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文】复次,善男子,言随喜功德者。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如来,从初发心,为一切智,勤修福聚,不惜身命。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,一一劫中,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。如是一切难行苦行,圆满种种波罗蜜门,证入种种菩萨智地,成就诸佛无上菩提,及般涅槃,分布舍利。所有善根,我皆随喜。及彼十方一切世界,六趣四生一切种类,所有功德,乃至一尘,我皆随喜。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,有学无学,所有功德,我皆随喜。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,志求无上正等菩提,广大功德,我皆随喜。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喜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“复次,善男子,言随喜功德者,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如来”,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国土世界,每一个世界都是由微尘集合到一块儿的,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如来多得是无量无边。“言随喜功德者”,咋个随喜?随喜十方诸佛的功德,他们有功德我就随喜。他们都有啥功德呢?一切诸佛从初发心,为一切智。为一切智就是为成佛。所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,勤修福慧,不惜生命,精进勇猛,修福修慧,集聚的福慧跟须弥山王一样。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勤修苦行不惜生命,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呢?“经不可说不可说,佛刹极微尘数劫”,不可说就是多得不得了,光世界就多得不可说,把这世界又磨成微尘,一个微尘又是一个大劫,从最初发心就得经过这么多的微尘数劫才能成佛。
“一一劫中,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。如是一切难行苦行,圆满种种波罗蜜门”,每一个佛都是这样,这是圆教的佛。圆教佛果修因就这么大,成佛是因大果也大,不是藏教经三恒河沙劫成佛,也不是通教百恒河沙成佛。别教的佛,是经过十莲华藏微尘数劫成佛。而圆教的佛,是经过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。十方是尽虚空遍法界,十方世界没有边界,过去、未来也无有边界,那么把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都磨成微尘,这就不是十莲华藏的微尘数了。这个微尘的数目就大得很了,圆教的佛要经这么长时间才能成佛。然后“一一劫中,又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”,一个微尘是一个生命,舍了多少的生命呢?舍了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国土世界,微尘数的头目手足。
咱们一听就害怕了,你不要害怕,为啥?你害怕主要是“我见”害怕。因为有个“我”,叫我死,所以才害怕。一证四果罗汉就无我了,无我了就不怕死,因为死的时候没有痛苦。到了破无明证法身的时候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的身体,化身无量,而根本化身是空的、没有的。变化个身子是无生的,给人家还命债被杀掉了,杀掉了没有痛苦,也不死。因为都是化身。化身是化身,可众生看着是真实的。
要修这么长时间你不要害怕,为啥呢?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,不动一个念头啦,你不动一个念头就没有时间。得了金刚定,经尘刹微尘数的劫,一个妄想都没有,一个念头没有,不是不知道时间,还是知道的,是知道而不执著。海印三昧大圆镜就是无我见,没有分别,没有分别而知万法,镜子能照万象就表示它能知道万法,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大智慧,所以时间长你不要害怕。“如是一切难行苦行”,上头是难行(xíng),底下是苦行(hèng),难行(xíng)苦行(hèng)。既然头目手足生命都舍了这么多,金银七宝、国城男女还算个啥?由这样子修因,“圆满种种波罗蜜门”,种种波罗蜜门是无量波罗蜜。破无明证法身才开始正式学,身遍十方法界同时供养无量诸佛,每一个佛给你说一个法门,说了以后就能记住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是念念中亲近十方诸佛,念念中诸佛给说无量的法门,所以得大总持。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才正式地跟着佛学,咱们现在没有资格跟佛学,佛给你说法,你也记不住,说过也就忘掉了。
“证入种种菩萨智地”,欢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,十地菩萨就是种种智地。“成就诸佛无上菩提”,登了地以后功德犹如大地,任运利益无量众生。不单是登了地的菩萨,初信菩萨断见惑,六根不染六尘,顺诸圣流,逆生死流。
最可怜的是咱们凡夫,苦恼到万分了,无量劫造的罪业,业报现前,受苦的时候要是不能忍,那就是苦境上再造罪,罪上加罪,永远不能解脱。
不学佛的时候,成天地造罪,自己吃肉,来了客还给买着吃,还有多少学佛的家里也是这样。我说你不要杀生,他说不杀生就买死的做,你买得越多他杀的就越多。有的居士说,这不买不行啊,来的客要吃,人情世故么,他是居士,他不吃肉,可是家里的风俗,来了客人买猪肉吃都不行,还得买鱼、虾肉给吃。学了佛,除非你自己当家,不然你不吃肉,家里边人要吃,你不杀,他要杀,你看看苦恼不苦恼?成天的造罪将来苦报无穷尽,怎么得了啊!
