界,能现无量的妙境。普陀山的梵音洞,去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的人,都能见到观音菩萨,见到圣妙境界,见到就能生信心。凡是众生去朝五台山拜文殊菩萨,有见到文殊菩萨的,有见到释迦牟尼佛的,还有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。还有的在普陀山梵音洞,见到韦驮菩萨的,还有见到地藏王菩萨的,各见不同。能见到佛菩萨的都是根基深厚,一般的能够见到智慧灯,一见就生信心了,你不见就不生信心,这眼睛见的都是色尘境界。耳朵闻到净妙音声生起信心,就会皈依三宝而修行。

        终南山就是圣境么,在嘉午台那个地方,一般的老修行,早上、晚上,听到大山里头有洪钟响、大擂鼓响、木鱼响,还有念佛的音声也是常听见。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里入定以后,见到终南山里头有很多罗汉在入定着。我有一个同参中道法师,他跟我很有缘,关系也很好。他害病害得昏迷过去了,有四五天跟死人一样,可是没断气,过了四五天以后又活过来了。我们见的南五台是很陡的大山陡崖,平地很少,种个菜都不行。他死过去四五天,看见南五台不是陡崖,尽是平山,山貌很峻秀,有好多大寺院,他去挂单人家都不要他。走到这里挂单人家不要他,走到那里挂单人家还是不要他,叫他回去。他一回来,就跟做了一场梦醒来一样。你看这个幻景,咱们肉眼见不到的多得很。我去朝过鸡足山,鸡足山那个华首门是个大石崖,样子像个大城门,有三丈宽、两丈多高,迦叶尊者在门里头入定着。

        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,到弥勒佛出世还要一千多万年,迦叶尊者把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保管着,将来把衣钵交给弥勒佛。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,是以印度为世界的中心点,中国都属于边远地区。要说起来啊,释迦牟尼佛没有到中国来过,其实已经到了中国的云南了。云南的瑞丽我去过,在个大石头上,有释迦牟尼佛的脚印,那脚印就说明释迦牟尼佛到过云南,就是没有在那里久呆,没有说法的这种事迹。

        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一直到成佛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现大神通为众生说法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给众生示现说法。好比极乐世界都是色相,众生见了起大欢喜,由此得解脱。极乐世界的水流风声演妙法,阿弥陀佛的身光,诸大菩萨身上出的香气,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出香气,众生闻到香气,恶业消除,善根增长,自然就开悟。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众生是迷着的,所以就会造无量的罪。诸佛菩萨觉悟了就以十八界说普门法,这就叫妙法自在。

        诸法是无量无边的。诸法入一法就是说这一个法,无量劫也说不完,八地菩萨的大智慧,无量的诸法入一法,穷劫说不尽,也可以一法普遍无量法,这也是穷劫说不尽,大自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咱们众生来说,人间的法就不是佛法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法就更不是佛法了。而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乃至十方诸佛,把一切众生法都能够变成佛法。在一切法上迷了,就是众生;在一切法上觉悟了,就是佛、就是菩萨。《金刚经》上说“一切法皆是佛法”,一切善法是佛法,这对着。一切恶法是不是佛法?众生要是迷到一切恶法上了,那就是邪法,就是恶法;你要是觉悟了,恶法也是佛法。诸佛菩萨于一切法得大自在,都能转妙法轮,都能利益众生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切恶法怎么是佛法呢?已经讲过多少次了。《华严经》无厌足大王示现的地狱,那地狱不是恶法吗?他给善财童子说:“我这是神通假示现的。我定的国法,谁犯了什么法剜眼睛,谁犯了什么法割舌头。”无厌足大王说:“这是我变化的假人来犯我的法,我是这样来治罪人。真的众生看了以后就不敢犯,接受我的法,他就成了善众生。”这恶法不就成了佛法吗!

        《金刚经》说一切法皆是佛法,《金刚经》就是般若啦,以般若的大智慧觉悟,一切善法、恶法都是佛法。你要是迷了呢?迷了,善法也成了恶法。迷了,善法怎么成恶法呢?好比持五戒行十善的众生,这该是善法吧。持五戒行十善,假如不能三轮体空那就都是恶法,因为有我相存在,有人相存在,万法不空,你持五戒行十善也是邪法、恶法。三轮体空了,一切法就都成佛法了,这里头一切的妙义是穷劫说不尽的。穷劫说不尽,要有大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 法本来是无边的,提出一种法来说不完,说不完就是无边的法,这就是菩萨的妙智慧,他可以把一种法经过无量劫说不完。比如色法,光说一个“色”字,十法界依正二报都是色,说不完的;说个心法,光说一个“心”字,心字包括十法界依正二报,包括十法界一切因果,这也是说不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说得多了,不止一个法。法犹如大网一样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法网。网孔孔多得很。无边的法网,尽未来劫说不完,这就是八地菩萨的大智慧。

第三节 八地菩萨得十种妙藏

        藏就是库藏,哪十种藏呢?