随喜功德主要是随喜佛的功德,十方诸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“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,于一一劫中,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,如是难行苦行,圆满种种波罗蜜门”,这是佛的功德,我们就要向他学习发普贤愿,发这个愿,现在办不到将来要办到。咱们讲了这么多,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,破了见惑,死的时候就没有那么苦了,断了见惑时,身见就断了,就知道这个肉体不是我。能断见惑,三昧正定早都成就了,三昧正定没有成就见惑就不能断,只有正定加上无生智才能断见惑。所以断见惑死的时候跟凡夫就不一样,就没有那么痛苦了。把功夫一提,马上就能离开身体。
破了思惑就能显大神通了。要知道破了思惑就没有生死苦,就解脱了,何况破二十品尘沙惑。破无明惑就更没有苦了,你不要害怕,不懂得这个道理的话,觉得舍那么多身命就害怕了,菩提心也不敢发了,实质上是没有苦的。虽然经了那么长的时间,但是他一个念头都不动,就没有时间。你说舍了那么多的身命,一秒钟就可以舍微尘数的身命,神通变化现无量的化身,大家要晓得不要害怕。
“证入种种菩萨智地,成就诸佛无上菩提,及般涅槃,分布舍利”,这是化身佛,就是说破一品无明的菩萨就能够八相成道。随喜功德者,佛所有的功德,诸如成就无上菩提,转法轮,说法及般涅槃,乃至般涅槃以后无量的舍利,我都随喜。
我们给佛修舍利宝塔,庄严塔寺,供养舍利都是功德。还干啥呢?结集藏经,印经,造佛像,修大塔寺是功德,讲经说法也都是功德。总之“所有善根,我皆随喜”,也就是说佛所有的功德善根我都要随喜,向他学习。
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,六趣四生一切种类”,六趣就是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六道,四生是胎、卵、湿、化。“所有功德,乃至一尘,我皆随喜”,最高是随喜佛的功德,最低是随喜六道众生的功德。六道众生不都是有罪业吗,他还有啥功德呢?人类的功德就不小,人类护持三宝,修塔建寺,弘法利生,功德无量;牛犁地,推磨子这也是功德啦;蚕虫吐丝织绸庄严佛身,所以即使一个蚕虫它都有功德;蜜蜂采百花做蜜能治百病,蜜蜂是个众生啊,它利益人,所以就有它的功德。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功德,一切众生有啥功德?你到药铺去看看,药铺里种种的动物,虎骨、牛黄、鹿茸、穿山甲,这都是宝贵的药材。人把小虫子弄去炮制成药来治病,一切小虫都是药,给众生治病就是利益众生。所以六趣四生一切种类的众生,所有功德乃至一微尘那么大点儿小功德我皆随喜。
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,有学、无学,所有功德,我皆随喜”,上至诸佛下至万类众生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声闻、缘觉,声闻就是罗汉,辟支佛就是缘觉,有学就是凡夫,好比藏教的五停心、别相念、总相念,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这就是贤;证了初果、二果、三果也叫有学,证四果就无学了。那大乘菩萨呢?别教从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七地菩萨以前就叫有学,别教八地才叫无学。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;二乘声闻、缘觉都有功德,我皆随喜。
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,志求无上正等菩提,广大功德,我皆随喜”,菩萨的功德更大,他们所有的功德我都要随喜。我们不会发愿,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。我们不会发愿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怎样发愿,我也咋样发愿,他咋样成佛我也咋样成佛。六道众生并没有发慈悲心、行菩萨道,六道众生各有他的功德,我都要随喜。然后声闻、缘觉的功德我也要随喜,乃至十方无量诸大菩萨他们发了菩提心我要随喜,他发愿行菩萨道我也随喜。不会发愿,菩萨教给我们,我们就照这样子随喜。
“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喜无有穷尽,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”,普贤大愿是三世诸佛的标准愿,三世诸佛要想成佛都得要发普贤十大愿。你不会发愿?学《普贤行愿品》,学了自然就会发愿。善根是不可思议的。我十几岁看《普贤行愿品》一看就懂,看懂了就照这个发愿。终南山也有年轻的小和尚,有一个师父跟我很好,我劝他发菩提心,他说:“咋个发么?我不会发。”我说:“你不会发,你就读《普贤行愿品》,读了你就会发了。”他还很诚心地请了一本,跪到那儿读了一遍,我说:“你这样会发愿了吗?”他说:“没看懂,不知道啥意思。”他跪到那儿读了一遍《普贤行愿品》,里面说的啥不懂得,还是不会发愿,这是没有善根的关系。
《普贤行愿品》境界、境量大得很,咱们稍微有一点儿佛学知识的人,心量小把这就闹不清楚,有的闹懂了,可是他心量小不敢发愿,害怕,这也是个障碍。你们不要害怕,我们已经讲了两个多月了,无我、无我,你把我见一破,苦就解脱了,行菩萨道就没有障碍了。咱们由凡夫的心而害怕,你到证了圣果的时候就没有痛苦了。
五者随喜功德,将来以四悉檀来表这个法。四悉檀是:世界悉檀,为人悉檀,对治悉檀,第一义悉檀。四悉檀的法是有因有果,因是阿弥陀佛没有成佛以前为金轮王。金轮王是世界悉檀,以四天下布施大地众生,布施供养给十方三宝。阿弥陀佛为金轮王的时候,天下很太平,以五戒十善为国法,规定其国土的人民都要持五戒,都要修十善法。要造了十恶就是犯罪,以法律来制裁。世界悉檀,世界是美妙的世界,丰乐的世界,人在这个世界里生大欢喜;为人悉檀,金轮王给人民说三皈五戒十善法,再加上四摄法和六度法。这是金轮王给众生说法呢;对治悉檀,给人民说五戒十善叫断五逆十恶,以五戒十善来对治五逆十恶的罪。五戒修成了,五逆十恶的罪消灭了,得大解脱,得大解脱了就叫第一义悉檀。什么叫第一义?就是证了无生法忍,证了大涅槃。
世界悉檀生大欢喜,为人悉檀生一切善法,人人都修十善,对治悉檀灭一切的罪业,把过去的罪业都消灭了,第一义悉檀得大解脱。怎么叫第一义悉檀?第一义悉檀就是佛的心,佛的心是啥呢?是三如来藏:真空如来藏,妙有如来藏,不空不有中道如来藏。然后,四悉檀里面包括身、口、意,身、口、意各有四悉檀的功德。四悉檀里头,每一个悉檀都要证到第一义,就得大解脱了。
阿弥陀佛未成佛以前为金轮王,因中的四悉檀,管四大部洲,就是大道场了,金轮王出了家,就是法藏比丘。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愿,修行成了佛,是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现在作大佛事,转妙法轮,还是四悉檀。极乐世界就是世界悉檀,阿弥陀佛给众生说法是为人悉檀,说的什么法?说的是慈悲喜舍,大智慧的法,大慈悲的法,这是对治悉檀。对治什么?对治我们的五逆十恶,对治我们的见惑、思惑、尘沙惑,对治我们的四十二品无明惑。最后是第一义悉檀,第一义悉檀是成佛了,人人将来成佛,证到十大自在,得大解脱。十大愿王总括在一块就是十大自在,说十大自在,其实是百大自在,千大自在,万大自在,无量的大自在。证了菩提涅槃得大自在。
【经文】复次善男子,言请转法轮者。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,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。一一刹中,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,一切菩萨海会围绕。而我悉以身口意业,种种方便,殷勤劝请,转妙法轮。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,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《普贤行愿品》十大愿王之六者请转法论,就是十方世界如果有佛出世,一定要请佛说法,请佛说法就是请转法轮。有佛出世的时候,大梵天王、帝释天王、二十八天诸天王,都会请佛说法转法轮。释迦牟尼佛成佛后,最初天王来请,然后,人间的国王大臣都请佛说法。有的国王大臣把佛请到王宫去,先供养,供养就是吃饭么,吃完饭请佛说法。佛灭度以后,诸大菩萨、声闻缘觉、诸大祖师、诸大法师、一切诸善知识,一定要有人请,才能说法,没有人请就说不成。你找着给他说法,他摇头说:“我不听。”
这个善知识有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,只要会说法都可以称为善知识。你出了家,不会讲经说法,那也就不叫善知识了。在家的优婆塞也就是男居士,优婆夷是女居士,只要会讲经说法都叫善知识。为什么叫个善知识呢?善就是慈悲,有慈悲心了就叫善,怎么叫知识呢?有学问,有文化,有智慧,有大辩才,会讲经说法。要懂世法、懂佛法,才能给人讲经说法,一定要有大智慧、大慈悲。有大慈悲了就是善,有大智慧了就是有知识,这就叫善知识。有大慈悲心不会讲经说法,你要请他给你讲,乱说一气,说的没有头绪,没有道理。这个知识既要懂世间法,还要懂出世间法。世间法就是人间的人情世故,人间的风俗。
出世间的法就是三轮体空发菩提心,三轮体空行菩萨道。因是有漏,果是无漏。修的时候还是世间的因,将来感的果就出世间了生死,生在极乐世界去。因为我们是凡夫,所修的法都属于世俗谛,由世俗谛回向往生极乐世界,回向见佛闻法,证无生忍。比如说:“愿生西方净土中,九品莲华为父母。”这都是世俗谛。“华开见佛悟无生”,悟无生了就是胜义谛。华开见佛还属于世俗谛,佛给你一说法,开了悟了,悟的这个道理是胜义谛,悟了以后就要证。悟道,然后修,由修才证。
极乐世界是因果同时,佛给你一说法,你一听开悟了,开了悟不用修就证道了。我们这个世界给你说了以后,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叫见道,然后要修道,由修道以后证道,证道了以后才发现神通。你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无生忍是同时的,一见佛闻法马上开悟,开悟就证道,神通智慧一切发现。“华开见佛悟无生”,悟什么呢?悟的是无生的道理,胜义谛的道理明白了,明白了以后,不用你再去修,马上就得大神通,得大自在。那就是悟、修、证同时,悟就是悟的胜义谛的道理,不用再修马上就证道了,证道了,神通智慧就发现了,得大自在。
简单地说一下十大自在的第六自在——六根普觉六尘,六根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六尘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我们现在是凡夫,六根遍染六尘,六根染六尘就是凡夫,六根染六尘就造罪。你生在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无生忍,六根普觉六尘。生在极乐世界也有眼耳鼻舌身意,极乐世界有净妙的色尘,净妙的身尘,你眼睛见到极乐世界无量的圣境,无量的庄严,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妙色尘。那个净妙色尘能令一切众生断烦恼,断一切恶法,能令众生开悟,一开悟就得大神通。
所以,六根普觉六尘如光照物,不染六尘,犹如太阳光、灯光把色相都照见了,是无心的,没有贪爱的心,没有染着。太阳照到粪池子里,粪池子里面有太阳的影子,天上的真太阳放大光明,印在尿池子里的太阳也放大光明。等到太阳落了,光明收了,太阳不染粪尿的,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。凡夫与圣人有什么区别呢?凡夫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染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染了就起贪爱,自己欢喜的六尘就爱,不喜欢的就不爱,不爱就生恨心。你见到冤家仇怼就不爱,马上就生烦恼,见到自己的父亲母亲,爱的情就起来了。所以,要有一闻千悟的智慧就好了。