        能够明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,诸法的库藏就是多。什么是诸法的大库藏呢?就是虚空法界。虚空法界就是一切法的大库藏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东西出生一切法呢?外面就是大地,大地长一切草木、瓜果、饮食。大地能够生出一切诸法的大库藏。内呢?就是一切众生的心可以出无量的法,也就是诸法的库藏。

        佛菩萨有大陀罗尼的库藏。陀罗尼是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,都容纳在库藏里面。总的来说,菩提涅槃就是大陀罗尼的库藏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的法身,就得到一分的大陀罗尼。大陀罗尼是印度语,翻译到中国就叫大总持,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有大总持就有小总持,一个地球把它磨成微尘,这些微尘数可以说是小陀罗尼。什么是中陀罗尼?把释迦牟尼佛的领土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尘,三千大千世界有千百亿个日月小世界。咱们这个地球只是一个小日月,这一个日月小世界磨成微尘就是总持。三千大千世界有千百亿个日月小世界,把它都磨成微尘,就这还不算是大总持。大总持是把华藏世界都磨成微尘,这是多少数目呢?还有比这更大的,那就是尽法界量了。所以八地菩萨,得到大陀罗尼藏无量的妙用。

        现身十方法界化现无量的身体,每一个身体都是无碍辩才,给众生说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无量的众生有无量的烦恼,烦恼不同,根性不同,种种的习惯不同。所以要给无量的众生说法就要用善巧方便,随顺众生个人的业习烦恼,使他生欢喜心,能开佛的智慧。八地菩萨就有这种方便善巧的神通妙用,令无量众生开智慧,断烦恼,成就诸佛功德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大神变,也就是神通变化。初地菩萨就已经证到大神变了:“能使大地变黄金,能化地狱为净土;能把国土作自身,能把自身作国土;能把大千世界化为虚空,能在虚空现广大世界。”破一品无明的菩萨就有大神变,现在讲到第八地了,八地菩萨就更有大神变。大神变不是一个两个,而是无量无边的大神变藏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初破无明,圆教登初住,别教登初地,即证得八种平等因成就。这八种平等是“自他平等、因果平等、圣凡平等、空有平等、依正平等、性相平等、事理平等、冤亲平等”。破无明一品即可证到这八种平等因成就。平等因成就了,由平等因而行菩萨道,经无量劫海,修福修慧,利益众生,福德智慧圆满,最后成了佛,平等果成就。没有平等因就没有平等果。八地菩萨诸法平等成就了,距离成佛不远了,经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就成佛了。诸法者,简单地说就是十法界的诸法。佛法界的诸法,菩萨法界、缘觉法界、声闻法界、六凡法界的无量诸法,能证到平等就是十法界依正二报的一切万法,悉为真空如来藏,妙有如来藏,不空不有的中道如来藏,这就平等了。众生见到不平等就是心不平等,心要平等了诸法都平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同时能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。藏就是多,以虚空法界为藏。

        入刹尘劫,没有指定是多少国土世界,起码是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尘,一个微尘是一个劫。八地菩萨可以一念穷无量劫,无量劫一切的万法没有不知道的。刹就是国土世界了,菩萨一念能普知无量劫的事情,这是入刹尘劫藏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一个是证大欢喜藏。初地菩萨就是欢喜地,意思就是说从无量劫发的大愿都没有满愿,一登初地,一切所愿完全成就,满愿了,所以生大欢喜;从无量劫当凡夫,在未登初地以前,一切神通智慧的妙用不得自在,一证初地,大神通自在悉皆圆满,所以生大欢喜;从无量劫发愿,要万类现身、现身无量、神通自在、说法自在、福德智慧自在、普利一切众生自在,虽然有这个愿望,但达不到目的,一登初地就满愿了。登初地叫欢喜地,高兴欢喜得不得了,神通妙用跟地球一样,无心任运地生长一切万物,普利一切众生。最后一个得欢喜藏,可以说初地、二地直到八地,实际上地地都是大欢喜藏。过去没有满愿,现在满愿了就是大欢喜藏。