说一个人不爱听的丑话,怎么不爱听的话?现在讲经就要讲离苦得乐的法,讲清净法。就说这六根染六尘,一个男娃娃见到女娃娃起爱心,女娃娃见到男娃娃起爱心,这样生死就成功了,造的是生死因。太阳光、灯光照到男娃,也照到女娃,它没有爱的心,也没有恨的心。圣人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普觉六尘如光照物,不染六尘,这就是圣人。我们是凡夫,跟圣人不一样,我们明白了胜义谛的道理了,就要学胜义谛的法。
咋个学法呢?出了家,有出家的戒;在家的居士有三皈五戒,八关斋戒,在家居士菩萨戒。为什么叫你持菩萨戒?就是叫你六根不染六尘,由这样慢慢锻炼,见到好色相,听到好音声,吃到好东西了,慢慢地锻炼把正念提起来,贪爱的邪念慢慢就断掉了。凡夫学圣人由持戒的功德慢慢地把这些烦恼断了,生死就了了,烦恼不断,生死就不得了。所以说,在这个世界修行,由凡夫转成圣人难得很。
我们要生到极乐世界去,极乐世界有佛的圣境,佛有大加持力,佛所说的经、法、秘密神咒有法力的大加持,极乐世界的净妙国土也有大加持,所以要生极乐世界。生到极乐世界,眼睛所见的色相是圣妙的色尘,你不会生颠倒心;耳朵所闻的法音是清净音,你绝对不会生五蕴的邪念。所以要求生极乐世界,光极乐世界净妙的色声香味触法,能令你自然地断十恶而成就十善的功德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修行难得很,叫你六根不染六尘,办不到的。佛给说持清净戒,由持清净戒的功德勉强慢慢地断,一生到极乐世界就不是这样了。
所以讲善知识,善知识,善就是有慈悲心,不仅有慈悲心,还要有智慧。有智慧,有知识,才能讲经说法。慈悲倒是慈悲,没有知识乱说一气,说的没有道理不能令人开智慧,那你这个慈悲也不行;你有知识,会说会讲,道理虽然精通而没有慈悲心,就不能度众生,不能摄受众生。所以善知识是大慈大悲大智慧,给人讲经说法要耐烦,要详细地给大家讲。大家不懂要问你,你就要再给大家反复地讲。这里头要有慈悲心,没有慈悲心人家问你,你就不爱讲,或者给讲一遍,人家再问你,你就发脾气。这样因果多得很,五台山山志里面有个公案。
有个人五百世以前当大法师,大法师就是有智慧能讲经嘛,但是他没有慈悲心,给人讲经的时候贪求名利。供养的钱财多,问他的时候,他都是欢欢喜喜的,就是问上三遍五遍都可以;没有钱没有东西供养了,问一遍可以,问上二遍三遍他就骂人了,他怎么骂呢?“嗨,你笨得跟牛一样的,你不要再问我了。”他骂人笨得跟牛一样,造下了这个口业,死了以后变了五百世的牛,后来生大惭愧,朝五台山求忏悔把这个业才消了。
说身体造杀盗淫的罪,嘴巴该不造啥罪吧?上面说的是骂凡夫呢,要是骂圣人或者是骂父母,更要遭恶报。还有的骂天地,天下雨了他骂,天不下雨了,他也骂,太阳晒得热了他还骂。这种愚痴人都要遭报的啦。
请转法轮,这是说学人、当弟子的要请一切诸佛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大善知识讲经说法。善知识一定要有大慈悲心,要有大智慧心,一定要精通三藏,才能称为大善知识。三藏就是经藏、律藏、论藏。三藏也叫三学,律藏是戒学,经藏就是定学,论藏就是慧学,是大智慧了。凡夫要学三藏,学通了,会讲经律论了就叫法师,就可以称为善知识;在家的男居士、女居士有大慈悲心,会讲经说法也可以称为善知识的。
佛灭度了以后,诸大菩萨、诸大祖师、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只要是会讲经说法的,一定要发心请他讲经。请他讲经说法利人天,人间一切善男信女听了法以后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将来都要成佛。你请转法轮了,你自己先听法,自己听法是自利,百千万的人听了,利于百千万的人。所以,请转法轮的功德大得很。我们凡夫只能请菩萨,请祖师,请佛的四众弟子、善知识说法,我们只能做到这些。现在人间没有佛,你想请佛说法,遇不到佛。
六者请转法轮的经文上说:“复次,善男子!言请转法轮者”,请转法轮咋个请?“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、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”,十方——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,东南方,西南方、东北方、西北方八方和上方、下方;三世是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;法界、法界,普贤行愿品每一条都是法界,十方世界的国土,一切佛刹就是一切佛的国土世界了,把所有的世界都磨成微尘, 每一个微尘中“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”。这句话,你要不用心就不晓得的啦。每一个微尘中又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,佛刹就是佛的国土世界,极微尘数那么多,一个微尘中又有无量无边的佛的广大世界。
先说依报国土世界,还不是小世界,广大佛刹就是佛的广大国土。然后又说,一一刹中,每一个刹就是每一个佛的世界,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正等正觉。先说国土世界是无量无边,多得不得了,然后再说每一个佛的国土世界又有不可说、不可说的佛刹国土世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正等正觉,境界大得不得了。
说入法界品,入法界品,这就叫法界了,多得没有办法说。四十二品无明破一品无明就入了法界的边,比如说我们到了上海,见了海的边,朝海里面看,无边无际的大海。四十二品无明破一品无明就入法界,就到了海的边上,这种境界不是凡夫能想到的,就是想到也不相信。微尘那么小一点点,还能容下一个广大佛刹?一个极微尘中不要说容不下一个广大佛刹了,只要比微尘大的就进不去嘛!
我们凡夫的境界是大容小没有问题,可这里却是小容大了:在这一微尘中不是有一个广大佛刹,而是有世界微尘数的广大佛刹。看你咋个信呢?在事相上是完全不相信的。
西安有两个大知识分子,一个名字叫高戒忍,过去当过律师头,学问是好得很的,没有文化当不了律师的,他的学生都是律师。《阿含经》是小乘法,有事实,他看《阿含经》欢喜得很。《华严经》是大乘法,他就看不成了,一微尘中一个广大佛刹都容不了,还能容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的广大佛刹,佛法界的这种圣境,他不相信。
还有一个叫个康寄遥,文化程度更高。辛亥革命以后,孙中山掌权了,在北京办了一个北京大学,康寄遥就是北京大学第一批毕业生。毕业以前,孔孟老庄,无所不通,天文地理,没有他不知道的。康寄遥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,去日本留学,学了五年。曾在国民党时期当过陕西省的财政厅长。这康寄遥就相信大乘。
现在讲入法界品的《普贤行愿品》,一微尘中有十方世界微尘数的广大佛刹,光这一点怎么讲?然后呢,一一佛刹又有无量的诸佛成等正觉,咋个讲呢?也有办法讲,就是费口舌,不好讲,讲了以后大家用心听啊,你不用心听,我讲完了你还是不懂的,不懂的话,大乘的善根种子就种不下去。你用心听,十大愿王的每一愿都是这样的,不仅这一节是这样,都是这样的。你用心听哦,这一讲过去,再也不能给你讲第二遍了。
入法界品讲的道理是什么呢?这是国土世界,国土世界微尘的大变化,微尘的大神变,广大的神变咋讲呢?咱们放蒙山,头一句就是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。这个是什么道理呢?头两句是问词,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”,假如有一个人要想了解知道三世一切佛是咋成的,三世就是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三世诸佛咋成佛的?这是问句,专门问佛法界,十法界里头专问了一个法界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凡夫怎么会变成佛呢?底下是答,答得圆满了,不是光佛法界唯心所造,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,你应该观十法界:佛法界、菩萨法界、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天法界、人法界、修罗法界、畜生法界、饿鬼法界、地狱法界,你要知道佛是咋个成了佛的呢?你应该观察自己的心,十法界是唯心所造。
咋个造的呢?三轮体空发菩提心,三轮体空修六度万行,这是成佛的因,修成了,最后感果就成佛了。菩萨法界咋个成的呢?发四弘誓愿,修六度万行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,这是四弘誓愿。六度呢?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修六度,发四弘誓愿,修六度行是菩萨,修成了以后当菩萨。本来菩萨修成了以后就成佛了,可才修行的菩萨,不能三轮体空的了,但也能发成佛的菩提愿,也能修六度万行。但最后一定要三轮体空,才能成佛,不能三轮体空,不得成佛。
凡夫最初发菩提心,能达到三轮体空了,不经过菩萨五十二位,顿超佛果,有这么个道理。菩萨修到最后,也要三轮体空,什么菩萨能三轮体空呢?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不能空的,别教的菩萨登了地了才能三轮体空,这是菩萨界。最初当凡夫,有大智慧,无我无人,万法皆空,凡是能领会,就能够修,将来顿登十地,不经过五十二位一步一步走。
菩萨法界等于十层二十层的大楼,上台阶,一步步地上去,这是菩萨的因果。三轮体空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就能顿超十地,不落阶梯,直成佛道,干啥呢?一百层的大楼,坐电梯了,不用走路的,呼呼就上去了,这是一种譬喻。修十二因缘为因,将来感得缘觉果;修苦集灭道四谛法,将来感果成罗汉,四圣法界就说完了。
修上品五戒十善,感果生到天上去了;修中品五戒十善,感生人间;下品五戒为因,将来感修罗果报。造下品五逆十恶的罪为因,将来感的果是飞禽走兽,万类的畜生;造中品五逆十恶的罪,将来堕饿鬼道;造上品五逆十恶的罪,将来下地狱。
这十法界唯心所造,就是这么造的,这就是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。你要知道,不但佛法界是唯心所造,地狱也是唯心所造的,十法界就是这样造成的。
十方三世无量的佛国土是依报,十法界佛的身体是正报,佛国土就是这样子的。一微尘里头含一个广大佛刹也含不了的,说一个微尘中又含十方三世无量的广大佛刹、广大世界,你咋能相信呢?讲的时候要讲清楚,这一一微尘从哪来的?你要说一下。咱们看这个广大世界,咱们现在是人,人的国土世界是从哪来的呢?要晓得唯心所造了。所以佛的法不好信的。这个正报身体是从哪来的?唯心所造。咋个造的呢?前生存人心,说人话,做的是人事情,做人事情是因,今生感的变了个人是果报,这个肉体唯心所造的。国土世界从哪来的呢?