        菩萨的这些功德无量无边,没有办法讲的,我们只可以了解一少部分,这比我们的境界高无量倍,我们的智慧达不到。八地菩萨的功德是无量分,咱们在这里只说一少分,就这一少分中的每一个神通妙用都是藏了,每一个藏都包括尽虚空遍法界,没有办法把它讲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咱们昨天讲的七地菩萨,已经是证到了如来三藏,实际上初地菩萨就证到如来三藏。如来藏是佛证的如来藏,成了佛是圆满如来三藏。初地菩萨已经证到一少分,证到一少分就得大自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来就是佛,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成了佛,登了初地就能现佛身,现佛身就是佛啦。什么佛呢?小佛,就像人才生下来是个小人一样,成了佛就是个大人。初破无明的菩萨等于是才生的小儿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跟大人完全相同,所以就叫成了佛。佛的五眼六通、五智十身,初地菩萨完全证到,证到了就是小佛,体小,作用也小。初地菩萨的五智十身是体,起的妙用只能够周遍百佛世界,百佛世界以内能现佛身,若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,即现佛身而为说法。百佛世界以内,不但能现三十二相的佛身,还能现四禅天,千丈高、八万四千相好光明的报身佛的佛身。在这个百佛世界不是只现一个佛身,无量的众生需要见佛,他就能现无量身。一个世界现一个佛身,可以同时现一百个佛身。既然能现佛身,那么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六道众生的依正二报就都能现。初地菩萨就证到少分的如来三藏。

        真,是真实不虚;空,就是空空洞洞啥都没有;藏呢?藏又成了有了。真空如来藏含着万有,含着什么万有呢?就是妙有如来藏。真空如来藏是法界体,妙有如来藏就在真空如来藏里边,含着无量的妙有。可以这么讲“真空不空,妙有不有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真空如来藏,既然是真空,那反面就是个假空,有真空那就有假空。什么是假空呢?凡夫眼睛所见到的太虚空是假空,它不是真空。凡夫眼见天上的日月星斗、风尘云雾、冰雪雷电,这都是假有,不是妙有。咱们看见的山河大地、森罗万象,咱们认为是真实的,而佛说这是颠倒。为什么说是颠倒呢?因为完全是错误的,头朝下腿朝上,所以说颠倒了。咱们认为山河大地是实有的,《金刚经》说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我们认为眼睛所见的都是真实的、实有的,佛说你所见的相都是虚假不实的,是妄想颠倒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佛出世度众生,众生执着假有是真的,佛说它是空的,是假有,众生空不了啊,真如佛性众生见不到。如来三藏能把众生的假有都破了,可是众生见不到如来三藏。你硬要说有如来三藏,而咱们所见的都是假的,不是真的,这个众生实在难信得很。