我在初学的时候,18岁学到19岁,一点儿都不懂,一直不知道唯心所造,不明白国土是唯心所变的。心想这么大个大地,心咋会变呢?心咋会变这个大世界呢?不会变的了。从18岁到28岁,经过十年,多少知道一点点,还是不大了解。1956年春天,上五台山,1957年到1959年,我母亲有病了,我从五台山回来。母亲在华县住着个小庙,华县我没有去过啦,就知道从莲华寺火车站下车朝南走就是宁山寺了。我到了华县,从莲华寺火车站下了车就朝南走,走着走着,见到一个地方跟一个县城一样的,有城墙,有大城门,城门里值班的正是换班的时间,当班的回去了,后面接班人还没有来,我就从门里跑了进去。在里头还遇到一个好人,是一个小干部。他看我是个出家人,就向我合掌说:“师父,你跑这里面来干啥来了?”我说:“我到宁山寺去呢,不是朝南走么,大概这是进北门出南门,不是就到宁山寺了么?”他说:“师父,你赶快出去,赶快出去,你不知道你跑哪儿了,这是监狱啊,这里头有二十多万都是犯了法的人,你进来都没有人挡你么?”我说:“没有人,人家换班呢。”我赶紧就出去,一出去,看到已经换了班,门口有站岗的人了,背着枪,问我干啥呢?这个干部说:“他到宁山寺呢,走错路了。”
后来才了解到这个莲华寺监狱,1949年以前是没有的。这么个装了二十几万人的大监狱是怎么修成的呢?原来都是犯了法的罪人,脚上戴着脚镣,头上戴个烂草帽,坐在雪地里砸石头,周围还有扛着枪的人看着,监狱是改造这些罪人的。这个大城监狱装二十几万人,都是犯了法的罪人。这个城修了十几年,都是犯了法的罪人修起来的,罪人把这个城修起来,里头关的是罪人。这唯心造的道理,我一下明白了。
这个监狱以前没有的,谁修的呢?犯了法的罪人修起来的。罪人修起来,里头装的还是罪人。这样一来,这个唯心造的道理,就比过去明白得多了。那无间大地狱不是罪人才修的了,过去早都修成了。这是一个罪人修的监狱,还有不是罪人修的监狱也多得很么。你犯了法了入监狱,你不犯法就不入监狱,就在这个地方,这样我就把一切唯心造的道理知道了。
这是我私人的唯心所变。国土世界呢?因为“我”是人的因,就住人的国土世界,这个国土世界,不是我一个人的业报变成的了,是人类,无量无边的凡夫众生过去造的人因,感得人的国土世界。国土世界不是我一个人唯心所造,而是无量无边众生的唯心所造所感得的果报。
一微尘中,哪一个微尘呢?什么微尘呢?你看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六根染六尘,这六根染的六尘呢?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我们的心现在在哪儿呢?现在在肉体里头,心在肉体里头,你不明白的了。山河大地的森罗万象,眼睛一睁开就看见了。森罗万象在眼里头,眼在哪里呢?眼在外境里头;耳朵听的音声遍满十方世界;意识里你都打的什么妄想呢?打的五根与五尘的妄想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打的都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的妄想。心打妄想,打的就是这个。
你的心在哪里呢?心在六尘里头了。那为什么不说心里,而要说成微尘呢?说心,你见不到的啦,尘在眼外头呢,你能见得到。那一尘中广大佛刹的国土世界是无量无边的,一个广大国土又有无量无边的众生,说所有这些都在那一微尘里头,你想一下,绝对不相信有那回事儿。这是什么道理呢?不说那微尘,就说你的心,你的心有多大呢?实际上,心连一微尘那么大一点儿的体相都没有的。这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,反观自性,说心空心空,咋个心空呢?没有物质的了,微尘最小了,心连微尘那么大的心体都没有的。
神光二祖求达摩祖师说安心之法。达摩祖师说:“汝将心来,吾与汝安。”意思是你把心拿来,我给你安。这二祖就找心,找了一来回,找不着心,心是空洞的了。二祖说:“觅心了不可得。”觅就是找。达摩祖师说:“吾为汝安心竟。”我给你把心安了。二祖就开悟了。
这个心,要找的话,微尘那么大一点儿的体相都是没有的。“收来在一微尘”,把这个心体收回来,小的跟一微尘那么大点儿。“散去普熏法界”,散出去呢?遍满十方法界,非木非烟非火。烧那个檀香,拿一瓣檀香来,“此一瓣香,不从天降”,不是从天上降下来。“岂属地生”,不是从天上下来,那是地上生的么?“此一瓣香不从天降,岂属地生。两仪未判之先,根源充塞十法界,收来在一微尘,散去普熏法界,热向炉中”,普同供养本尊三宝。此一瓣香,非木非烟非火,不是木头香,也不是燃烧时的烟,也不是火能点着的,这是说心的道理了。
这一瓣香非烟非火非木头,那这一瓣香是什么东西呢?即戒即定即慧,这一瓣香是戒定慧了。戒定才是真香,我们烧的不是真香,戒定慧才是真香,这就是说心的道理了。我们的心在哪里呢?色声香味触法,我们的心都在六尘里头,一微尘里头光世界的广大佛刹都是无量无数,多得不得了。每一个佛刹里头,念念有不可说、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诸佛成等正觉,看你咋个相信呢?单说一个心,心收来在一微尘那么大点儿,实际上连微尘那么大一点儿的体相都没有的,心如太虚,没有体相的了。
“散去普熏法界”,朝外一散遍满虚空,遍满十方法界,就广大得不得了了。十方三世所有国土世界磨成微尘,每一个微尘又融十方世界微尘数的广大佛刹,广大佛刹是国土世界了。然后一一刹中,每一个国土世界里头又有十方世界微尘数的一切诸佛如来,成等正觉了,你咋个相信呢?
天台宗讲,我们众生的这个心含十法界。就是说我们的心里头有佛、菩萨、声闻、缘觉;有天、人、阿修罗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。一个人的心含十法界,人人的心都是这样子,百界千如了。一法界里头含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又有百法界,由百法界开千法界了,百界千如。由百开千,千法界都有十法界,这一分就多得很了。
就说这一微尘里头,我的心含十法界,你的心也含十法界,无量众生的心都含十法界,十法界的体就广大无边了。说那一尘里头含无量的世界,你想没有这个道理,你的心含十法界是真的了。你心里一想到佛法界,佛法界确实现前了;你观想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立马现前;地狱法界大得很啦,你有大慈悲心,念地狱苦的时候,地狱法界就现前了。同时想十法界的依证二报,都在你心里。这就是一微尘里头有无量的广大佛刹,每一个国土世界的刹中有无量无边的诸佛成等正觉,转大法轮,完全是心的道理。
你心有这个作用,这个境界就是佛,佛的心就是这样的。他不说佛,他说尘,尘就是心,每一个微尘都有这么大的作用,“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”啊。心、佛、众生无差别说的就是这一念的心,一念的心有这么大的作用。
【经文】复次,善男子,言请佛住世者,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,将欲示现般涅槃者,及诸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有学、无学,乃至一切诸善知识,我悉劝请莫入涅槃。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,为欲利乐一切众生。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劝请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佛化现在人间,化身佛作完佛事转完法轮,要入涅槃,所以第七个就是请佛不要入涅槃,常住在世,教化众生。“复次,善男子,言请佛住世者。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”,诸佛如来有多少呢?有十方世界微尘数的化身佛,就有这么多。“将欲示现般涅槃者”,每个化身佛应现人间,转完法轮了,都要示现涅槃。魔王都是请佛入涅槃,我们是佛的弟子,请佛不要涅槃。请佛不要涅槃就是功德,魔王请佛涅槃就是大罪过。
“及诸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有学、无学,乃至一切诸善知识,我悉劝请莫入涅槃”,不但是请诸佛不要入涅槃,要常住在世,乃至诸大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有学、无学,乃至一切诸善知识都请他不要入涅槃。一切大善知识都要讲经说法,所以都要劝请他不要涅槃,要“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,为欲利乐一切众生”,常住在世,不要灭度,为利乐众生,教化众生。
“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劝请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”,你请佛不要入涅槃,佛是不是就听你的话不涅槃了?你请佛不要入涅槃这是你的功德,但是佛还是要涅槃的,化身佛因缘满了一定要入涅槃。这是个啥意思呢?请佛不要入涅槃就是忏悔过去的罪业,过去当凡夫或者当魔王时恨诸佛菩萨,恨声闻、缘觉、法师、诸善知识,希望他们都赶快死。过去造过这么多的业,能够请佛住世就能够把那种业消了,诸佛最初成佛要众生劝请说法,你请佛说法就能忏悔过去无量劫法师讲经说法时你所做的障碍。你做障碍了就有无量的罪过,而你能够请佛转法轮,请菩萨、缘觉、声闻、诸善知识讲经说法,就把过去的罪业忏悔了。四者忏悔业障,就是忏悔过去光知道造罪不知道忏悔的业障。你悭贪不舍,让你修供养就是修过去悭贪不舍的罪业。十大愿就是忏悔过去的十种大罪业。
【经文】复次,善男子,言常随佛学者,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,从初发心,精进不退,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。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刺血为墨,书写经典,积如须弥。为重法故,不惜身命,何况王位、城邑、聚落、宫殿、园林,一切所有,及余种种难行苦行。乃至树下成大菩提,示种种神通,起种种变化,现种种佛身,处种种众会,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,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,或处转轮圣王、小王眷属众会道场,或处刹利及婆罗门、长者、居士众会道场,乃至或处天龙八部、人非人等众会道场。处于如是种种众会,以圆满音,如大雷震,随其乐欲,成熟众生,乃至示现入于涅槃。如是一切,我皆随学。如今世尊毗卢遮那,如是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,皆亦如是,于念念中,我皆随学。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学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“复次,善男子,言常随佛学者。如此娑婆世界,毗卢遮那如来”,毗卢遮那如来就是三身佛的法身佛,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、圆满报身卢舍那佛、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。一个佛三个名,三个名现三种身,三种身教化三类众生,意义不同。说常随佛学,随哪一个佛来学呢?就是随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如来,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。