        佛度众生也不容易,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,慢慢让众生生信心。佛方便善巧,不辞劳苦,经过百千万恒河沙劫慢慢地调伏众生,调服得众生相信了,就好了。先叫众生起五根五力,五根五力第一个就是信,叫众生相信以后还要扎根,扎下根就不会动摇。到了秋天,草木开始干枯了,树叶干枯落到树底下,一阵大风吹得满地跑。树底下长的小草,大风来了,东风来朝西倒,西风来朝东倒,这个草为啥吹不跑呢?它在地下扎了根。所以佛的方便善巧教化众生,令众生扎下信根,有了信根就慢慢增长,树长大后有了力量,再大的风也吹不倒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佛度众生是经无量百千万亿劫跟众生先结缘。咋个结法呢?先给众生说好听的话,赞叹他。好比见个土匪都说他好,咋样说他好呢?找他的优点去赞叹他。比方说他孝顺父母吧,你就去赞叹他把一切好东西都给父母了,天底下一般人都办不到。你要说他是个坏东西,尽抢人干坏事,他就不高兴。你说他是个大孝子,他就高兴,所以要说爱语。一切众生遇到困难了,需要啥东西,你只要有就给他,你给他,他就欢喜你,结个欢喜缘。跟众生交往叫他沾我的光,我不沾他的光,常常叫他得我的利益,众生就欢喜你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四摄法最后一个就是同事,菩萨神通广大,一个众生现一个身,今生陪着你,来生还陪着你,甚至于菩萨发愿,尽未来劫都陪你,你啥时候成了佛,我就不陪你了。你要造了罪变牛变马,菩萨也变牛变马跟你同槽吃草,跟你在坡上晒太阳。一直到众生破无明证法身,菩萨不跟他同事了,菩萨就放心了,因为你已经是个小佛了。菩萨的大愿、大神通,经过无量劫跟众生结缘,去利益众生。说什么话都不要哄众生,所说的都是真实的,然后再告诉众生,咱们眼睛所见的六尘境界都是梦幻,是假的。你要相信妙明真心是真的,你肉体死了,但是你的妙明真心是不死的。你修下福德智慧,将来妙明真心生到天上去就享福了。你好好念佛,光做好事,不做坏事,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到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到了极乐世界莲华化生。经过很长时间,你给他说的都是真实的,不欺骗他,你三年、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一直说真实不虚的话,他就相信你。你给他说法,他就得利益。所以佛菩萨方便善巧度众生,度一个众生都难得很,何况度无量的众生?所以自己就修忍辱行么,长期地忍辱,长期地利益众生,众生见到你就生敬爱的心,你说什么他自然就会听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真空如来藏,什么是真空呢?就是最高的圣位。佛证到大般涅槃,就是证到真正的空体成就。大般涅槃完全是空体,没有一点障碍执着,也就是佛的清净法身,这是真空如来藏。拿咱们凡夫来说就是妙明真心的实体,也就是第九识庵摩罗识,翻成中文就是清净识,也就是心的本体。心的本体就跟太虚空一样。第八识叫阿赖耶识,翻成中文就是含藏识。第八识的作用有三种:能藏、所藏、执藏。能藏,从无量劫来烦恼的种子藏不满;所藏,所藏的就是烦恼种子啦,造的罪业啦;执藏,保险柜啦,藏到里面就不会丢失的;这就是妙明真心的宝贵处。你既然知道心的妙用是这样,现在来学佛,就要把佛无量的善妙功德法,藏在八识田中,慢慢地消灭烦恼恶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佛的善妙法,经过百千万亿劫也学不完。最初当凡夫发菩提心,就是学佛的善妙法,以至经过一万大劫才到初信位。由初信又经恒河沙劫到十住位,又经恒河沙劫到十行位,然后到十回向位,最后登地,从初地到二地又得经恒河沙劫。从凡夫学佛的法,一直到别教七地都是有学,你看佛的法门多不多?学无量劫也学不完,八地菩萨才叫无学。八地菩萨把法门都学通了,然后依法修行,修得有了成就,才能转法轮,度众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地球生长一切万物是无心的,任运就是自然,自然生长一切万物,利益众生,登了地的菩萨就是这样子。初地就是任运的,从二地、三地、直到八地菩萨,都是任运的。八地菩萨怎么叫任运呢?就跟轮船快到岸了,不但是不开马力了,还要压住马力,不压住马力,轮船碰到岸上就碰坏了。八地菩萨就是这样,证到八地一直到成佛,无需借功用之力。“无功用”,无功用就是无修,所以是无修无证,自然证到无证,成了自然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八地菩萨才是无学,八地之前都是有学,可见佛的法是无量无边的,“法门无量誓愿学”,学不完的。第八识叫能藏,从凡夫学佛的法,一直学到七地菩萨,佛的法这么多,没有说八识装不下。第八识的能藏跟太虚空一样装不满,跟大海一样不会满的,八识有这个功能妙用。执藏,念一句阿弥陀佛,拜一拜阿弥陀佛,在三宝中种微小的善根。这个善根的种子到将来决定成佛为止,它是不会丢失的。执藏的功用是个保险柜,凡在三宝中种的善根一直到成佛,善根不会丢失的。第八识的心体就是空如来藏。学佛的善妙法门,得大神通,得大智慧,得大三昧,一切万德庄严。万德庄严就是妙有如来藏,菩萨从最初到成佛有无量的功德神通妙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空不有,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。”“不落空有,而不离空有”,也是空也是有,中道如来藏就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妙有如来藏就含藏在空如来藏里头,这个妙有如来藏是“有而不有”。咋说有而不有呢?功德是实有的。菩萨从最初发菩提心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法相,万法皆空。所修的福德善根乃至无量的神通妙用,福德藏、智慧藏,他不执着了就跟太虚空一样,跟太虚空一样有而不有,空而不空。所以,妙有如来藏真正的菩提涅槃是有的,所修的福德智慧、所感的圆满报身、无量的相好庄严是真实不虚的,是有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妙有不有”,就是不执着。不执着说是空的,它空的确实是空的,啥都没有,这是能空。因为众生没有福德见不到,见不到不就是空么?菩萨遇缘见到,就是佛现圆满报身给该菩萨授记作佛。授记作佛了以后,菩萨有菩萨的事,就各忙各的事去了。不现就空了,不现就没有了。菩萨授记作佛的时候,华藏世界现前了,圆满报身也现前了。而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,见到华藏世界现前,见到圆满报身现前,他就是见到也不执着,他知道这是法性现的妙有,“有而不有,空而不空”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都证到“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”。所以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五智十身,就已经入了法界藏,就已经跟十方诸佛的妙法身合起来了,就像长江的水初入大海,与大海合起来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难讲得很,难懂得很。咱们把真空如来藏、妙有如来藏、中道如来藏,讲了很多回,将来还要讲,讲一回大家开一回智慧。因为是佛境界,我们离佛隔着万重山,不能亲见,但是心与佛平等,由心平等的契机,我们见到我们的心,也就知道了佛的心。佛的菩提涅槃,真空如来藏、妙有如来藏,不空不有,亦空亦有,就是中道如来藏。我们心中多少有那么一点儿智慧,就能多少明白一点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