毗卢遮那如来有什么功德,要我们常随佛学呢?下来就是赞叹毗卢遮那佛功德,“如此娑婆世界,毗卢遮那如来,从初发心精进不退”,从最初应现当凡夫,发菩提心,精进不退。精进不退就是表现他的功德,有什么功德呢?“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”,身命布施是最难行的功德,不可说不可说的身命那就多得不得了。
“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刺血为墨,书写经典,积如须弥”,为尊重法把自己的肉皮剥来做纸,把自己的骨头卸下来当笔用,把身上的血刺出来当墨用,来写经典。写经典所积累的经卷有须弥山王那么多。“为重法故,不惜生命”,为尊重佛的法,不惜自己的生命,你要晓得这只有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才能行。毗卢遮那如来既然能够这样做,他那个时候已经是破无明证法身了,我们将来破无明证法身也可以做到。
这里我说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听。1983年我朝完普陀山以后经过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,然后到广东的丹霞山,我在那儿讲《金刚经》《普门品》《早晚课》,住了有八个月。那个时候本焕老和尚已经七十多岁了,他是那里的方丈和尚。我讲经,他顶礼,我在上边讲,他在底下听。1949年以前他就是广东南华寺的方丈,他在五台山广济茅蓬闭了三年关。白天他刺血抄写《华严经》,把身上的血刺下来整整写了一部《华严经》;晚上他就放“千台焰口”,所以他的福报大得很,他一个人修建了八个大道场。他请我讲经,我比他小得多,他还给我顶礼,他1949年以前就是南华寺的方丈了,这也说明老和尚能放下,说明他有道、有修行。
我跟法门寺的净一法师去接本焕老和尚的法,他升法座我们跪在地下,一接他的法,他就成了我们的师父,我们成了他的弟子。老和尚能放得下,我也能放下,我要是放不下,光坐到法座上叫人家给顶礼,我就不向他顶礼?我也能放下,我也向他顶礼,现在见了他喊师父,现在我给他顶礼,他不给我顶礼了,接了他的法就成了他的法嗣,他成了我的传法师父了。
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,本焕老和尚在五台山闭关刺血写《华严经》,晚上放“千台焰口”把鬼神超度出来。他的皈依弟子,多得不得了,他的钱就多得很,这都是老和尚修来的福德。他给我说,他在南华寺做了十年方丈,1949年以后还是方丈,后来在监狱里头关了大概十八年。“文革”时《藏经》被毁。那他写的《华严经》还能保存住吗?根本保存不了。他说,奇怪的是有一天从终南山来了个老修行,给他专门送东西来,送的啥呢?就是他刺血写的《华严经》,前边八十卷都没有了,最后一卷《普贤行愿品》给他送来了。老修行说:“你认得这《普贤行愿品》是谁写的吗?”他一看说:“我写的啊!”这个老修行给他送去了以后,就不见人了。简直是不可思议,不可思议的!现在把他写的这一卷《普贤行愿品》复印下来,印了好几万份给大家结缘,他给我送了一本,现在不知道搁哪儿去了。他六十年前写的经,过了六十年终南山来个出家人又给他送回来,这就叫不可思议、不可思议!咱们现在讲《普贤行愿品》,所以就把这个故事附带说一下。
这一卷《普贤行愿品》代表了《华严经》,你会讲《普贤行愿品》就会讲《华严经》,《普贤行愿品》就是《华严经》的纲要精华。一部《华严经》就是一个大库藏,而《普贤行愿品》就是华严库藏的钥匙,打开华严宝库,里面都有了,所以这个《普贤行愿品》不可思议。假如大家能够发普贤行愿,最好是把它背过,一天能背诵一遍《普贤行愿品》,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。
八者常随佛学,向谁学呢?先向我们的教主毗卢遮那佛学。毗卢遮那佛能够舍不可说不可说身命来布施一切众生,能够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刺血为墨,书写的经典积如须弥,“为重法故,不惜生命”,尊重法把自己的身命都不爱惜了,既然身命都不爱惜了,“何况王位、城邑、聚落、宫殿、园林,一切所有”,身外的东西舍起来更容易了,身外的一切,没有不舍的。
“及余种种难行苦行,乃至树下成大菩提”,种种难行苦行多得很,乃至树下成大菩提,到最后示现人间。示现人间就是示现成佛,成大菩提。“示种种神通,起种种变化,现种种佛身”,在人间现三十二相、丈六金身,在四禅天现千丈高,八万四千相好,在华藏世界现十佛刹微尘数的相好庄严。“处种种众会”,都处哪些给众生说法的众会呢?“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”,处华严海会诸大菩萨种种道场。“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”,处鹿野苑、祇树给孤独园,给罗汉、声闻、缘觉说法的道场。“或处转轮圣王、小王眷属众会道场”,人寿八万岁至七万岁金轮王出世,人寿六万岁至五万岁银轮王出世,人寿四万岁至三万岁铜轮王出世,人寿两万岁至一万岁铁轮王出世,万岁以下轮王就不出世了。佛给四大轮王也说法,处给转轮圣王及诸小王眷属转大法轮说法的道场。“或处刹利及婆罗门、长者、居士众会道场”,刹利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王族种姓,婆罗门就是读书人和神职人员,这个长者就是梵智种,处对长者居士这些人说法的众会道场。“乃至或处天龙八部,人非人等众会道场”,万类现身给众生说法。
“处于如是种种众会,以圆满音,如大雷震。随其乐欲,成熟众生。乃至示现入于涅槃”,到最后人间的化身佛都要入涅槃。“如是一切,我皆随学”,佛所有的这些功德我都要学习,我们将来成佛就要照这样教化众生。十方诸佛作佛事转法轮也是照这样学。
“如今世尊毗卢遮那,如是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所有尘中一切如来,皆亦如是”,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如来,他们所有的功德我们都要学习,不是光跟我们的教主学习,十方诸佛我们都要跟他学习。“皆亦如是”,也要跟学习教主毗卢遮那佛一样,向每一个佛学习。“于念念中,我皆随学”,就是破无明证法身以后也念念地学。无量的化身,这一个化身念念地学佛,那个化身念念地度众生。化身无量,每一个化身都念念地向佛学习。
“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学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”,这些文都好懂,难懂的是境界大、面积大,我们心量小,观想不起来。把心量放大,这个道理不是多么深的。